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信息技术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信息技术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信息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
B.信息技术就是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
C.信息技术就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技术
D.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2.(2分)人类可利用的三大资源是(  )
A.物质、能量、信息 B.物质、能量、知识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3.(2分)“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是(  )
A.OS B.IT C.I/O D.IE
4.(2分)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时,如果想要关闭浏览器,可以单击(  )
A.“刷新”按钮 B.“搜索”按钮 C.“停止”按钮 D.“关闭”按钮
5.(2分)计算机实际上是一种电子设备,由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组成信息表达与处理都采用二进制数方式,二进制数只有两个数码(  )
A.1和2 B.0和1 C.0和2 D.1和10
6.(2分)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电视技术 D.信息技术
7.(2分)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更加注重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数据处理的应用价值在于(  )
A.为了发挥电脑的性能,将大量的简单数据复杂化
B.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意义的数据或结论
C.每天世界上会产生数量巨大的数据,其信息价值低,所以进入大数据时代是技术的退步
D.由于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大,我们需要大量增加人员来把这些数据记录到纸质表格上
8.(2分)下列关于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正确的一项是(  )
A.1MB=1024B B.1GB=1024KB C.1MB=1024KB D.1GB=1024B
9.(2分)张林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是同学分享同学聚会照片的下载的网址。张林点击打开链接后,手机中了木马病毒。这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传递性 D.真伪性
10.(2分)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这说明信息具有(  )的特点。
A.共享性 B.变换性 C.不确定性 D.时效性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1.(2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12.(2分)显示器是电脑的输出设备。    
13.(2分)信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例如新闻依附于报纸以文字和图片来表现信息。    
14.(2分)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二进制。    
15.(2分)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答案】D
【分析】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解答】解: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D符合;
选项A、B、C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分析】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信息。
【解答】解:人类可利用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量、信息,选项A正确,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分析】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
【解答】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英语缩写IT,所以A、C、D不符合。
故选:B。
4.【答案】D
【分析】浏览器工具栏常用命令的基本功能,详细解析如下。
【解答】解:刷新按钮是用来刷新IE中当前所在窗口的内容;搜索按钮指引用户方便地浏览网站内容,提供搜索功能;“停止”按钮:它的作用是停止载入当前正在下载的网页;关闭”按钮的作用就是关闭当前页面,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分析】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它具有数字装置简单可靠、所用元件少、基本运算规则简单以及运算操作方便的优点。
【解答】解:根据题意,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解答】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B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各选项内容,一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数据处理的应用价值在于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意义的数据或结论。选项A电脑是将复杂的数据简单化处理;选项C每天产生大量数据,是进入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选项D不用把数据记录在纸质表格上。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分析】计算机中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1B=8b,b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单位,二进制位。
【解答】解:计算机存储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包含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寄生性。
【解答】解:A: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资源。它可以转让,大家共享。信息具有共字性且不会因为共享而产生损耗,A不符合;
B:时效性指信息符合接受者需要为有效,反之则无效;此时需要则有效,彼时不需要为无效;对此人有效,对他人可能无效,B不符合;
C:没有传递,就无所谓有信息。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多,如口头语言、体语、手抄文字、印刷文字、电讯号等,C不符合;
D:链接不是照片的链接而是木马病毒的链接,说明了信息有真伪性,D符合。
故选:D。
10.【答案】A
【分析】根据信息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信息共享性是信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可以被多个认识主体接收和利用,故A符合;
B:信息的基本特性不包含变换性,B不符合;
C:信息的基本特性不包含不确定性,C不符合;
D: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后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越短,使用信息越及时,使用程度越高,时效性越强。D不符合。
故选:A。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1.【答案】√
【分析】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是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
【解答】解: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于次日正式对外公布。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2.【答案】√
【分析】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终端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
【解答】解: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答案】√
【分析】根据信息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载体依附性具体含义为: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付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付不同的载体。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答案】√
【分析】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二进制。
【解答】解: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二进制;因为在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的实现直接应用了二进制,所以现代的计算机和依赖计算机的设备里都用到二进制。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答案】√
【分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教育、科学研究、通信服务、金融商业、医疗保健、工业生产、军事、航天等方面已经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同样信息技术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信息犯罪、网瘾等等一系列的影响。
【解答】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让它们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故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