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目的是A.称霸世界 B. 征服其它国家和民族 C. 掠夺财富 D.重新瓜分殖民地2.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的命运C.打到了帝国主义 D. 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使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会议4.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A.原因 B.特征 C.性质 D.结果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A.三国同盟建立 B.三国协约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6.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是A.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模式7. 从孙中山、凯末尔、甘地的革命斗争历程看,被殖民和奴役的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首先要做到( )A、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 B、与本国的旧政府进行斗争C、合理利用宗教进行斗争 D、赶走本国的殖民势力8. 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9.以下哪个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胡适 B.李大钊 C.辜鸿铭 D.鲁迅1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爱国的青年学生分别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这两次运动认识正确的有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无产阶级都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 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11.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时期( ) ①军阀割据混战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人民思想解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2.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有①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 ②改组内阁③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 ④开展护国运动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13.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史实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有①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学”的口号 ②领导五四运动,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③参加北伐战争,推动国民国民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结束十年内战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14.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①《新青年》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戊戌六君子 ④孙中山办公处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15.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图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 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D.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16. 与中共一大比较,中共二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提出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出现民主集中制原则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7.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变化,说明革命党人( )①摈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排斥其他少数民族③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④视中华民族为一个整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8.文字改革是土耳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拉丁字母的作用是( )①简单易学,有助于提高人民的识字率;②方便人们学习掌握本族语言;③为保存和继承民族文化创造了条件;④解放了妇女,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探索有①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实行新经济政策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20.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到: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在经济上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使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13年英、德、法、美工业产量、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排名表项目英德法美工业产量所占位置排名3241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排名1415材料二:“一战”相关数据统计表持续时间参战国数战争范围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4年30多个14个国家约15亿3000多万3000多亿美元材料三:“一战”时,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先进武器均运用于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材料四:列宁曾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结合材料一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2分)“一战”中首次使用的大量新式武器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综合材料二、三,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宁所说的体系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6分)22.(9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右图。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三例。选择其中一个事例说明它产生的社会影响。(5分)(2)有人说“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3)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社等自由;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3分)(2)材料二提到的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2分)(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6分)(4)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2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他以压倒优势胜出。……(他)目光远大,讲求实际,勇于创新。他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把美国从危机的深渊中解救出来。”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某总统就职演说(1)(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在就职前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该事件的实质是什么?(4分)(2)这位总统“奉命于危难之间”他上台后,推行“新政”,该“新政”有何特点?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3)他的“新政”产生了什么积极效果?还有什么局限性?(4分)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临国保持着和睦关系……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要刮目相看的大国了。”请思考:1918年的土耳其为什么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 20年后欧洲为什么要对土耳其“刮目相看”了?(4分)材料二:“圣雄“甘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2)材料二中的人物和巡洋舰分别领导或见证了各自国家的一段革命(斗争)史。请比较两者有何异同。(6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结合一、二两题,谈谈你对国家“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2分)答案12345678910DDBCCADCCB11121314151617181920DABCBDBAAC选择题(2*20)非选择题21.(12分)(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成果应应用于生产、生活,造福人类。(2分)(3)凡尔赛体系。(2分)该体系暂时调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2分)但列强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反而由于分赃不均,使矛盾激化、加深,所以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无法长期维持下去。(2分)22.(9分)(1)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或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2)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分)(3)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分)23.(15分)(1)三民主义。(2分)创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3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资产阶级宪法性质(1分)(3)A.观点①正确。(1分)主要是以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1分)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1分)建立了中华民国;(1分)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1分);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分)或B.观点②正确。(1分)主要理由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分)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1分)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基础,(1分)列强在华势力依旧;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分)根本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或C.观点③正确。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理由见A(3分)说它又是失败了的,主要是从它没有完成其历史任务这一方面而论的。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3分)(4)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2分)24.(12分)(1)世界经济危机 (2分) 生产相对过剩(2分)(2)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 限制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产主补偿。(帮助农民减少产量以提高价格)(2分)(3)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2分) 25.(12分)(1)1918年的土耳其,外受列强侵略,内部起义不断,国力很弱。所以“一败涂地、一塌糊涂”。(2分)20年后,经过凯末尔实行的改革措施,土耳其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与苏联、日本、德国并列的现代文明国家。所以令人“刮目相看”。(2分)(2)名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俄国的十月革命。两者相同点有:都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富强;都充分发挥了人民困难群众的作用;都离不开杰出人物的领导指挥。(2点即可)。不同点:A、斗争方式不同:印度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俄国采用武装起义方式;B、斗争对象不同:印度反抗的是英国殖民统治,俄国反抗的是本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走上的道路不同:印度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却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方面即可,6分)(3)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来决定发展的道路;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