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从宇宙看地球第3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1.运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简要描述地球的圈层结构,说明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 举例说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四大圈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指出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 结合实例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简要说明各要素的基本作用。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重点:软流层、岩石圈。地球的内部圈层内三圈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自外向内可以分成哪三层呢? 、 、分别类似于煮熟鸡蛋的 、 、 。地球的平均半径 。地震波地震波分为 波( )和 波( )。传播速度大小是 ,能传播的介质特征是 。假设现在地震波来教室地面,你会先上下颠簸还是会左右摇晃呢?3.地球内部分层两个不连续界面: (深度约为 km)、 (深度约为 km)地壳:在 以上,呈 态,平均厚度 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 层地幔:位于 与 之间下地幔内核:固态地核: 面至地心外核: 态软流层的位置 ,岩浆被认为来源于 。岩石圈指的是: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主要分为 个圈层。大气圈:环绕在地球外部的大气圈层,由 和 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圈: 。生物圈: 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 的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关系为 。外部圈层 组成 主要特点大气圈 气体和悬浮物水圈 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生物圈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探究活动】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探究活动】依据图片信息举例说明圈层间的相互关系.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 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2、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3~5题。3、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4、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5、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参考答案:自主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蛋壳、蛋白、蛋黄;6371km。横(S波) 纵(P波),纵波快于横波,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莫霍面(深度约为33km)、古登堡面(深度约为2900km)地壳:在莫霍面以上,呈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下地幔内核:固态地核:古登堡面至地心外核:液态上地幔顶端, 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固体部分。包括上地幔顶端岩石部分和地壳。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主要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环绕在地球外部的大气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外部圈层 组成 主要特点大气圈 气体和悬浮物 环绕在地球外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 地球表层各种水体 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是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探究活动】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探究活动】依据图片信息举例说明圈层间的相互关系.云雾形成降水补给河流,滋养森林;河流水蒸发可以变成云雾,也可以满足两岸森林的水分供给;森林促进水的下渗,调节河流的径流量,森林蒸腾作用使大气水汽增加。说明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堂检测1.B 2.C 3.A 4.D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