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盐平衡的调节(共20张PPT)-高二生物上册(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水盐平衡的调节(共20张PPT)-高二生物上册(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3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通过学习能够描述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尝试构建水盐平衡及调节示意模型图,从而建立稳态调节观。
2.通过水代谢异常的了解分析关注人体健康,培养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
盐平衡的调节
水平衡的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目录




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打完球赛或者参加军训后,拿起水杯的你,喝矿泉水就行了,还是应该喝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
(一)积极思维:人体是通过哪些途径摄入和排出水的?
(1)水的来源:摄入水:_____、____中所含的水;
内生水: 中产生的水。
(2)水的去向:非显性失水:以呼吸作用从___排出,以汗液的形式从 排出,
以尿液的形式从___排出,以粪便的形式从 ____排出。
饮水
食物
细胞代谢

皮肤

大肠
一、水平衡的调节
(一).水来源和去路
以尿液的形式从肾排出。
因此机体主要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1.由教材图2-3-2可以看出,排出的水量最多的是哪种形式?
2.当人体过多摄入水分或摄入不足时,人体依靠什么进行调节?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阅读教材6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你还记得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吗?
终尿
原尿
集合管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血液
尿液的形成过程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除外
肾小球
滤过
原尿
重吸收和分泌
肾小管、集合管
终尿
阅读教材知识链接(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垂体分为哪两部分,作用分别是什么?
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释放部位?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分泌一系列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
神经垂体:不合成激素,只能储存神经垂体激素。
产生分泌部位:下丘脑;释放部位:垂体
3.已知抗利尿激素是九肽类激素,请描述它的产生和释放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
下丘脑的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质膜 下丘脑 垂体神经束 神经垂体释放
4.请推测出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及其生理作用?
重吸收水
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
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加强
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1.水的摄入主要依赖什么调节?
神经调节
2.水的排出主要依赖什么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二)、人体内如何进行水的调节?
3.参与水平衡的调节有几种?
2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4.大量饮入清水后会
引起尿量增多,如果
饮入与上述清水等量
的生理盐水,也会出现尿量增加的现象,这种说法对吗?
对,饮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后,血浆容量增加,促进排尿。
饮水过多,
失盐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弱
尿量增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5.通过学习请依据图
2-3-3尝试构建由饮水过多或失盐过多引起的细胞外液渗透压
平衡调节示意图。
(二)、人体内如何进行水的调节?
6.人体内水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负反馈调节
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其他因素有哪些?
循环系统的循环血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新吸收水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刺激
(-)
(-)
(-)
(-)
尿量增多
水平衡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激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
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
减弱,排尿增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
9.调节中枢是什么?
10.感受器是什么?
11.参与的调节激素是什么?
作用效果如何?
8.引起水平衡调节的因素是什么?
关注生活:
打完球赛或者参加军训后,拿起水杯的你,喝矿泉水就行了,还是应该喝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
大量出汗后,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淡盐水补充丢失的水和无机盐,运动型饮料中也含有水分和碱性电解质,二者都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离子状态
如: Na+、K+、Ca2+、Cl-、HCO3-等
摄入和排出 保持平衡
二、盐平衡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也参与了人体内盐平衡的调节。
钠(Na)
1.来源:
2.数量:
3.吸收:
4.代谢:
5.排出:
6.特点:
食盐(主要)
6 ~ 10 g/D
小肠(几乎全部)
主要存在细胞外液
肾脏(主要)、汗液、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尿钠)
钾(K)
食物(蔬菜等)
2 ~ 4 g/D
消化道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
肾脏(主要)、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尿钾)
病人长期不能进食,必须补钠还是补钾?
请小组讨论学习图2-3-4回答以下问题?
二、盐平衡的调节
7.盐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
8.该激素的产生部位:
9.该激素的靶器官:
10该激素的化学本质:
11.该激素的作用:
醛固酮
类固醇类激素。
调节Na+和水的重新吸收,以及K+的排出。
肾上腺皮质
主要作用于肾
(保钠排钾保水)
(一)积极思维:水盐平衡调节具有相关性吗?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人体失水包括等渗性失水、低渗性失水(失Na+多于失水)、高渗性失水(失水多于失Na+)等类型。
资料二 实验证明,当某人一次饮入1 L清水(虚线表示)和一次饮入1 L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实线表示)后,泌尿率显著不同。这一现象称为水利尿现象(如图)。
三、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1)对于资料一中的低渗性失水和高渗性失水应分别怎样治疗?
低渗性失水在治疗时应以补Na+为主,补水为辅;
而高渗性失水在治疗时应以补水为主,补Na+为辅。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会带来什么后果?
内环境的渗透压会下降,内环境中的水过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3)上述两个资料说明了水平衡调节和盐平衡调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水盐平衡的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的。
三、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饮水或失水异常、盐分摄入异常等
尿量变化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Na+,分泌K+
细胞外液渗透压异常
下丘脑
刺激
抗利尿激素
垂体释放
影响
下丘脑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血钠异常
刺激
释放
影响
负反馈
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
血钠改变
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1)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水和盐,可以通过物质交换维持相对平衡。
(2)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水盐平衡关系到内环境(主要是渗透压)的稳态。
(4)水盐平衡的调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的。
四、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当人剧烈运动、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
人体每昼夜有35~50g的代谢废物必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排出的尿量过少,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健康。因此人每天都要保证一定量的饮水。
关注生活:
大量出汗及时补水和无机盐
每日适量饮水,规律排尿
科学饮食,关注健康
低盐饮食的标准通常是每日烹饪用食盐不超过6g。低盐饮食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钠成分的摄入量,因为食盐过量会导致体内的钠水滞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肾的负担,甚至导致高血压,所以低盐饮食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心肾也有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水盐平衡的调节
水平衡的调节
盐平衡的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