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鞭炮爆炸 B.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布艺剪裁成新衣服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菜2.下列方法不属于实验教学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是A.实验归纳法 B.实验验证法C.理想实验法 D.观察法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试剂 B. 滴加试剂 C. 液体加热 D. 量筒读数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煤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镁粉用于制作烟花 D.医疗上用氧气抢救病人5.如图1是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如图2往锥形瓶中加水至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思维模型中的( )A.建构封闭体系 B.改变压强 C.观察现象 D.得出结论6.某同学从量筒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液体,刚开始俯视读数为3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15mL,则该同学实际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无法确定7.四川省“9·5”泸定发生6.8级地震,下列救援行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 B.为防止疫情发生每天进行消毒C.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 D.救援队用液压顶顶起压在伤者身上的水泥大梁8.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9.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为取用方便,用手接触化学药品 B.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无人区C.为快速清洗试管,用试管刷猛力刷洗 D.为节约时间,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1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A. 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 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C. 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D. 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 的烟尘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火焰中温度最高的一层是外焰B.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呼出气体中少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D.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少12.用酒精灯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可能的原因是( )(1)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2)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3)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4)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1)(3) B.(2)(3)(4) C.(1)(2) D.(1)(4)非选择题13.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描述如下:①钢铁能生锈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④煤着火燃烧,变为一堆灰烬⑤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14.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和名称填空。①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______。②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④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15.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________(填A、B)吸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填“变浑浊”、“不变浑浊”),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2)然后,从导管口________(填A、B)呼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填“变浑浊”、“不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小结: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16.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科技工作者主题活动,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科普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请回答下列科普活动模拟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要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在桌面上______。(2)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摆放或处理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3)用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使用______,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填“2/3”或““1/3”)。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分析的理由是_____。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为用_____盖灭,盖_____次。(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①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为:应先如图_____(填序号,下同),最后如图_____。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D,是为了_____。③在实验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取用_____;固体只需_____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