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
2、对声音的理解:
(1)固、液、气都可振动,都会发声,也都可传播声音;
(2)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声音会继续在介质中传播且有回声存在;
(3)物体振动一定发声,但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因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 H z~20000 Hz
3、声源: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声源,有介质,人耳
5、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
6、证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转换法):
(1)发声的音叉在水中溅起水花 (2)人说话时喉结在振动
(3)敲鼓时鼓面发声的同时,在其上面撒些纸屑(或米粒),发生纸屑(或米粒)在上下跳动
(4)发声的音叉能将轻质乒乓球反复弹开
7、真空铃实验:结论:在气体减少的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直至真空全部消失。
证明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也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9、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快慢。声速的太小和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 o 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弹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的利用:回声测速、测距离、测深度
11、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0.1 s以上或声源和人耳距离间隔17m以上,若时间间隔小于0.1 s时,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第二节 乐音
1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 Hz
3、频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4 音调:
①定义:声音的高低(或尖锐、刺耳、浑厚、低沉)
②影响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大小,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还和声源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有关。
③音调的波形图比较:波形越密集音调越高,越稀疏音调越低;波峰(或波谷)个数越多音调越高,个数越少音调越低:
图一 图二
图一频率小音调低,图二频率大音调高
④弦乐器的音调:弦越细、越短、越紧时,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管乐器的音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
⑤男高音、女低音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同一音阶中,1、2、3、4、5、6、7音调逐个升高。
⑥水杯琴由瓶中水柱的振动发出声音,水柱高的音调低,水柱低的音调高;
吹空瓶子时的声音由空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5、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为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方向性好,易反射,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有很强的冲击和破坏作用;
次声波频率低,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远,传播过程中不易损失,穿透能力强,多用于预测自然灾害的发声,能量高的
次声波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6、响度:
①定义:声音的大小(或强度)
②决定因素: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和离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③描述词语:声音洪亮、轻声细语、震耳欲聋、调大或调小音量、高声喧哗
④响度的波形图比较:波形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波形越低,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图三 图四
图三振幅大响度大,图四振幅小响度小
7、音色:又叫音品
①定义: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特有品质
②决定因素:由声源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有关;只和声源本身有关
③描述词语:声音好听、声音沙哑、“闻其声而知其人”、语音识别等
④音色的用途:用来区分不同人物或物体
⑤音色的波形比较: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波形就不一样
第三节 噪声与环保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指的是发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分类: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2、声级: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 单位:分贝,符号:dB
3、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0dB 较好的生活环境的声级范围:15 dB~40dB
人们开始心烦意乱的声级范围:>70dB 人们听力受损的声级范围:> 90dB
人耳鼓膜破裂出血的声级范围:> 15odB
4、抑制噪声的三种途径:声源处、传播途径中、人耳处
例:①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禁止喧哗等;
②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如道路两旁种树、安装隔音板,关闭窗户等;
③在人耳处减弱,如用手捂住耳朵,戴头盔,戴耳罩等。
第四节 声现象的应用
1、声现象:包括人听到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2、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测距离的方法称回声定位
公式:S= 1/2 S声=1/2 v t
3、声现象的应用:超声波:声呐、B超、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等
次声波:常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报,比如火山爆发、风暴、沙尘暴、核爆炸等
4、声音的两种用途:
(1)传递信息:比如医生用听诊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声呐探测海深和鱼群、超声波探伤、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铁轨,由声音判断螺栓是否松动、由雷声知雨来、人类交流、次声波预报自然灾害、语音识别等;
(2)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洁、超声波除尘、超声波碎石、敲瓶底火焰摇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