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认定目标】1.回顾课文,分析每章的内涵。2.赏析本文重点字词,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3.赏析《论语》,感悟《论语》价值。【复习检测】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回忆本文所选每章的内涵。【归纳整理】“单”变“双”学——( ) 朋——( ) 温——( )乐——( ) 师——( ) 知——( )思——( ) 见——( ) 改——( )择——( ) 逝—— ( ) 舍——( )通假字说:有: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可以为师矣:匹夫不可夺志:4.词类活用(1)温故而知新(2)饭疏食饮水(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学而时习之:(5)吾日三省吾身:(6)传不习乎:5.语气词乎矣也焉6.虚词之:(1)学而时习之:(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择其善者而从之: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表顺接: 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曲肱而枕之(8)不义而富且贵(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可以为师矣:(2)为人谋而不忠乎:其:(1)仁在其中矣:(2)其不善者而改之:7.特殊句式(1)省略句:可以为师矣。其不善者而改之。(2)判断句:3.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断句:【拓展练习】《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我们仍然学习它,是不是过时了?为什么?2.这个事例证实了哪则格言?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拓展阅读: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参考答案】【复习检测】1.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修身做人2.第一章 讲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第二章 讲述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第三章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引申为修德进学的阶段。第四章 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第五章 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第六章 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第七章 阐述学习乐趣的重要性。第八章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安贫乐道。第九章 谈学习态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第十章 感叹时光的流逝。第十一章 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第十二章 谈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问题。【归纳整理】1.学——学习 朋——朋友 温——温习乐——快乐 师——老师 知——知道思——思考 见——看见 改——改正择——选择 逝—— 流逝 舍——舍弃2. 说:通“悦”,高兴,愉快。有:通“又”。3.(1)吾日三省吾身:数词。(2)可以为师矣:许可。(3)匹夫不可夺志:无学识,无智谋的人。4.(1)温故而知新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2)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吃饭。(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4)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5)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日,天天。(6)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5.语气词乎——相当于“吗”。矣——相当于“了”。也——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6.虚词之:(1)学而时习之:代词,旧知识(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3)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善者”于:(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2)于我如浮云:对于(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而”: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表顺接: 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1)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2)为人谋而不忠乎 (表转折)(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表承接)(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表承接)(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7)曲肱而枕之(表修饰)(8)不义而富且贵(表承接)(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并列)为:(1)可以为师矣:当、做(2)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其:(1)仁在其中矣:它的(2)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7.特殊句式(1)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2)判断句:贤哉,回也!(句式:……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2)知(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 懂得(4)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5)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拓展练习】1.没有过时。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今天我们所学的十二则,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意义。其次,《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阅读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