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高教版·第3版)同步教案:5.2 正弦波振荡电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高教版·第3版)同步教案:5.2 正弦波振荡电路

资源简介

【课题】
5.2 正弦波振荡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振荡器的功能。
2.了解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3.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和起振条件。
4.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振荡的建立过程。
【教学重点】
1.振荡器的功能及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2.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
3.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和起振条件。
4.正弦波振荡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
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及振荡的建立过程。
【教学参考学时】
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激振荡现象:扩音系统在使用中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啸叫声, 其形成的过程如图5.1所示。
图 5.3 自激振荡现象
二、讲授新课
5.2.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框图
1.振荡器
振荡器是一种不需外加输入信号就能将直流电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一定幅度和一定波形的交流信号的电路。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取决于电路本身选频网络的参数,振荡波形取决于电路的形式,与外部信号无关。图5.4是振荡器与电压放大器组成框图的比较。
(a)振荡器组成框图 (b)电压放大器组成框图
图5.4
2.正弦波振荡器
振荡器分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输出波形为正弦波的振荡器称为正弦波振荡器。
正弦波振荡器组成:放大电路、选频电路和正反馈网络,其组成框图有两种形式,如图5.5所示。
5.2.2 正弦波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正弦波振荡器的平衡条件为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1.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vf的相位与输入信号vi的相位同相,即 2n(n=0,1,2……)。
2.振幅平衡条件——反馈信号的幅度与原输入信号的幅度相等,即AVF 1 。
5.2.3 正弦波振荡器的建立与稳定过程
1.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振荡管处于放大状态,即振荡电路的AVF>1。
2.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过程如框图5.6所示。
图5.6 正弦波振荡器的建立与稳定过程
三、课堂小结
1.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
2.产生电路正弦波振荡必须同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
3.正弦波振荡器的建立过程。
四、课堂思考
P116思考与练习题1~2。
五、课后练习
P126 一、填空题:3;二、判断题:2~5;三、选择题:1~3、6、7。
初始信号由接通电源的瞬间产生,该信号包含一系列频率不同的正弦分量。
选频电路——保证电路仅对某个特定的频率信号产生谐振。
放大器——维持振荡器连续工作,若没有放大器,信号就会被逐渐衰减,不可能产生持续的振荡。
正反馈网络——将输出信号正反馈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使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当振荡信号幅度较小时,因AVF 1,振荡信号被不断地放大,直到信号幅度增大到使振荡管超出线性放大区,此时AVF 1,电路变为等幅振荡。
振荡的建立与稳定过程
PAGE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