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2024人教版9年物理全册同步学讲练测学案(全国通用)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专题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 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阅读本节课教材,参考教材完成教师给出的知识点问题的填空:知识点1.复习几个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1)电流的规律I=I1=I2;(2)电压的规律: U=U1+U2。2.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1)电流的规律 I=I1+I2;(2)电压的规律:U1=U2=U。3. 欧姆定律的公式:;两个变形式、 U=IR。知识点2.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之和.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R=R1+R2,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3)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电流会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5)串联电路分压规律:串联电路电流是一定的:即:I=I1=I2由欧姆定律可知:有;则有;== ==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6)并联电路分流规律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即:U=U1=U2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考点1.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应用【例题1】(2023安徽)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闭合开关,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a端,电压表示数为;将切换到b端,电压表示数为1.5V,则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答案】8【解析】闭合开关,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a端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可知电源电压为2.5V;将切换到b端时,电压表测量R0两端电压,此时R0两端电压为,此时Rx两端电压为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得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则有由得带入数据得解得,的阻值为【演练1】(2022甘肃金昌)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闭合开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4V 2Ω B. 5V 1Ω C. 4V 1Ω D. 2V 2Ω【答案】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A2测干路电流,A1测R2支路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在1、4、5三个数中找到两个是四倍关系的数,即U=4V,I2=1A,则余下的一个数即为I=5A,所以,电源电压U=4V;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则R1的电阻值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演练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 1=1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则R 2的阻值是______Ω。【答案】 6 12【解析】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由可得电源电压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6A,而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即通过R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可得R2的电阻1.记忆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表格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 I=I1=I2 I=I1+I2电压 U=U1+U2 U=U1=U2电阻 R总=R1+R2分压或分流2.串并联电路计算题的解题基本策略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维,并关注应注意的几点:(1)对于单个导体在电路中工作的问题,只要把精力放在找这个导体的两端电压U,流经电流I,导体电阻R。各量均用国际单位,根据欧姆定律列出方程:I=U/R,所求量在该方程中解出即可。(2)对于两个导体串联时,分别找出每个导体对应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如:对于导体A,电阻R1,两端电压U1,流经电流I1,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1=U 1/R1;对于导体B,电阻R2,两端电压U2,流经电流I2,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2=U2/R2。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将上面两方程联系起来。比如:①串联电路两导体流经电流相等,也就是I1=I2=I(I是串联电路总电流),这样得到U 1/R1=U2/R2=U/R(U是串联电路总电压,R为总电阻),题中待求的物理量就在这个方程中,解方程即可!②串联电路两导体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也就是U1+U2=U,这样将U1=I1R1,U2=I2R2代入得I1R1+I2R2=U,解这个方程可得所要求的量。(3)对于两个导体并联时,分别找到两个支路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再看看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如:对于第一个支路,流经电流I1,电阻R1,两端电压U1,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1=U1/R1;对于第二个支路,流经电流I2,电阻R2,两端电压U2,也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2=U2/R2。对于整个电路找总电流I,总电压U,总电阻R。再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U/R。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之特点,将以上方程联系起来会得到新的方程,所求的量就在新的方程之中。如:①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1+I2=I②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U1=U2=U③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特点:1/R1+1/R2=1/R我们初中阶段在计算类问题中,只研讨两个电阻的串联或并联。对于电路中可能会有3个或4个电阻,这样的电路一定会有开关作用,根据开关的关闭和打开情况,有的电阻被短路掉,有的电阻处于断路状态,这时电路中会出现只有一个导体工作,还会出现只有两个导体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有的问题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情况,看变阻器是否接入电路之中。总之,我们只要把(1)(2)(3)解读思路弄清晰,初中阶段课标要求的电路计算应用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一、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3V,。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的电流为0.6A B. 的电阻为25ΩC. 两端的电压为3V D. 两端的电压为2.5V【答案】B【解析】A.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流表示数为0.1A,所以通过的电流为0.1A,故A错误;B.电源电压为3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则的电阻故B正确;C.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D.两端的电压故D错误。故选B。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 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2 B. 2∶1C. 1∶3 D. 3∶1【答案】C【解析】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1)(2)由(1)(2)计算得出: ,故C选项是正确.故选C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保持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A. 20Ω B. 30Ω C. 45Ω D. 50Ω【答案】C【解析】分析电路可知, 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R2和R1串联,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设R2和R1串联的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是0.5A,由欧姆定律可得R′===30Ω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R2、R3和R1串联,保持滑片P不动,设R2、R3和R1串联的总电阻为R″,电流表的示数是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R″===75Ω滑片P保持不动,故电阻R3的阻值为R3= R″- R′=75Ω-30Ω=45Ω4. 如图,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V1、V2为实验室用电压表(接线柱上标有“﹣”、“3”、“15”),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使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与V2示数之比为1:5B.通过两电阻电流之比4:1C.R0与 R1两端电压之比为1:5D.R0与 R1的阻值之比为1:4【答案】D.【解析】分析电路的连接,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判断通过两电阻电流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判断V1的示数与V2的示数大小关系,由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相确定两表选用的量程,由电压表大小量程之比为5:1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R1的电压,从而求出R0与 R1两端电压之比为;根据分压原理,得出R0与 R1的阻值之比为.(1)电路中,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两电阻电流之比为1:1,B错误;(2)V2测R0的电压,V1测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V1的示数大于V2的示数,使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故V2选用大量程,V1选用小量程,根据电压表大小量程之比为5:1,故电压表V1与V2示数之比为5:1,A错误;(3)设R0的示数为U,则电源电压为5U,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1的电压为:5U﹣U=4U,R0与 R1两端电压之比为1:4,C错误;根据分压原理,R0与 R1的阻值之比为1:4,D正确.5. (2022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R0的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Ω,a、b为滑动变阻器两个端点。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滑片移动到a端,电路仍能正常工作B. 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A1示数为0.3AC. 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电流表A2示数变大D. 滑片移动到中点时,电流表A1与A2示数比为2∶1【答案】D【解析】A.若将滑片移动到a端,滑动变阻器R没有接入电路,电路被短路,故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故A错误;B.滑片在b端时,R0与R并联,电流表A1测量电路中总电流,此时R的最大阻值为10Ω,则电流表A1示数为故电流表A1示数为0.9A,故B错误;C.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R0与R并联,电流表A2测量通过R0的电流,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减小,但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则电流表A2示数不变,故C错误;D.滑片移动到中点时,R0与并联,电流表A2测量通过R0的电流为电流表A1测量电路中总电流为则两表示数比为故此时电流表A1与A2示数比为2∶1,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14个空,每空3分,共52分)1. 如图所示电路中,a、b、c分别是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R1=10Ω,R2=20Ω,电源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S。当电表a、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时,电表a的示数为______A;当电表a、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电表b的示数为_______V。【答案】 0.3 4【解析】闭合开关S,当电表a、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时,R1、R2并联,电流表a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b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为U2=U=6V通过R2支路的电流所以电表a的示数为0.3A。当电表a、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R1、R2串联,电压表a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b测量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10Ω+20Ω=30Ω电路中的电流为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为I2′=I=0.2A由可知,R2两端的电压为U2′=I2′R2=0.2A×20Ω=4V所以电表b的示数为4V。2. (2022黑龙江龙东)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若开关、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示数之比为5∶2,则、电阻之比为______;若开关闭合、断开,两表均为电流表,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答案】 3∶2 3∶5【解析】 开关、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此时电阻R1和R2串联,电压表甲测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乙测的是的电压,示数之比为5∶2,则R1和R2的电压之比为3∶2,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公式可知,R1和R2的电阻之比为3∶2。若开关闭合、断开,两表均为电流表,此时电阻R1和R2并联,则R1和R2的电压之比为1∶1,由于R1和R2的电阻之比为3∶2,当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3∶2,由于电流表乙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甲测的是R1的电流,所以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3∶5。3. (2022广西桂林)在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小桂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为滑动变阻器,、为定值电阻,且,。闭合开关前,应将的滑片移动至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将滑片移至某点固定不动,当开关由点切换到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电流表示数变化了,则______。【答案】 右 20【解析】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应最大,如图所示,滑片应调到最右端。闭合开关S,将滑片移至某点固定不动,当开关S1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与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U1,电流表测电流I1,电源电压可表示为---------①当开关S1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与 串联,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电压 ,电流表测电流,由于根据串联分压开关S1切换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了0.5V,可得接入电路电阻增大,电流会减小电源电压可表示为---------②联立①②式,可得R0接入的阻值为代入由①式解得则Rx两端电压和电流为Rx电阻为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将滑片P从a点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阻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U=_____ V。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A。【答案】 3,0.3。【解析】(1)滑片位于a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小,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I滑大=0.3A,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滑=10Ω,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源电压等于这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由I=U/R可得,电源电压:U=U滑=I滑大R滑=0.3A×10Ω=3V。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的电流:IR=I﹣I滑大=0.5A﹣0.3A=0.2A,(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由图象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流I滑小=0.1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的电流不变,即IR=0.2A,干路最小电流:I总小=I滑小+IR=0.1A+0.2A=0.3A,这时电流表的读数等于干路最小电流。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 1=1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则R 2的阻值是______Ω。【答案】 6 12【解析】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由可得电源电压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6A,而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即通过R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可得R2的电阻6. 如图是电阻A和B的I—U图像。若把二者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0.2A时,通过电阻A的电流是_______A,若把二者串联后接入某电路,当通过电阻A的电流为0.3A,电阻B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答案】 (1)0.4 (2)3【解析】(1)由图可知,二者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0.2A时,B两端的电压是2.0V,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A两端的电压也是2.0V,由图可知,此时通过电阻A的电流是0.4A;(2)由图可知,二者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阻A的电流是0.3A时,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B的电流也是0.3A,由图可知,此时电阻B两端的电压是3.0V。7.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灯泡、的电阻均保持不变,且灯泡的电阻为5Ω。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随后断开开关,调整电流表接线柱后,同时闭合开关和时,电流表指针也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开关和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答案】 0.2 4【解析】由图甲可知,当只闭合开关时,灯泡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当同时闭合开关和时,灯泡、接入电路且两者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所以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之和,又因为、的大小都如图乙所示,可能为0.2A或1A,又因为,所以,。当同时闭合开关和时,灯泡、接入电路且两者并联且电压表测的是灯泡两端电压,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因为灯泡的电阻为5Ω,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灯泡两端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为4V。三、综合计算题(18分)1. (8分)如图是一款摄像机自主启动装置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12V,RP是红外线探测电阻,R是定值电阻,阻值为8Ω。当R两端的电压达到8V时,摄像机自主启动拍摄。求:(1)电路中的电流;(2)RP的阻值。【答案】(1)1A;(2)4Ω【解析】(1)根据得,电路中的电流(2)两端的电压的阻值答:(1)电路中的电流是1A;(2)RP的阻值是4Ω。2.(10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12V 6W”的字样,其电阻不随温度变化,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1)小灯泡L的电阻;(2)电阻R的阻值.【答案】(1)24Ω;(2)40Ω【解析】(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其电阻为(2)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和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由功率公式可知小灯炮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干路电流应大于0.5A,则图乙所示电流表最大量程应为3A,故读数为0.8A,则通过R的电流为则R的电阻为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 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学习目标自学知识点梳理考点例题精讲对点演练解题方法归纳课时减负课外小测验科学精神与担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2024人教版9年物理全册同步学讲练测学案(全国通用)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专题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 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阅读本节课教材,参考教材完成教师给出的知识点问题的填空:知识点1.复习几个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1)电流的规律:_____;(2)电压的规律: 。2.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1)电流的规律: ;(2)电压的规律:_____。3. 欧姆定律的公式:_____;两个变形式_____、_____。知识点2.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_____.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_____.(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_____,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_____.(3)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_____变化,干路电流_____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_____.(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_____,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_____.(5)串联电路分压规律:串联电路电流是一定的:即:I=I1=I2由欧姆定律可知:有;则有;== ==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之比等于_____.(6)并联电路分流规律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即:U=U1=U2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_____比.考点1.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应用【例题1】(2023安徽)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闭合开关,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a端,电压表示数为;将切换到b端,电压表示数为1.5V,则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演练1】(2022甘肃金昌)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闭合开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4V 2Ω B. 5V 1Ω C. 4V 1Ω D. 2V 2Ω【演练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 1=1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则R 2的阻值是______Ω。1.记忆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表格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 I=I1=I2 I=I1+I2电压 U=U1+U2 U=U1=U2电阻 R总=R1+R2分压或分流2.串并联电路计算题的解题基本策略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维,并关注应注意的几点:(1)对于单个导体在电路中工作的问题,只要把精力放在找这个导体的两端电压U,流经电流I,导体电阻R。各量均用国际单位,根据欧姆定律列出方程:I=U/R,所求量在该方程中解出即可。(2)对于两个导体串联时,分别找出每个导体对应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如:对于导体A,电阻R1,两端电压U1,流经电流I1,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1=U 1/R1;对于导体B,电阻R2,两端电压U2,流经电流I2,这三个量满足欧姆定律:I2=U2/R2。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将上面两方程联系起来。比如:①串联电路两导体流经电流相等,也就是I1=I2=I(I是串联电路总电流),这样得到U 1/R1=U2/R2=U/R(U是串联电路总电压,R为总电阻),题中待求的物理量就在这个方程中,解方程即可!②串联电路两导体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也就是U1+U2=U,这样将U1=I1R1,U2=I2R2代入得I1R1+I2R2=U,解这个方程可得所要求的量。(3)对于两个导体并联时,分别找到两个支路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再看看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如:对于第一个支路,流经电流I1,电阻R1,两端电压U1,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1=U1/R1;对于第二个支路,流经电流I2,电阻R2,两端电压U2,也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2=U2/R2。对于整个电路找总电流I,总电压U,总电阻R。再用欧姆定律联系起来建方程:I=U/R。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之特点,将以上方程联系起来会得到新的方程,所求的量就在新的方程之中。如:①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1+I2=I②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U1=U2=U③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特点:1/R1+1/R2=1/R我们初中阶段在计算类问题中,只研讨两个电阻的串联或并联。对于电路中可能会有3个或4个电阻,这样的电路一定会有开关作用,根据开关的关闭和打开情况,有的电阻被短路掉,有的电阻处于断路状态,这时电路中会出现只有一个导体工作,还会出现只有两个导体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有的问题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情况,看变阻器是否接入电路之中。总之,我们只要把(1)(2)(3)解读思路弄清晰,初中阶段课标要求的电路计算应用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一、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3V,。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的电流为0.6A B. 的电阻为25ΩC. 两端的电压为3V D. 两端的电压为2.5V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 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2 B. 2∶1C. 1∶3 D. 3∶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保持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A. 20Ω B. 30Ω C. 45Ω D. 50Ω4. 如图,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V1、V2为实验室用电压表(接线柱上标有“﹣”、“3”、“15”),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使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与V2示数之比为1:5B.通过两电阻电流之比4:1C.R0与 R1两端电压之比为1:5D.R0与 R1的阻值之比为1:45. (2022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R0的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Ω,a、b为滑动变阻器两个端点。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滑片移动到a端,电路仍能正常工作B. 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A1示数为0.3AC. 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电流表A2示数变大D. 滑片移动到中点时,电流表A1与A2示数比为2∶1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14个空,每空3分,共52分)1. 如图所示电路中,a、b、c分别是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R1=10Ω,R2=20Ω,电源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S。当电表a、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时,电表a的示数为______A;当电表a、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电表b的示数为_______V。2. (2022黑龙江龙东)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若开关、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示数之比为5∶2,则、电阻之比为______;若开关闭合、断开,两表均为电流表,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3. (2022广西桂林)在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小桂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为滑动变阻器,、为定值电阻,且,。闭合开关前,应将的滑片移动至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将滑片移至某点固定不动,当开关由点切换到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电流表示数变化了,则______。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将滑片P从a点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阻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U=_____ V。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A。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 1=1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5A,则R 2的阻值是______Ω。6. 如图是电阻A和B的I—U图像。若把二者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0.2A时,通过电阻A的电流是_______A,若把二者串联后接入某电路,当通过电阻A的电流为0.3A,电阻B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7.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灯泡、的电阻均保持不变,且灯泡的电阻为5Ω。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随后断开开关,调整电流表接线柱后,同时闭合开关和时,电流表指针也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开关和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三、综合计算题(18分)1. (8分)如图是一款摄像机自主启动装置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12V,RP是红外线探测电阻,R是定值电阻,阻值为8Ω。当R两端的电压达到8V时,摄像机自主启动拍摄。求:(1)电路中的电流;(2)RP的阻值。2.(10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12V 6W”的字样,其电阻不随温度变化,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1)小灯泡L的电阻;(2)电阻R的阻值.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 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学习目标自学知识点梳理考点例题精讲对点演练解题方法归纳课时减负课外小测验科学精神与担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原卷版) .doc 专题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