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机工版·2019) 项目四 任务一 径向切槽复合循环 专业课同步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机工版·2019) 项目四 任务一 径向切槽复合循环 专业课同步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项目四 槽的编程与加工
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往往决定了零件的结构形状。沟槽作为零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如此。一般在轴类、盘类、孔类零件上都有各种沟槽,起到退刀和装配时提供准确轴向位置的作用,比如:退刀槽、砂轮越程槽、梯形槽、圆弧槽、V形槽、键槽等等。
通过本项目两个加工任务的学习,可学会根据各种沟槽的特点及精度要求,灵活选择相应的指令和加工方法,简化程序结构调高工作效率,以及掌握常见槽的粗加工、精加工。
任务一 径向切槽复合循环
任务
项目四 槽的编程与加工
任 务 描 述
如图所示,工件毛坯尺寸为Φ40×105,材料45#钢,外圆尺寸不加工,试编写工件上的均布槽和梯形宽槽的加工程序并进行仿真加工。
1.正确运用G75指令编程,并完成仿真加工
2.能够控制槽的精度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准确理解径向切槽复合循环含义和加工路线,合理设置切削用量
2.掌握径向切槽复合循环指令G75的指令格式及功能
3.掌握切槽刀的选择
4.掌握切槽加工工艺及精度控制方法
一、切槽加工工艺
知识链接
1.槽的分类
按槽宽一般分为窄槽、宽槽。按形状分为矩形槽、V形槽、圆弧槽等等。
按位置可分为外槽、内槽和端面槽。
2.切槽方法
(1)可用直进法一次进给车出或采用二次进给的方法车出。
(2)车削较宽的沟槽,可以采用多次直进法切削,
(3)较小的梯形槽一般用成型刀车削完成。较大的梯形槽,
通常先车直槽,然后用梯形刀直进法或左右切削法完成。
3.切槽加工路线
各种形状、精度的槽常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因此,加工路线的方式也不同。
(1)退刀槽的加工路线
退刀槽是轴类零件上典型的矩形沟槽,精度不高且宽度较窄,
一般采用刃宽等于或略小于槽宽的切槽刀,采用直进法切出。(a)
如果退刀槽较宽,可以采用多次直进法进行车削。 (b)
a)刃宽=槽宽 b)刃宽<槽宽
(2)梯形槽的加工路线
通常采用刃宽等于或略小于槽底宽的切槽刀,先切直槽,再用切槽刀左右刀尖车出两侧斜面。加工路线如图4-3所示
梯形槽加工轨迹
(3)内槽的加工路线
内槽的加工路线与外槽的加工路线相同,但是需要注意内槽刀受内孔直径的影响,移动定位和进退刀容易干涉。
4.切槽进、退刀路线的确定
综合考虑安全性和进 、退刀路线最短的原则,建议外槽刀采用图4-4所示的进、
退刀方式,内槽刀采用图4-5所示的进、退刀方式。
图4-4 外槽刀进、退刀路线的确定
图4-5 内槽刀进、退刀路线的确定
二、切槽刀
1.切槽刀的几何形状和角度
外切槽刀的几何形状和角度如图所示。
外切槽刀的几何形状及角度
内切槽刀的几何形状和角度如图所示。
内切槽刀的几何形状及角度
2.切槽刀的选择及刀位点的确定
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切槽刀主切削刃的宽度可根据沟槽的宽度来选择,但是宽度要适宜,太宽容易引起振动。
二、切槽刀的切削刃长度要大于槽深,以防撞刀。
如图所示,切槽刀有左右2个及主切削刃中心处1个,共3个刀位点。一般常采用刀位点1为编程和对刀点。
切槽刀的刀位点
3.切槽刀的装夹
切槽刀装夹正确与否对于槽的加工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切槽刀装夹时应注意:
(1)主切削刃要与工件轴线平行,各角度合适,无干涉。
(2)切槽刀刀头中心线与工件轴线垂直,保证两个副偏角相等。
(3)切槽刀安装时刀尖必须装得与工件轴线等高,同时,因刀具强度较差应尽量
减小刀具的悬伸量。
三、径向切槽复合循环G75
指令格式
G75 R(e) ;
G75 X(U) Z(W) P(Δi) Q(Δk) R(Δd) F ;
e:分层切削每次退刀量,半径值,其值为模态值;
X(U)、Z(W):切槽终点坐标;
Δi:X方向的每次吃刀量,半径值;
Δk:刀具完成一次径向切削后,在Z方向的偏移量;
Δd:刀具在底部的Z向退刀量;
F:径向切削时的进给速度。
2.功能说明
(1)指令的运动轨迹
G75切削循环指令的执行过程如图所示。
G75切削循环运动轨迹
四、径向切槽复合循环G75的应用
宽槽的加工
如图所示工件,编写其外径宽槽的加工程序,切槽刀宽4mm。
径向切槽循环示例
(1)循环参数的确定
e:分层切削每次退刀量,半径量,取0.5mm;
X(U) Z(W) :切槽终点B坐标为(40.0,-60.0);
Δi:X方向的每次背吃刀量,取值2mm(半径量);
Δk:刀具完成一次径向切削后,在Z方向的偏移量3.5mm;
Δd:缺省;
F:径向切削时的进给速度,取F0.1。
(2)循环起点的确定
G75指令的循环起点X向坐标略大于槽顶直径,Z向坐标为
第一次切入处刀位点A的Z坐标值(20+刀宽),
取为(62.0,-24.0)。
2.均布槽的加工
如图所示工件,编写其外径均布槽的加工程序,切槽刀宽5mm。
均布槽加工示例
(1)循环参数的确定
e:分层切削每次退刀量,半径量,取0.5mm;
X(U) 、Z(W):切槽终点处坐标为(40.0,-75.0);
Δi:X方向的每次切深量,取值2mm(半径量);
Δk:刀具完成一次径向切削后,在Z方向的偏移量15mm;
d:缺省;
F:径向切削时的进给速度,取F0.1。
(2)循环起点的确定
G75指令的循环起点(62.0,-15.0)
一、工艺分析
任务实施
1、图纸分析
本任务工件主要由60°梯形槽和4个槽宽4mm、槽深5mm的均布槽组成外轮廓形状,
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梯形槽部位需要提前进行坐标点的计算,以免影响编程。
2、加工方案及基点计算
根据图纸槽底宽度的尺寸要求,选用4mm的切槽刀,这样可以用一把刀
完成梯形槽和均布槽的全部加工。本任务工件需要采用二次装夹加工完
成,具体加工方案如下:
(1)平端面,打中心孔。
(2)采用一夹一顶方式装夹,夹持Φ40的外圆,注意夹持长度控制在
10mm左右。粗、精车均布槽和梯形槽,保证尺寸要求。
(3)掉头夹持Φ40,长度15mm的外圆部位, 切断并控制工件总长,
完成工件的加工。进行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如图4-12所示基点A、D的
Z向坐标值。
3、刀具及切削用量选择
本任务选用刀宽为4mm,切深25mm的数控切断(槽)刀,在仿真加工中粗精加工采
用同一把刀具。数控切断(槽)车刀参数选择及切削用量见表。
数控车刀参数及切削用量表
刀具名称 刀具号 刀宽 刀尖圆弧 切槽深度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r) 被吃刀量(mm)
切槽车刀 T0101 4mm 0.2 25mm 400 0.12 2
注:本任务材料采用铸铁,应根据不同材料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图4-12 基点坐标值计算
四、仿真加工
1.设定毛坯,装夹毛坯,平端面打中心孔
2.对刀设定并验证刀补
3.主轴转速400r/min,进给速度0.12mm/r,加工均布槽
4.主轴转速400r/min,进给速度0.12mm/r,加工梯形槽
5.掉头装夹,切断控制总长,完成工件加工,尺寸达到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