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探索光合作用【学习目标】1.说出有关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及其经典实验的结论。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 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2. 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66-73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完成下表:科学家 实验结论海尔蒙特 (17世纪上半叶)普利斯特利 (1771年)英格豪斯 (1779年)瑟讷比埃 (1782年)索绪尔 (1804年)萨克斯 (1864年)探索光合作用活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遮光→照光→ →清水漂洗→ 。实验现象: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绿叶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 ,遮光部分,表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 。实验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现象:金鱼藻在光下放出许多气泡,并聚集在试管顶端。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伸入试管后复燃。实验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活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银边天竺葵等植物的叶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 。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4)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用碘液处理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叶片, 有清水装置的叶片变蓝色,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叶片不变色,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课内探究】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为什么银边天竺葵或银边翠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效果评价】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2.验证金鱼藻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是( )A.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B.检验是否吸收了二氧化碳C.检验有无氧气生成 D.检验是否吸收了水分3.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B.用酒精杀死叶片细胞,以免继续进行光合作用C.溶解叶片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D.溶解叶片的叶绿素,避免酒精过度挥发4.在“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中,25%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促进光合作用 D.使实验尽快成功5. 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