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赋能助成长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读书赋能助成长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素材

资源简介

读书赋能助成长——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 读书赋能助成长 ·
对一个教师来说,教学容易,写作难,常常是做了说不出来,写不下来。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找到写作的密码。于老师的书中或许就有这样的密码,让我试着去寻觅吧
我阅读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于老师对教育教学感悟,对同行教师亲切中肯的建议,对学生的尊重、了解与爱,令人赞叹!作为一名老师,想让一些学生喜欢你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你很难。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下面是我通过阅读此书获得的启示。
一、做"甘草”
至圣先师孔子有五大美德,叫作“温、良、恭、俭、让”。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居五大美德之首。“温”是所有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期盼、像甘草一样对学生温和宽厚,真心爱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吗?为师者对学生要温和、亲切,但一味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一味严厉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严而有爱,严而有方,在二者之间把握一个"度",这就是调和。“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
二、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你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桩小事等,就是这"一堆近乎琐碎的"喜欢学生的行为",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三、童心不泯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张光鉴曾说:“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于老师把童心不泯总结为几点: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二是"孩子气";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正是这不泯的童心,于老师才能和学生想在一块、乐在一块,课堂上他带孩子表演小品,让孩子们爆笑,让学生感觉他就是一位知心朋友。课后游戏,他站到学生中间,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大扫除任务,他也主动去班长那里领任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俨然是一个孩子,让孩子特别愿意亲近他。
四、行无言之教
"无言之教"指的是"身教"为重,"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身教"无痕,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效果不彰。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
五、学会正确激励学生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激励的作用大,它的确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但激励是大有讲究的,激励要动情、激励要及时、激励要当众、激励要重复。
阅读这本书,犹如一缕温暖的春风沁入心田,文字之间都是于职业、于学生、于同行的爱。于永正老师的教育智慧就是在他的爱与行中总结出来的。读着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得到了洗涤。他的育人之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