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第一阶段:掌握一般评论文章的写法第二阶段:提高说服力辨析关键概念丰富文章内容训练目标第一课时审题立意作文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概念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指定具体、明确的写作任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特点:针对性(封闭性) 说理性叙述体材料 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和生活)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事实,辨明是非说理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任务,就事论事)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一、审题立意:抓住材料的核心事实,辨明是非(选好角度)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核心事实:为了督促学生学习,焦老师想出在课后发微信红包的新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个角度:老师和学生:认可——有新意。家长:反对——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反对角度——勿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你的求学岂能老师买单花式渠道贿赂学生实在悲哀要励志不要励欲莫让教育用上利益的“偏方”拒绝“红包课堂”,还我纯真教育肯定角度——“红包奖励”传导正向教育理念红包只是“小红花”式的游戏化象征无奈的物质奖励不该被苛责红包奖励引发教育功利化属杞人忧天标题示例(选好角度,明辨是非)二、围绕任务,就事论事——说理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赞同角度:与时俱进 责任感 爱反对角度:功利 教育变味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三、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维度就是影响事物的因素。多维度就是影响事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较就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就是一种思辨。“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它的意思是考生要抓住整个事件,抓住核心事件,抓住主要话题;同时,在选取一方进行阐释时,其它的几方也应涉及,以便实现“在比较中说理论证”,但不能喧宾夺主,说其它方是为了把我们选取的一方讲清楚、讲到位。三、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多维度:“与时俱进”维度(与时俱进?盲目跟风?)“责任”维度(尽职?失职?)“关爱”维度(爱?害?)“教育方式”维度(鼓励教育?利诱?)“学校教育”维度(育人?功利?)写作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头:复述材料中的核心事实,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做到褒贬分明)中间展开分析:围绕材料,就事论事,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结尾:再次联系材料,提出建议对策。就事论事,辩证分析说理(提纲一)示例1:为焦老师点赞开头:复述材料中的核心事实,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做到褒贬分明)展开分析:分析目的: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用心良苦分析学生: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升学压力,逃课成风——新招能够吸引学生回到课堂认真学习,教无定法分析“新招”:微信红包——与时俱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分析红包:相当于奖学金,数额不大,不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不但不会使教育变味,反而会增加教育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学习。材料中学生的可喜变化就是证明。分析老师:大学老师本可不管,却自掏腰包给学生发红包——爱岗敬业,真正关爱学生。老师的无私不但不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反而是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结尾提出建议:(必须再次联系材料)当然红包只是一时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就事论事,辩证分析说理(提纲二)示例2:莫让教育染上铜臭味开头:复述材料中的核心事实,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展开分析:分析目的: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是好的分析学生: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升学压力,逃课成风——发红包是无奈之举,虽可理解,但却是饮鸩止渴。分析学生不认真学习的原因:家庭经济好——缺乏目标和动力;只是混文凭、学习无用论——本就功利……分析效果:微信红包不管数额大小,都是利诱,以利引导学生读书,只会让学生更加功利,为钱读书;学生只是贪一时新鲜,治标不治本结尾提出建议:(必须再次联系材料)教育方面,淡化应试教育,从源头解决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社会方面,不以权钱论成败,而应以对社会、国家的贡献论价值,让功利教育没有社会基础,教育自然就纯净了。学生都为无知而求学,也就不需要焦老师这种用微信红包吸引学生上课的无奈之举了。写作练习在提供的两个提纲中选择一个进行展开写作,不少于800字。第二课时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引材料,亮观点(简洁明确)例1:(没有观点)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通过自己独创的新招——微信发红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爱学习的学生逐渐燃起浓厚的兴趣。例2:(没有明确的观点)当今时代可谓是互联网时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上网工具。而某校的焦老师………………。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提倡的。也有人质疑,那到底值得提倡吗?例3:(最后一句话是理由,应放在下文)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了一个新招——发红包,让学生重新回课堂,其效果很好。对于焦老师的做法我表示赞同。他能够利用当前受欢迎的微信发红包来吸引同学。注:开头最后一句话必须是明确的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观点。结尾:回扣材料,提对策(简明扼要)示例1:观点不鲜明,论证力度很弱某高校的焦老师采取微信红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但也有可能误导学生,所以应该适当采取。《为焦老师点赞》示例2:建议提太多,很多表述与前面的观点自相矛盾,削弱了说服力。当然,焦老师发红包之时一时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唯有老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背后潜在的长远益处,避免短期的物质报酬成为学生们的重要目标,才能使学生真正上兴趣上学习,兴趣上课堂。焦老师也要反思一下学生逃课的原因,改进教课的方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尽量地让课堂充满活力而不是一味地按书搬,让学生喜爱上课堂。只有真正办出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而不是通过红包将老师和学生貌合神离地捆绑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益的。《为焦老师点赞》中间分析说理示例:观点摇摆,自相矛盾第二段:焦老师上课发红包,并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心意,焦老师自掏腰包,用钱发给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上课,而且该校老师和学生对这种做法也一致表示认可。但是,有些家长却明确反对这种做法。……确实,发红包这种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而且可能影响了学生们的价值观,让教育变了味,使教育染上了铜臭味,学生不再是为了学习,而是因为钱财而去学习,使孩子变得功利。《为焦老师点赞》修改:焦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才想出这一办法,其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这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学生们没有升学压力,在学校也是逃课成风,焦老师利用微信发红包这一新招吸引学生回来上课,这可能也是无奈之举。虽然此举一出,学生们无一逃课,课堂气氛活跃,但这也只是饮鸩止渴。因为不管怎样,在学生看来,这就是一种能够得到钱财的方式,为了红包才去上课,这本身就很功利,肯定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第二段:焦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才想出这一办法,虽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一种能够得到钱财的方式,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再加上这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学生们没有升学压力,在学校也是逃课成风,焦老师只能利用发红包这一无奈之举,虽学生们在此举之后无一逃课,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只是饮鸩止渴。《莫让教育染上铜臭味》中间分析说理示例:条理不清,导致观点不鲜明。个别表述示例:……所以说职业技术学校这个地方本身就具有功利性,因此材料中家长对于红包会使孩子变得功利的说法是错误的。当他们把孩子送进职教时便让孩子与金钱打交道了。在当今社会老师早已没有古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认真和负责。(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对学生负责的)大学老师本来没有责任管你是否逃课…… 注意:表述不能武断绝对,否则也没有说服力。写作思路梳理写作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头:复述材料中的核心事实,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做到褒贬分明)中间展开分析:围绕材料,就事论事,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结尾:再次联系材料,提出建议对策。注意问题:开头最后一句话必须是明确的观点。全文重在分析说理,结尾提对策应简明扼要。分析说理过程中应牢记自己的观点,选取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来说。分析说理应有条理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宗旨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说到位)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多维度:用来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应有多点(至少三点)“多维度的比较”还体现在对对方观点的充分尊重与理性吸纳上。同情理解对方所持观点中的部分合理性的做法,不但不会削弱己方的说理强度,反而可以体现思辨性,从而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讲到位。当然,说理的条理性很重要,如果缺乏条理性,在不该肯定对方的时候对对方的观点表示尊重理解,就可能会削弱己方的理据,甚至可能导致观点态度不明确而且要注意的一点是,“呼应他说”只是为了把自己的看法讲清楚、讲到位,但这不是说理的重点,说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层层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理由上。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示例:其实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家长的担忧,家长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特别是对于一些本就功利的学生来说,毕竟家长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焦老师此举收到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他能在短时间内把无心向学的学生聚集起来,让他们都回到教室认真学习,这已经是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从大局来看,我们不该因噎废食,毕竟除了个别确实功利的学生,还有很多学生是本性纯良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些引导,一些动力,焦老师此举正好给了他们新鲜的动力刺激,所以是应该肯定的。第三课时辨析关键概念01审题:从材料中审出关键概念02说理:一般从正名、定义或概念辨析开始辨析关键概念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小陈、老陈或警方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材料内容:女儿举报高速开车接电话的父亲材料含意:情与法说理一般从正名、定义或概念辨析开始概念辨析是逻辑阐述的起点,清晰的概念对于任何一种理性、逻辑的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本身空泛模糊的话题转为具体明确”。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概念的界定呢?就是“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对具有多义性并有可能导致双方意见分歧,对表明己方立场、观点、理由起决定作用并能帮助对方理解的概念才需要厘定。”说理一般从正名、定义或概念辨析开始下定义示例:人——《现代汉语词典》:“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康德:“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示例:为了父亲的安全着想,这就是孝行。(炜斌)对父母的孝,不是像郭巨埋儿一样的愚孝,也不是盲目从孝,而是在平等合理的基础上对父母的爱,才叫做“孝”。(黄烁)我们对父母的孝顺,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婕珩)孝顺应该是用自己的力量改正父母的错误,而不是任由他们一错再错。(梓渲)辨析关键概念辨析关键概念示例:不装,不作,从容自信,热爱生活,展现真正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美。真实,恰恰美在它的坦诚,美在它的自信。真实中的美,源于一个人的气度和修养,源于他的洒脱。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直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分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辨析关键概念——写作示例女儿举报父亲:合法,合理,合情合法:法治社会,高速开车打电话,违法,危害他人与自身生命安全合理:屡劝不改,迫于无奈,举报最直接有效,也最有警示作用合情:不是大义灭亲,而是大爱救亲,不是不孝,而是真正的孝。孝顺不是盲目顺从父母的意志,而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孝子最深重的悲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小陈此举正是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全,为了能更好地尽孝心。古虽有亲亲相隐,但也有例外,就是谋逆大罪儿女不能隐。而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父亲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为了这高于一切的生命,小陈甘愿顶着不孝的罪名,这恰恰是真正的孝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材料内容:自拍美颜与反美颜材料含意:虚假美与真实美辨析关键概念——写作示例真实也是一种美自拍美颜:虚假,自欺欺人辨析真实:高矮胖瘦黑白高鼻梁塌鼻梁……都是真实的你美颜:不以真实示人,那就是一种不自信,自卑真实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坦诚,美在自信如何让真实的自己更美?改变肤质:运动,饮食……改变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美除了那副外在的皮囊,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那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魅力所在。)说理一般从正名、定义或概念辨析开始台湾作家侯文咏在《不乖》中说道:“那时候我并不明白,不听话的人,长大一样会有前途——差别只是,听话有听话的前途,不听话有不听话的前途。”观点一: 听话的人有前途观点二:不听话的人也有前途训练:找出两个观点中的关键概念,并分别给关键概念做出自己的阐释。论点一: 听话的人有前途所听之话: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适合自己情况的意见建议议论点二:不听话的人也有前途不听之话:错误的、不适合自己情况的意见建议辨析关键概念,辨清立论的前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训练:找出两个观点中的关键概念,并分别给关键概念做出自己的阐释。辨析关键概念:多追问追问1:放下是什么意思?放下是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追问2:什么情况需要放下?背负的东西太多太重,成为负担,阻碍人的前进或发展的时候(可以是身体上的,可以是精神上、心灵上的。)追问3:怎么放下?为什么要放下?暂时放下,休息一下,可以走得更快更远;放下一些多余的不太需要的,可以轻装前行,也可以装其他更加重要的东西;辨析关键概念:多追问追问4:可以放下的:金钱、权力、名利、地位、身份……偏见、嫉妒、仇恨、骄傲、自私……自卑、烦恼、痛苦……欲望不可以放下的:生命、情感、事业、理想……责任、道德、良知、正义、尊严……谦虚、包容、仁爱……写作训练: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四课时提高文章的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做到有理有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化逐渐趋于全球化。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节日在我国热度越来越浓;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似乎有些弱化。还有像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走进了我国的大中城市,买卖十分火爆;而我国的一些传统饮食却有些受冷落。全球化使一些国家与地区的文化面临被融合、被改变的危险,引起了人们对文化的焦虑。我们是否会失掉自己的身份?我们又将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进入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观点的正确性与深刻性【错误的观点举例】传统文化优于外来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保护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正确的观点举例】对于外来文化,既不能闭关锁国,也不能全盘接受,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和发扬;最终实现中西合璧。【正确的观点举例】我们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具体的观点举例】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或: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议论——有理有据泛泛说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封闭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了。如果总是封闭自己,与世隔绝,哪天等你去窥探世界,却发现自己早落后他人了。有理有据——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文化,但我们不能把多元的外来文化拒之门外。开放会带来繁荣,而封闭只会导致愚昧和落后。我国历史上的唐朝,因为实行了开明的政策而带来了盛世局面,而晚清,因为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导致发展慢于其他国家,落后于世界,给中国带来了近百年的被奴役被欺辱的历史。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要有开放的心怀,坦然接受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外来文化正确地为我们所用。议论——有理有据【例文片段】中国的今天,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正是这开放,让我们民族尘封已久的身心有了享受异国情调的机会。于是,各国文化蜂拥而至。人们听的是麦克 杰克逊,看的是《大长今》,过的是圣诞节。有人驳斥现代人崇洋。可是,如果这“洋”是有益的,崇一崇又有何妨?在西方活泼欢快的曲调中,我们领略到了热情与活力;在大长今那异域的古朴中,我们看到了贤淑与勤奋;在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中,我们明白了对父母的感恩……“洋”不是不能“崇”,而是要会“崇”。例文修改——充实内容【例文片段】当今世界就是这样,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各国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而且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外来文化在影响我们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也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失掉自己的身份的说法过于夸张了。【修改充实】当今世界就是这样,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外来文化在影响我们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也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在我们国人吃洋快餐过洋节的同时,外国人也跟着我们一起庆祝我们的春节,中国餐馆也在外国遍地开花。由此可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无须担心会失掉自己的身份,而应该以自信包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