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1压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1压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压力的概念和方向; ⑵ 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 计算; ⑶学会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和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的压强概念 [
难点 正确理解压力与受力面积
教 学 方 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归纳出结论。
教 具 铅笔、海绵、压力小桌、砝码、多媒体等.
学 法 指 导 实例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教学过程
导入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什么是重力,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示意图。(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新 授 1.放映图片: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人站在地面上、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对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3.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这几种力有共同的地方吗 (2)无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桌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一、压力 1.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被压物体(即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指向被压物体。 3.作用点:在被压物体表面 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
F
F
F
F = G
F

G
F

G
无关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重力压力符号GF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 使物体受到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 表面上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物体表面 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重心被压物体的 表面上
(2)压力与重力的联系 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关系,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水平自放置)时,压力等于重力。 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2.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装置:小桌、海绵、砝码 实验过程: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注意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2.再在桌面上方一个砝码;(注意海绵被压深浅的变化) 3.把小桌翻过来;(注意被压海绵被压深浅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4.控制变量法:当两个因素发生变化时,我们通过控制一个变量来研究另一个变量的方法。 三、 压强 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物理学上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压强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3、公式: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4、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帕斯卡 简称:帕 符号:Pa 1Pa=1N/ m2 1 Pa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 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 N 将对折的报纸铺在桌面上的压强约为1 Pa。 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的压强为104帕。 5.例题 例题1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 × 10-2 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 即:F=G=3 N 桌面的受力面积 S=5 × 10-2 m2 所以压强 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我们现在可以解释教材开头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通过公式猜想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改变压强; 受力面积一定时,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例:细线可以切割皮蛋、图钉头很尖、刀口磨得很锋利、破窗锤、冰刀、注射针尖; (2)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例:打桩机的气锤很重; 2.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例:人坐在沙发里,铁轨铺在枕木上、载重汽车轮多而宽、房屋的地基、坦克有履带、螺丝放垫圈、宽带的书包等。 (2)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例如:书包中的书太多时,对肩的压强很大,这时可取出几本书,减小书包对肩的压力从而改变压强。 (生一一举例,师生师共同解释) 五、课堂小结: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2.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单位是Pa (2)压强公式: P=F/S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2)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六、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 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 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分别为pA、pB、pC。则 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 压强自小到大的顺序是       。 2.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3.小丽买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七、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压强:公式:P=F/S 单位:Pa 1Pa=1N/1m2
作业 能力培养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由于初二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并获得了成功。 但要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是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变未知为已知,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有所发现,有所猜想。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而应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来分析讨论探究过程及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