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会更加关注国家发展,会更加关注民族之复兴,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2、道德修养:知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3、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理解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4、健全人格: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5、责任意识:在感受社会生活的同时,我们的“感受”也越来也丰富、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0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04.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有哪些?03.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表现02.社会关系的类型05.自主学习新知导入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呢?这些活动哪些是社会活动,你有何感悟?感受社会生活01暑 假 生 活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去的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1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生活的特点)运用你的经验李铭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的?参与社会生活获得了哪些感受?亲身体验中学生小明发现创建文明城活动中,居住小区进行了改造,铺设了沥青路面 、多了健身器材,小区还多了一块孩子们活动的小广场,面貌焕然一新。网络信息小明和父母看电视时,看到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十六乘组奔赴苍穹,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服务社会小明组织本小区的五位同学每天定时协助社区阿姨对小区健身器进行消毒。李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关注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李明和同学们一道参观了新农村建设和乡镇企业。社会调查新知讲解1.社会生活的特点与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些?特点:丰富多彩方式:日常观察、与人交流、社会服务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旅游、购物、阅读报纸杂志、浏览网页、电视、电影等媒体、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观看视频,说说你还知道最近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社会时事热点事件呢?了解这些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意义?6月18日晚,广东工业大学在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一级联赛(CUBAL)全国总决赛中,以87:83逆转清华大学,夺得队史首个总冠军。2023年,5月14日凌晨,海珠区宝岗西后横街一民房发生火灾,致5人死亡。据“广州海珠发布”消息,火灾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为电动车电池入室充电起火所致。2023年3月14日 2023年3月14日,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头铺村一栋出租屋突发起火,大火导致2人死亡,附近10余辆电动车被烧毁。经初步了解,起火原因为电动车短路引发火灾。 2023年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白沙镇一鞋店起火,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过初步调查,火灾系电动车充电自燃导致。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关注社区治理,献计献策关心国家发展,或自豪,或分忧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身体的成长2. 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P4)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①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个人)②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社区)③ 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国家)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社会经验形 成积 累增 长本领才干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0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思考:人和社会的关系如何?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①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场景 我是……(身份)在家里在村里(小区)在学校在社会在国家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村民、业主、邻居学生、同学、舍友、同桌、班干部、广播员、……乘客、游客、消费者、志愿者……公民、建设者……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说一说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①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同一个人身份不同,从它说起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2、社会关系的类型(1)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父母(2)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邻居、同乡(3)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我跟以下人员的关系妈妈交警校长二舅村长司机医生学习委员环卫工人隔壁小花同学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考考你1.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小雅既是蓉蓉的同学,也是蓉蓉的表姐。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她们的关系属于A.业缘关系与血缘关系B.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C.地缘关系与法律关系D.业缘关系与地缘关系A课堂练习2.“一个人要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这句话告诉我们A.人类社会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B.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D.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共同体B3.学生小明针对学校附近出现小摊贩这一问题做了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反映给当地行政部门。小明的做法告诉我们A.社会生活都是绚丽多彩的B.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C.要关注社会治理,并积极献计献策D.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关注社会治理上C4.2022 年9月23 日,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在中国天府农博园盛大开幕。中学生小王在网络上看到这则新闻报道后毫不犹豫地点赞关注,认真观看完精彩的开幕式后,小王非常激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感到自豪。这说明A.我们的社会生活只在农业上绚丽多彩B.我们应主动认识社会和关心国家发展C.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都是一成不变的D.社会发展与青少年学生没有任何关系B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意义1.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绚丽多彩1.1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4.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地缘,业缘关系课堂总结板书设计1.1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二、我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一员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作业布置完成本课相应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练习选择题1.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也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奋斗③我们就能选择了正确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我们就能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就能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啦!本次授课由神舟十四乘组的陈冬、刘洋、蔡旭哲担任太空教师。小敏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这表明(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B.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时事政治来了解社会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3.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治世出贤臣,末世出小人,乱世出英雄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4.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下面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③我和邻居李阿姨是业缘关系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不正确的是( )A.“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血缘关系B.“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地缘关系C.“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业缘关系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业缘关系6.截至2022年8月26日8时30分,经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重庆市北碚区与壁山区交界火场明火全部扑灭。从“火焰蓝”到“橄榄绿”,从摩托大军、徒步大军到热心商户……一场场蹈火出征,一次次爱心接力,一趟趟运送救援物资……扑灭川渝山火,各路救援力量集结。这说明( )①美好社会生活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②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③服务社会需要爱岗敬业,掌握过硬的本领④志愿服务给人以精神上的关怀,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治理雾霾,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政府出台淘汰产能落后企业等措施,每一位公民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这说明(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②每个人都可以为维护公共利益尽一份力量③维护公共利益要看自己的心情 ④空气污染与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相关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当今社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我们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就是( )①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的精神 ②队员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一团和气③本着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行动 ④团队内部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9.小明转学到新学校不久,就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结合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小明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她把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员,以主人翁态度对待集体B.她想出风头,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表现。C.她对维护集体荣誉的认识不足D.她无所事事,完全是出于好玩10.2023年1月1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时指出,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由此可见( )A.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D.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简答题1.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一名大学生在演讲中说道:“身处的环境不同,我们所处的社会群体自然就不同。在家里,我们是子女,面对的是父母;在学校,我们是学生,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在单位,我们是员工,面对的是同事和客户;在路上,我们是行人,面对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我们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身在其中。所以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与社会零距离”2.某校上下学期间,车辆逆向行驶、乱停造成交通拥堵。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拟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交通秩序维护,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家长和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老师为什么要做出上述提醒?参考答案选择题1-5 ABCBC 6-10ACCAB简答题1.(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①我们应与更多的人打交道,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②我们应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我们应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2.(1)①家长的观点是错的。首先,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参与交通秩序维护是维护规则和秩序的具体行动。再次,同违法行为做斗争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敢于依法维护正当利益(弘扬法治精神)。②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志愿者的劝说属于他律,大家自觉遵守属于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2)①知法才能更好的护法(学法的意义角度)。劝说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首先需要了解交通法规,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劝说才能具有法律依据,才具有说服力。②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礼貌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尊重他人和以礼待人,有助于理解与沟通,增强劝说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课题 1.1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本场域,以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责任奉献和家国情怀为主题,设计4个单元。而该框是第一单元第一框,是社会生活的开篇内容,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为兴趣点,旨在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二是讲清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亲社会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以积极人世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人生价值;三是通过点拨社会关系的产生与分类,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明确自身应肩负的使命,努力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该框是引导学生亲社会责任情感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启下”的基础,对本册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会更加关注国家发展,会更加关注民族之复兴,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2、道德修养:知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3、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理解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4、健全人格: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5、责任意识:在感受社会生活的同时,我们的“感受”也越来也丰富、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难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前预习题目:1.我们了解社会的方式有哪些?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3.社会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积极意义?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5.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哪几类?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课件播放视频“多样假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呢?这些活动哪些是社会活动,你有何感悟? 自主预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课件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讲授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请同学们分享暑假做的最有趣的事情,去的有趣的地方。引导: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生活的特点)课件展示运用你的经验,请同学们说说李铭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的?参与社会生活获得了哪些感受?教师讲解社会生活的特点与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些?课件播放视频“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还知道最近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社会时事热点事件呢?了解这些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意义?教师分享最近社会上发生的时事热点,讲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教师讲解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课件展示马克思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教师讲解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课件展示个人与社会直观图,教师讲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提问:你知道有哪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呢?课件展示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身份,请同学们说说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教师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师讲解社会中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请同学们完成课堂小练习,说说你与下列这些人的关系是什么。课堂练习 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青少年在家里的身份是(A)A.子女 B.学生 C.公民 D.居民2.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D)A.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3.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远存在于大海之中。这个比喻说明(A)①人总是生活于社会群体之中②个人离开社会,照样可以生活③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舞台④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课堂小结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我与社会 练习.doc 1.1我与社会 课件.pptx 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doc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mp4 多样的假日生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