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考试这样考题型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角度1:证明大气压的存在1.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鹤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鹤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A.大气压的存在 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D.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角度2:用大气压解释2.下列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A.瓶吞鸡蛋 B.纸托水杯 C.橡皮膜凸出 D.大小试管实验题型二大气压的大小角度1:测量大气压的工具3.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A.压强计 B.气压计 C.马德堡半球实验 D.高度计角度2:大气压值4.关于大气压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0mm长的水柱产生的压强B.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大约是76mm水银柱C.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相当于1.01×105Pa角度3:大气压是变化的5.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题型三 学科综合6.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则气密性不好。(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题型五 拓展创新7.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多大? 。(2)小红发现,小明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口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 。能力提升训练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解释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早证明大气压很大的实验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的原理是大气压强的作用C.丙图:用自制气压计可探究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关系D.丁图:托里拆利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2.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橡皮膜扎紧玻璃管的一端,灌满水后,用手堵住开口端,倒过来插入水槽中,如图所示,松手后,橡皮膜所呈现的是( )A.平面 B.凸起一些 C.凹进一些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考试这样考1.B 2.C 3.B 4.C 5.B6.(1)冒出气泡 (2)乙 7.(1)1.2×105Pa (2)测活塞所受摩擦力能力提升训练1.C 2.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浙教版 八年级上教材解析【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但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却并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大气压的存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再利用工具测量大气压的大小,让学生对大气压有一个整体认识。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创设情境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做海洋的话,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作用。生活在大气“海洋”中的我们应该也会受到大气的压强作用。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呢?水的重力和流动性探究实践活动1.在一个玻璃杯里盛满水,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用手托住纸片,把杯子倒转过来(如图 2-11)。把托纸片的手移开后,观察水是否会流出来,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水不会流出,原因是大气的压强将纸片托住了。改变杯口朝向,把托纸片的手移开后,观察水是否会流出来?水不会流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探究实践2.用吸管吸牛奶盒内的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牛奶盒会发生什么变化(如图 ),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牛奶盒变瘪,原因是牛奶吸完后继续吸使盒内气压减小,外部的大气的压强将牛奶盒压瘪。3.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如图 )。试试看,你能否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并解释实验现象。不能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原因是塑料袋与广口瓶之间的夹缝中空气很少,气压小,外部大气的压强会将塑料袋压在瓶内。探究实践大量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手压塑料瓶大气压塑料瓶4.用手压空塑料瓶,瓶变瘪。瓶中先倒入适量的热水,振荡,迅速倒掉,然后拧紧瓶盖后冷却,瓶变瘪。请解释实验现象。手对空塑料瓶有压力作用,使瓶发生形变。冷却后,瓶内气压减小,外部大气的压强将瓶压瘪。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1.如图 2-14 所示,杯中的饮料为什么能够通过吸管进入口中?用手压牛奶盒,能将牛奶压入口中。当口含吸管吸气时,吸管内空气的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就将杯内的饮料压入吸管,进入人的口中。2.如图 2-15 所示,带有挂钩的吸盘为什么能牢牢地贴在瓷砖表面?吸盘紧压在瓷砖表面时,挤出了里面的空气,吸盘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牢牢地贴在瓷砖的表面。探究实践马德堡半球实验:探究实践早在 1654 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他将两个直径为 30 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 匹时,才把半球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马德堡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后,球外的大气压会将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探究实践你是否知道,不少动物身上的吸盘也具有马德堡半球的功能?苍蝇倒立在天花板上爬行,为什么不会从掉下来?苍蝇脚的末端有一个弯曲的爪,爪掌中有一些吸盘。腿上的肌肉收缩、放松,使吸盘内没有空气,大气压将苍蝇的脚压在天花板上。章鱼、墨鱼等软体动物的触手上也有许多吸盘,利用这些吸盘,在外界液体压强的作用下,这些触手得以紧紧抓住水下附着物或猎物,进行行走或捕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身上也有吸盘?空盒气压计探究实践气压是天气要素之一,气象台每天都要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有两行刻度,分别以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1 毫米汞柱约为 133 帕水银气压计读出的水银柱高度为多少毫米,大气压即为多少毫米汞柱。携带和使用比较方便测量较精确探究实践在起降的飞机里,人耳会有不舒适的感觉。为什么?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高度发生了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 1.01×105帕(即 760 毫米汞柱)。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与 760 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p=ρ水银gh=13.6×103kg/m3×0.76m×9.8N/kg=1.01×105帕相当于在1 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 10 牛的压力。探究实践标准大气压能托起 760 毫米高的水银柱。760 mm大气压真空标准大气压与 760 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标准大气压能托起多少高的水柱?通过计算可知,标准大气压能托起约10.3米高的水柱。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能否将图 2-18 所示的空盒气压计改造成高度计?如果可以,那么高度计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表示所在的高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能将空盒气压计改造成高度计。高度计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表示外界的大气压变大。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高度计所在的高度变低了。大气压变大高度变小探究实践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气压计,反映气压大小的变化。材料:玻璃瓶、吸管、橡皮塞、橡皮膜、水(红墨水)等。完成后,与同学们交流,说明如何反映气压变化。探究实践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D2.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A.大气压力 B.饮料的重力C.手握玻璃杯的力 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A迁移应用3.如图所示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B.图乙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C.利用图甲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图乙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板书设计存在证据:马德堡半球实验含义: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大小:1标准大气压=760 mmHg=1.01×105 Pa大气压强的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解释:大气压的“压”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大气的压强(共20张PPT).pptx 考试这样考--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docx 马德堡半球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