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果展示】教育案例:不让手机来“背锅” ——由手机使用洞观沟通的力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成果展示】教育案例:不让手机来“背锅” ——由手机使用洞观沟通的力量

资源简介

【初中成果展示】教育案例:不让手机来“背锅” ——由手机使用洞观沟通的力量
一、案例叙述
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难中之难,作为初中班主任的我更是对此头疼不已。小花是我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带到现在的学生,作为女生,其平时表现较为乖巧,学习成绩虽不拔尖,但也还能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然而,到了初一下学期,在其再三要求下,其父亲为其购买了一部手机。之后,小花同学逐渐抑制不住内心的猎奇心理,慢慢地迷上了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甚至发展到了网恋的地步。她的父母也意识到了手机的危害,在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其以学习为重,从没收手机到开展棍棒教育都试了一遍,但是,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小花根本听不进去,对父母的苦心无动于衷,甚至通过离家出走这种极端方式来抗议家长没收手机的行为。在学校里,我能明显感觉到小花同学身上发生的变化,上课时间很没精神,各科作业也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成绩更是从班级中等下降到最后几名。对于小花的这种情况,我这个班主任真是急在心里,迫切希望帮助她戒掉手机成瘾,并重拾学习的信心,但理智告诉我,一定要冷静应对,没有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 、背景分析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中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中学生的喜爱品。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沟通、学习、交往等。
2.我校地处中和城区,生源多为周边失地农民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家境较殷实。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我班家长、学生每人均有一部手机,每天父母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三小时左右,学生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为半小时左右。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
1.充分沟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平时的表现来看,小花同学对我这个班主任还是相对信任,因此,我决定先与她沟通,充分了解她的内心想法。经过了解,小花告诉我:同学们现在基本上都有手机,平时大家回家后都是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互相交流,如果自己没有手机就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而小花有了手机之后,逐渐地接触到了网络小说、游戏等对她来说较为新奇的事物,放学回家情不自禁地就想玩手机,家庭作业等学习任务经常没有时间完成。同时,小花同学也提到了一点:自己的父母下班之后也是在玩手机,所以她特别反感他们限制她的手机自由,甚至认为父母什么都不懂,不服父母的管教。了解到小花同学的这些想法之后,我尝试着进行一次劝说,与她强调手机的危害和当下学习任务的紧迫性,但是收效不大,家庭教育意识不到位,学校教育将苍白而被动。纵观整个事件,我发现孩子的问题表面是手机不当使用造成的,然而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家庭沟通不畅的问题,我们不能让手机来背这个锅。
2.家校沟通,达成手机使用共识。第二天下午,针对小花的问题,我邀请了她的父母到校进行沟通,想通过家校合力,共同解决小花的手机沉迷问题。整个下午,我们互相沟通了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我对于家庭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小花处于青春期,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尊重孩子,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二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三是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心理状况,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解决,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邀请了各科科任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孩子各科的学习情况,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安排小花及其父母一起协商,听听双方的想法,帮助小花和父母达成手机使用方面的共识。在促进学生与家长充分沟通之后,小花同学的日常表现逐渐回归正常。
3.再次沟通——约法三章,代管学生手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觉小花同学学校表现再次出现反复,与家长沟通后得知小花的自制能力太差,容易对自己妥协,也不让父母帮她代管手机,父母疲于应对,也放弃了对她的管教。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和孩子再次沟通,约法三章,最后她主动把手机交由我管理。经过一个学期没有手机的日子,小花同学的成绩恢复到班级中等偏上的水平,甚至还有一些小的进步。
4.召开班会,开展手机大讨论。我深知:班上还有很多“小花”,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个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一周的准备,我在班上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手机使用利弊问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辩证看待手机使用问题,懂得使用的分寸,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观。最后,我向同学们分享了空瓶装物的经典视频,即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情,但我们要注意顺序才行,要先完成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否则就像一个空瓶子先装满了沙子就再也无法放下比它更大的东西了。同样,人的一生纯粹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占用这个时间沉迷于手机,就像先把你的人生装满了沙子,再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去成长。
5.召开主题家长会,真诚沟通,明确手机对孩子们的危害。班会的第二周,针对孩子们手机使用问题,我组织召开了一次班级家长会,和家长们讨论了手机的利弊,手机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班上孩子们的手机使用情况,学校、班级所做的努力,家长怎么管理手机等问题,真诚沟通,用心交流,得到班级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班级手机管理问题得以保障。
此外,班主任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转移学生兴趣方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根源上解决学生沉迷手机的问题。
四、问题的反思与总结
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班主任经常能够遇到小花同学这类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用心沟通,真诚交流,就有可能找转化学生的契机,搭建学生成长的桥梁。因此,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冷静分析,挖掘手机成瘾背后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手机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要、成就感、展现多元智能的特长、展现领导力和组织力、获得制定规则的权利,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暂时逃避现实困境、获得短暂心理安慰,这都是该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孩子们出现手机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制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就感不高。手机依赖反映的是自我控制能力问题,其背后折射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系统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及家庭的表现,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策。在学习上尽力对孩子进行鼓励,关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孩子获得学习成就感,产生学习兴趣;二是帮助孩子制定手机使用范围、时间,帮助孩子认清沉迷手机网络的危害。
2.做好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向家长推荐一些好的学习平台,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以身作则,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走进学习,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对孩子使用手机不要一味反对,要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娱乐。另一方面,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蜕变,形成家校最大合力,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3.充分利用和学生的良好关系,做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润滑油”。班主任要利用好和学生的良好关系,缓和叛逆期学生与家长的矛盾,促进学生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只有家庭良好氛围得到保障,才有家庭教育的可能。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还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老师们做到有耐心、有恒心,循序渐进、因人施策地进行处理,但我相信,只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建立和谐而融洽的沟通关系将不再是困难之事,许多问题一定也能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