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转基因产品安全性、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禁止生物武器(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转基因产品安全性、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禁止生物武器(无答案)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转基因产品安全性、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禁止生物武器
一、你从教材上找到的关键性语句:
(一)、转基因成果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1.微生物方面
(1)优点: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
(2)成果
①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②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2.转基因动物方面
(1)培育了一批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2)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3.转基因植物方面
(1)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2)种植最多的转基因作物是大豆和玉米,其次是棉花和油菜。
(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关注焦点 态度 理由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不安全 (1)担心安全性检测 不全面。 (2)担心出现滞后效应,合成出有潜在毒性 的蛋白质。 (3)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 。 (3)担心出现营养成分 改变。
安全 (1)转基因食品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测。 (2)仅极少数中出现了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并已被科学家销毁了。 (3)至今未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 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 医药和农牧业生产 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正视 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利用法规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4.增强科学家的法律意识 ,提高科学家的科学研究道德水平 。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人们对待转基因产品的态度,其中包含有复杂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 背景。
(四)、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观点 理由
不赞成 ①生殖性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②生殖性克隆人“有违人类尊严”。 ③生殖性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④克隆技术尚不成熟。
赞成 生殖性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就应该允许研究克隆人。
(五)、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1)坚决反对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2)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六)、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问题
观点 理由
不符合伦 理道德 ①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 ②早期的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③有人会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来设计婴儿 性别 等。
符合伦理 道德 ①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办法之一。 ②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③脐带血乃试管婴儿的“身外之物”。
中国政府观点 中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七)、三个不同层次的克隆
(1)分子水平:一般指DNA克隆,即DNA复制,如PCR技术。
(2)细胞水平:是指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形成一个细胞群体的过程,如动物细胞培养。
(3)个体水平:是指形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的过程,如扦插、嫁接等。
(八)、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比较:
项目 设计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
技术手段 胚胎移植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这一环节 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实践应用 用于白血病、贫血病等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等 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联系 二者都是体外受精,体外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再进行胚胎移植,生殖方式都为有性
、生物武器
1.种类:
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如天花病毒、波特淋菌、霍乱弧菌和炭疽杆菌等。
2.特点: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
3.散布途径: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4.危害
(1)致病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器工厂,曾用数千名中国人做实验,还曾在中国20多个地区使用了细菌武器,造成了几十万老百姓死亡。日本战败投降时,侵华日军又一次把培养的细菌释放出来,在我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
(2)病毒:如天花病毒,在年轻人普遍都没有接种天花疫苗的情况下,若有人用天花病毒或某些动物的痘病毒作为生物武器,后果将不堪设想。
(3)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各种新型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是人类从未接触过的致病菌,可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5.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1972年4月,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并于1975年3月生效。1984年11月,我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我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3)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二、判断训练:
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在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
转基因抗虫植物也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农药。(  )
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
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转基因成果。(  )
转基因生物引发了人们在转基因食物安全等方面的激烈争论。(  )
某些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
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不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 )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争论重点发生在转基因食品等方面。( )
克隆人的过程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生殖性克隆人的成功率很高。(  )
对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中国政府坚持“四不”原则。(  )
试管婴儿主要运用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
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技术没有什么不同。(  )
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的区别在于前者面临伦理问题,后者不会面临伦理问题。( )
设计试管婴儿性别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背伦理道德。( )
生物武器可能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或被带菌昆虫叮咬等侵入人体。(  )
我们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是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
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 )
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
三、边练边讲
练习1:转基因产品安全性
1、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使作物的其他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已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基因污染难以清除
3、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以下各项中支持此观点的是(  )
A.转基因作物能使贫穷国家的亿万人口摆脱饥饿,同时还能减少使用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
B.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组成的
C.对转入了苏云金杆菌基因的西红柿进行毒性分析表明,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D.帝王蝶的幼虫在吃了某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沾染过的牛奶草叶子后,近一半的个体死亡,幸存的也不能正常发育
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多选)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E.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F.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G.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H.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5、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列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
A.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
B.只要有证据表明某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C.由于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
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讲解1:转基因产品安全性
1.转基因产品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可能产生新病原微生物和新的过敏原; (2)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3)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4)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5)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基因污染
(1)实质: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导致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和污染,能扩散并可通过繁殖而遗传下去。
(2)基因污染可能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①附近生长的相关野生植物被转基因作物受粉;
②邻近农田的非转基因作物被转基因作物受粉;
③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作物;
④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
练习2: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1、克隆羊“多莉”的问世,很快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其中关于“治疗性克隆”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过程A表示____________,是目前实现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操作是应用患者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由①__________细胞提供细胞质,进行人工重组。
(2)经过程B得到的结构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是胚胎干细胞。
(3)“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具有________。
(4)如果进行生殖性克隆,则不需要进行定向诱导,但必须进行________,使得胚胎能正常发育成完整个体。
(5)对于“治疗性克隆”仍然存在许多争论,有一男子患有白血病,后经医生利用其出生时保留的脐带血进行治疗后康复,你认为这种做法符合伦理道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项是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  )
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克隆人
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克隆技术的不足
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D.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3、“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子取出在体外完成受精,并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①上图所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期。
②A试管婴儿、B试管苗、C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的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诞生的“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是前者(  )
A.根据愿望设计婴儿的性别 B.根据愿望生育一个婴儿
C.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 D.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器官
讲解2: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1.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的过程
2.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比较
项目 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
不同点 概念 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组织或器官,用于治疗性移植的克隆性技术 指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的克隆性技术
目的 治疗人类疾病 繁殖新个体
操作水平 细胞、组织或器官水平 个体水平
相同点 都属于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不变
3.克隆动物、试管动物与转基因动物的比较
项目 克隆动物 试管动物 转基因动物
概念 用核移植的方法获得的动物 用体外受精的方法获得的动物 由被转入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动物
技术 核移植 体外受精 基因工程
遗传 特性 主要与供核个体相同 具备双亲的遗传性状 具备原受精卵及被转入的目的基因两方的遗传特性
相同点 三者均涉及胚胎移植等技术,且移植所选胚胎大多是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
4.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比较
(1)图示过程中①②③是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①②④⑤是设计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
(2)设计试管婴儿比试管婴儿多了胚胎移植前的“遗传学诊断”或“基因诊断”。
(3)试管婴儿主要是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设计试管婴儿主要用于白血病、致命贫血病等的治疗。
(4)相同点:都是体外受精,都要经过胚胎移植,都是有性生殖。
练习3:禁止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有(  )
①多数传染性强  ②污染面广③发病快 ④无色无味 ⑤难以防治 ⑥有一定的潜伏期 ⑦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 ⑧自然条件下的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
A.①②③⑦ B.①③⑤⑧ C.③④⑥⑦ D.①②⑤⑥
2、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
A.生物武器是造价昂贵,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
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
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3、若转基因技术被滥用,下列不可能成为恐怖组织的利用方式的是(  )
A.把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B.把改造后的炭疽杆菌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入人体内,使人具有免疫力C.把流感病毒基因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而其他人
却不易感染
D.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
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讲解3:禁止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与其他常规武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传播途径多;传播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部分具有潜伏期。
2.生物武器与常规武器的危害有什么本质差别?
作为生物武器的致病菌、病毒等本质上是生物,可进行大量的自我复制,具有传染性,危害程度难以估量;容易伤害普通公民。
3.生物武器侵入人体的四条途径
(1)吸入:生物武器污染空气,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
(2)误食:食用被生物武器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
(3)皮肤接触:生物武器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可以直接或间接经过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4)昆虫叮咬:人被带有生物武器的昆虫叮咬后,会因血液被污染而患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