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高考物理复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 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并排做直线运动.两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6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B. 两物体在1s末和4s末相遇
C. 两物体最远距离为1m D. 第4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3.下列图象中同一坐标系的两条图线分别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选择同一正方向,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s以后,甲在乙的前面 B. 甲、乙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分别是1s末和4s末
C. 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D. 甲、乙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分别是2s末和6s末
5.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 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50s B. 火箭前50s上升,以后下降
C. 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16m/s2 D. 火箭离地的最大高度是44000m
8.自行车和汽车同时驶过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地点,此后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自行车在t=50s时追上汽车,则( )
A. 汽车的位移为100 m B. 汽车的运动时间为20 s
C.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25 m/s2 D. 汽车停止运动时,二者间距最大
9.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 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10.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在0﹣8s过程中( )
A. 第4s末与第6s末的位置相同 B. 前4s的平均速度与后4s的平均速度相同
C. 第5s内的加速度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1个2s内的位移和第4个2s内的位移相同
二、多选题
11.质量为m的物体在合力F作用下,在时间t内由静止开始运动了距离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在2F力作用下,在时间t内运动了2s距离 B. 该物体的质量为 时,仍在力F作用下,在时间t内运动了4s距离
C. 若保持m、F不变,在时间2t内运动了4s距离 D. 该物体在2F力作用下,在时间2t内运动了4s距离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 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13.2019年广州市许多的出租车都换成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节能,有几位电动车的发烧友为了测试某电动汽车的性能,记录了该电动汽车沿平直公路启动、匀速和制动三个过程的速度变化情况,若汽车启动和制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汽车加速到6s开始匀速运动 B. 加速阶段位移的大小为108米
C. 5秒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一定为27m/s D. 制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0m/s
三、填空题
14.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是________s和高度H是________m?(空气阻力不计,g取9.8m/s2)
四、实验探究题
15.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______.
(2)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1=________m/s.
1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m/s2 , 在AB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_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_ m/s。
(3)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 m。
1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每次滑块都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滑块每次下滑时遮光板到光电门所在位置的距离L及相应遮光时间t的值。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 __cm。
(2)为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本实验还需要测出或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填下列序号)。
A.滑块和遮光板的总质量m
B.斜面的倾角θ
C.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3)实验中测出了多组L和t的值,若要通过线性图象来处理数据求μ值,则应作出的图象为_______ __;
A.图象 B.图象 C.图象 D. 图象
18.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如图甲所示,在实验获得的纸带上,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沿各计数点垂直纸带将纸带剪断;将剪得的几段纸带并排贴在坐标中,各段紧靠但不重叠;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得到v-t图象如图乙所示。

(1)各段纸带对应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2)第1段纸带与纵轴v的交点表示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打下计数点“0”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综合题
19.如图所示是一条传送装置示意图,水平传送带长 。传送带以 的速度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转,将一质量 的小物件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小物件经传送带到达右端B后水平飞出,B到地面的高度 ,小物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求:
(1)小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2)小物件从B点飞出后落地点距B点的水平距离x;
(3)求落地点时的速度v。
2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其中圆弧部分光滑,水平段长为L,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紧靠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的最右端,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突然释放小物块,小物块被弹出,恰好能够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弹簧长度忽略不计,求:
(1)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2)小物块的落点距O′的距离;
(3)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答 案
一、单选题
1. D 2. D 3. B 4. D 5. D 6.B 7. D 8. C 9. B 10. A
二、多选题
11. A,C 12. B,C 13. A,B,D
三、填空题
14.7;240.1
四、实验探究题
15. (1)0.1s(2)1.2 16. (1)匀加速直线;1;匀减速直线;-2(2)2(3)12
17. (1)0.225(2)B,C(3)B 18. (1)T=0.10s
(2)第1段纸带的平均速度(或第1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3)1.60m/s2(4)0.500m/s
五、综合题
19. (1)解:小物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
则加速到传送带速度相等所需的时间:
加速的位移: 匀速运动的实际:
小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解:平抛运动的时间:
落地点距B点的水平距离:
(3)解:小物件落地的竖直分速度: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落地的速度:
设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有:
20. (1)解:小物块在圆弧轨道上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设轨道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④
小物块被弹簧弹出到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等于小物块被弹出时的动能,故有 , ⑥
由①④⑤⑥联立解得:
(2)解:设小物块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1,到达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2,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3,
因为小物块恰好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故向心力刚好由重力提供,有 , ①
小物块由A射出后做平拋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 ② , ③联立①②③解得 ,即小物块的落点距O’的距离为2R。
(3)解:小物块在圆弧轨道上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设轨道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④
小物块被弹簧弹出到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⑤
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等于小物块被弹出时的动能,故有 , ⑥
由①④⑤⑥联立解得:
(

- 1 -
页 共
8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