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精品单元测试卷系列人教新课标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卷一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魂兮,归来!”2014年6月12日上午,伴随着悲壮的安魂曲,24个中国抗日远征军将士的骨灰罐被依次安葬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见图一)。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军遗骨归国活动。2014年是滇西抗战胜利和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70周年。图二为墓园的大门口,是一面巨大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面镌刻着103141位远征军将士的名字。据此回答1-3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图一 图二1.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时间是( ) A.1931年-1937年 B.1937年-1945年C.1939年-1945年 D.1942年-1945年2.下列事件是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直接原因是( ) A.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国模空前扩大 C.1943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1942年夏天,希特勒发动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战役3.以上材料表明( ) A.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B.中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C.中国积极抗战是二战胜利的最主要因素D.二战中的中国战场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4.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B.发表《新纪元》一文,歌颂十月革命C.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6.一位老战士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7.近代以来,上海始终处于中国发展的前沿。她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迁。以下内容与上海有关的是( )D21教育网①辛亥革命的开始 ②五四运动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红军长征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8.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9.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10.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的产物B.蒋介石担任校长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毛泽东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1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12.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法西斯政权的建立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3.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此前一天的夜晚,北平爆发( )21·cn·jy·comA.百日维新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14.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www.21-cn-jy.com序号事件时间作用①卢沟桥抗战1937年7月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②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③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天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④百团大战1940年8月开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A.① B.② C.③ D.④15.“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2·1·c·n·j·yA.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6.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17.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讨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18.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B.北平和平解放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国民党政权垮台19.1938年9月,张伯伦回到伦敦,挥舞着文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签定这一文件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20.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可以判断他进行历史学习的主题是( )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战争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以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中,某些画线部分存在错误,请判断并予以更正(有几处写几处,2分)。www-2-1-cnjy-com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卡片历史背景:德、意、日同盟国(A)和英、法、俄协约国(B)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矛盾日趋势激化。导 火 线:萨拉热窝事件(C)起止时间:1916—1918年(D)“绞肉机”似的战役:马恩河战役(E)结 果:协约国集团胜利(F)材料二:2015年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将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占用邪恶的战争。 21*cnjy*com(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西斯的“邪恶”表现。(2分)(3)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用两例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三: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出处:21教育名师】(4)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8月15日,日本宣布参加协约国······在一场欧洲战争中,自身的最高利益何在,日本有他自己的打算······‘日本将从这场战争中渔利,主宰中国’,事实证明,确如所述······”——节选自芭芭拉·W.塔奇曼的《八月炮火》【版权所有:21教育】材料二:帝国主义的入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下图是1850-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请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3分)(2)对于材料一中所述的“事实证明,确如所述”,请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3分)(3)观察上图,在A、B两个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根据材料二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 ▲ 周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小明同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他在图书馆查阅到五四运动爆发当年上海出版的一份《新申报》,还收集了一些五四运动的口号: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和约签字。(1)请将材料一中的空格补充完整,仔细阅读报纸中的新闻报道,请写出当时该运动的中心在哪里?主力是哪些人?(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材料一中的斗争口号,哪些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初步实现(填写序号)?请运用史实加以证明。(5分)材料二:在近代,西方列强之所以不能灭亡中国,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3)请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2个重要战役,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4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2-1-c-n-j-y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二:“109年(1840 -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赶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复兴之路》解说词(1)在材料一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最后把中国推向“深渊”的是什么侵略战争?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资产阶级发动的哪些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3分)21*cnjy*com(2)材料二中“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写出其中2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而牺牲的民族英雄。(4分)(3)“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该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的摸索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3分)(4)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来源:21cnj*y.co*m】材料二:见以下图片资料。 图一 图二(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与毛泽东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3分)(2)后来重新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该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3分)(3)请写出材料二两幅图片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2分)。(4)从材料二种的图一到图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DCBABDCAAD11121314151617181920CCDADBBDCC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