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8.8眼睛和眼镜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8.8眼睛和眼镜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八章 光现象
八、眼睛和眼镜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眼睛
1.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 (  )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2.【教材P242图片变式】(2022广西柳州中考)人的眼球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的成像原理跟    (选填“凸”或“凹”)透镜类似,其中    相当于光屏。
知识点2 近视眼和远视眼
3.据报道,2021年我国近视率最高的是大学生,其近视率达到了75%左右,中学生的近视率为50%左右,小学生的近视率也达到了30%左右,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刻不容缓。关于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4.(2022北京三帆中学月考)小花用水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时,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 (  )
A.近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C.近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5.【安全与健康】(2022江苏淮安中考)如图所示,不正确的学习姿势,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此视力缺陷需佩戴合适的   透镜,健康用眼的正确做法是            (填写一条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
6.(2023北京朝阳期末,12,★☆☆)图中有两个不同的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的镜片为凹透镜,它对近视眼有矫正作用
B.图乙中的镜片为凹透镜,它对远视眼有矫正作用
C.图甲中的镜片为凸透镜,它对远视眼有矫正作用
D.图乙中的镜片为凸透镜,它对近视眼有矫正作用
7.(2023北京二中月考,18,★☆☆)人眼相当于一架    ,小明的眼睛似乎出了问题,他看远处的景物很模糊,当他戴上眼镜后看东西就变得清晰明亮了,由此可见小明患上的是    眼,他所戴的眼镜是由    透镜制成的。
8.(2019北京中考,30改编,★★☆)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0 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素养探究全练
9.【科学态度与责任】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睛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    实像;
(2)如图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         之间;
(3)如图乙所示,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发现蜡烛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
    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像的位置会    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
   的物体。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眼睛的成像类似照相机,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答案 凸 视网膜
解析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C 图①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图②中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方,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图③中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图④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②④。故选C。
4.C 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时,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折光能力增强,水透镜的焦距变短,像成在光屏的前方,将蜡烛靠近水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此过程模拟的是近视眼,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5.答案 凹 不要在较暗的地方看书、看书不要离书本太近
解析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射能力过强,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故要戴凹透镜;健康用眼的正确方法很多,如: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不要过度观看手机或电视等。
能力提升全练
6.A 题图甲中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图乙中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故选A。
7.答案 照相机 近视 凹
解析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小明看远处的景物很模糊,说明他患上了近视眼,要戴由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矫正。
8.答案 (1)缩小 (2)发散 近视眼
解析 (1)由题图知,u=30.0 cm,f=10 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有发散作用,故透镜B是凹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素养探究全练
9.答案 (1)倒立缩小的 (2)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 (3)会聚(或折射) 靠近 (4)近处
解析 (1)人的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样,都是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物距在二倍焦距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或折射)作用越强。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蜡烛远离透镜说明物距增大,此时像的位置会靠近透镜。(4)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因而成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故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