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8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学设计
备课内容 第八章第二节 重力 教学班级
教学内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常见的物理现象知道重力的概念;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过程,知道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2、感知重力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1、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2、重力方向。
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 教师演示 理解 讨论 讲解 观察,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铁架台、重垂线 弹簧测力计 钩码 细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分6组实验小组讨论总结: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重力的方向是与水平面 ,与斜面不 。 学生观察理解重力的方向。大多数学生能谈到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学生上黑板,注意规范解题格式。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瀑布为什么总是流向低处?跳伞的人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物体为什么会落向地面?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你能从课本P48图8-13、图8-14、图8-15、归纳出“水往低处流”、“跳伞人落向地面”、“抛出的物体总下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吗?阅读课本P48页内容:你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呢?重力的存在能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吗?小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生活中啊,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也可叫做重量。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活动一: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1)试一试:提起质量不等的物体,你手臂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2)、根据生活经验: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是 (3)、实验方案是:①器材: ②步骤: ③记录数据的表格设计为:④小组讨论归纳出你的实验结论: 点拨:1、从公式G=mg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见课件)关于公式G=mg的应用。2. 质量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活动二:重力的方向(1)、猜一猜:重力的方向是 的。(2)、观察课本图8-18实验。 (3)、在生活中常要应用到重力的方向播放视频:打桩机打桩 水轮机发电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三、课堂总结 1、你学到了什么? 2.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会怎么样?四、巩固提高,迁移应用:1.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向空中上抛一只篮球,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 竖直向上的重力作用。B.汽车在下斜坡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坡面 C.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 D.地面的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其他物体支持的时候,会落向地面,是受到重力的原因。2.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物体重4.9N,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克?3、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接近于10N.(  )  A.一支铅笔   B.一升水   C.一张课桌   D.一台电视机4、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重为98N的金属块,若把它搬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是 kg,重力是———— N.作业:导学案当堂练习部分。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区分重力、弹力高空中的气球没有与地球接触,也受重力。简单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事求是、分析实验数据。小组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师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讨论,体现团结协作精神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学生大胆猜想,注意观察得结论,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巩固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练习,巩固知识。 巩固当堂知识,弄清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以及应用。
板书设计 重力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势能
教学反思 1、在研究重力大小问题时,注重在探究过程的引导上给学生更大空间,进行有效调控,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其他猜想;采用有效激励方式,关注困难学生,给予及时辅导。这也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2、关于重力的计算增加适量的开放题、实践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会更深一些。 3、学生完成的实验表格和图象应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下,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在学习重力方向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知识亲自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检查画框是 否挂正,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之中,使学生感悟到物理是有用的,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注重科学探究,让物理课堂“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
重垂线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