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第一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狼》第一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8狼
学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认定目标】
1.了解作者蒲松龄及其著作《聊斋志异》。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准确翻译文章。
3.细品第一自然段,感受每一个字词的重要性。
【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音: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积薪( )
苫( )蔽成丘 眈眈( )相向 少( )时
目似瞑( ) 意暇( )甚 尻( )尾
假寐( ) 顷( )刻 黠( )
2.划分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共同探究】
1.阅读第一段。
A.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C.矛盾双方是:
D.故事的开端: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清文章思路
遇狼 → ①狼 → ②狼 → ③狼→ ④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翻译文言文词语和句子。
【第一段】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
屠:
尽:
止:
翻译: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
翻译:
【第二段】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惧:
投以骨:
止:
从:
翻译: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
故:
翻译:
【第三段】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窘:
敌:
顾:
积薪:
苫蔽:
倚:
持:
前:
耽耽:
【挑三拣四】
请找出下面一段译文中的错误之处,并更正。
屠夫十分窘迫,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看到田野里都有打麦场,场主堆了些柴草在里边,堆积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奔过去站在下边,放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追了,和屠夫面对面坐着。
正确翻译:
【第四段】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少时:
径:
去:
犬:
前:
久之:
似:
瞑:
意:
暇:
暴:
以:
翻译: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方:
洞:
隧:
以:
尻:
假寐:
盖:
敌:
翻译:
【第五段】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黠:
顷刻:
变诈:
几何:
止增笑耳:
翻译:
5.识记重点
①词类活用
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词多义
意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前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④虚词的用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久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以: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6.学习首段,品析细节:
(1)这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
(2)这些信息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3)你能够想象到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拓展练习】
1.准确翻译加点词语: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屠户此时的心理活动。
3.通过初读课文,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屠户_____的态度,对狼______ 的态度。
【拓展阅读】
狼(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户乌能作此谋也!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缀(zhuì)行甚远 屠大窘(jiǒng) 积薪(xīn)
苫(shàn)蔽成丘 眈(dān) 眈相向 少(shǎo)时 目似瞑(míng) 意暇(xiá)甚 尻(kāo)尾 假寐(mèi) 顷(qīng)刻 黠(xiá)
2.其一/犬坐于前。
【共同探究】
1. A.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傍晚
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途中
C.矛盾双方是:屠户 狼
D.故事的开端:缀 行 甚 远
2.本文讲述了一名屠户智斗两狼,最终杀死两狼的故事。
3.①惧 ②御 ③杀 ④议
4.【第一段】
屠:屠户;
尽:完;
止:只,仅仅。
翻译:有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缀:连接,紧跟;
翻译:在路上遇到两只狼,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第二段】
惧:害怕;
投以骨:“以骨投之”,把骨头扔给狼。
止:停止。
从:跟从。
翻译: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一只狼仍然跟从。
翻译:屠户又拿骨头扔给它,后面的狼得到骨头停下来可是前面的狼又跟上来。
并:一起;
故:原来。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可两只狼仍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第三段】
窘:处境困迫,为难;
敌:威迫、攻击。
顾:看,视;
积薪:堆积柴草;
苫蔽:覆盖、遮盖;
倚:靠;驰:卸下;
持:拿着;
前:上前,动词;
耽耽:凶狠注视的样子。
翻译:屠户非常困窘,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环顾田野有一个麦场,农场主堆积柴草在麦场中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朝着屠户。
【第四段】
少时:一会儿;
径:径直;
去:离开;
犬:像狗一样;
前:前面,名词;
久之:时间长了;
似:好像;
瞑:闭眼;
意:神情、态度;
暇:从容、空闲;
暴:突然;
以:用。
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少时:一会儿;
径:径直;
去:离开;
犬:像狗一样;
前:前面,名词;
久之:时间长了;
似:好像;
瞑:闭眼;
意:神情、态度;
暇:从容、空闲;
暴:突然;
以:用。
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方:正;
洞:打洞;
隧:用作状语:“从通道”;
以:来;
尻:屁股;
假寐:假装睡觉;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敌:敌人,这里指对方。
翻译:正要走,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洞里进去来攻击屠夫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一半进入,只露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知道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第五段】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能有几何;
止增笑耳: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翻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5.①词类活用
狼不敢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②一词多义
意 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
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前 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
④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
久之:调整音节,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盖以诱敌:用来
6.(1)①时间:晚
②屠户人数:一
③所带物品: 剩骨
④所遇危险:两狼 缀行甚远
(2)因为天“晚”,所以就为后文遇狼埋下了伏笔;因为屠户是“一人”,所以“两狼”才敢“缀行甚远”;因为担中有“剩骨”,才有后面屠户的以骨投狼,缓冲一下两狼追赶带来的紧张;
因为狼不清楚屠户的实力,所以它们不敢贸然下口,才“缀行甚远”,足可见其狡诈。
可以说,开头一段,语言简洁明了,又字字皆有用处,蒲松龄的语言功力可见一斑。所以,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言:“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
(3)①地点:荒郊野外。(因为在这里更容易遇到狼。)
②狼的跟踪:保持一定距离,速度与屠户持平,不马上扑上去,但是也不会落得太远。它们的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猎物,一刻都不敢放松。
③屠户的反应:
a.动作:步伐越走越快,不时地扭头看。(想要摆脱狼的跟踪。)
b.心理:越来越紧张。(因为想要找人帮助,却难见一人;担中只有“剩骨”,数量不多,怎么够两只狼吃?它们已经跟随我很久了,天哪!)
c.神态:脸上不停地流汗。(快步走,心恐慌)
【拓展练习】
1.(1)缀:连接、紧跟。
(2)驰:解除,卸下。持:拿。
(3)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能有多少
2.“天都这么晚了,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没有谁能够来帮我一把。而这两只狼已经跟了我这么远了,我可是势单力薄啊,空拳怎么敌得过两狼呢?老天爷啊,我可怎么办呢?”
3.夸赞屠户细心、勇敢、智慧;讽刺狼的计谋有限,徒增笑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