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读书赋能:读钱梦龙《教师的价值》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读书赋能:读钱梦龙《教师的价值》 素材

资源简介

读书赋能:读钱梦龙《教师的价值》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飞翔
——我读书的追求和目标
很久没有这样安静地读书了,正值寒假,假期的宁静,带给我无限的享受。利用假期我网购了钱老的《教师的价值》一书,,开始了我寒假的读书生活。
《教师的价值》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之合集,讲述了自己对教育、对人生、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钱老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让年轻的同行们也能在不断的求索中获得一份精神的愉悦,从而快快乐乐生活、快快乐乐教书,实现自身的价值。
钱老是教育界的前辈和专家,是我仰视的大师。此时我安静地坐着,阅读钱老隽永、睿智、温润的文字,在这里,我不仅读到了最好的语文教法,还读到了最美的人生。我感受到了他是一位可敬的长者,可爱幽默的朋友。更为惊喜的是,我在书中读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检查了自己、激励了自己。钱老的文字如潺潺的清泉,流过我近乎干涸的心间;钱老的教学历程似传奇一样,撩动了我对教学的渴望。
一边读书一边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甚至有些激动,这是我读钱老著述时的真实状态。阅读中,我时而安静,时而兴奋,甚而至于拍案叫绝。我竟至于有些跃跃欲试,竟至于有些迫不及待。但是读书需要静心,我该先让自己沉下来“读得入”,而后才能轻盈地“读得出”。我要对隽永的文字作梳理,对精彩的课堂作回放,让生动的课堂烙在我心里,成为最美的影像。
大道至简,钱老的语文教法用“三主”两个字来精要概括,这两个字包含着无比丰厚的意蕴。“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通过阅读钱老的著述,我读出一位教学大家内心的温情来,“三主”不是冷冰冰纯技术,是心怀学生的热心肠,表现为钱老对学生的关爱,对讲台的挚爱,对教育的热爱。
在读钱老的著述前,“三主”的说法我能脱口而出,可是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或许只是把它们当作口号了。用心读完钱老的著述,我才发现有不少的误读,比如,“学生为主体”,以前我以为仅仅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自己去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可是怎样让学生成为主体 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却没有任何的思考和准备。教学实践中,课堂虽然开始热热闹闹,但是最终冷冷清清,接下来不可避免的便是学生的质疑和不信任,甚至师生之间的隔膜。我变得困惑起来,怀疑起“三主”的理念来。认真读完钱老关于“三主”的来源、思考和解读后,我发现自己理解的肤浅和粗陋。 其实“学生为主体”前提是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导引他们走对路,不走歧路。首先老师要对线路、走法和风景的熟悉,以此为基础去引导他们,才能让他们自主畅快地漫步、跋涉在语文美好的风景中,自主地去欣赏、吸收、感悟。
对于“训练为主线”,我曾认为就是题海战术吗,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训练,这其实也是一个大大的误解。其实,钱老定义的训练是语文的读写,而非“死去活来”地做题。语文课不扎扎实实的阅读,不老老实实地写作,那怎么能提高读写能力呢?通过阅读去感悟去思考,通过写去抒发去表达,这不是语文课必要的日常吗?历史何尝不是呢?历史是叙事,是由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构成的,教会学生怎样读历史书?怎样感受历史,怎样反思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我们历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误读,是否有太多的功利心,在教学上太急功近利?是否脱离学生,高高在上,没有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对话?是否在浮躁的心态下少了责任心和职业精神?和学生对话历史,分享历史,体验历史的价值和内涵,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钱老的“三主”语文教学法,来自于他如传奇一样的教学生涯,来自于他充盈着鲜活生命力的教学课堂,来自于他阅读写作的深厚积累,来自于他善良热忱、平淡天真的内心,更来自于他对学生超越“常人之爱”的“教师之爱”。
静读钱老的著作,我看到了我心一直向往之的桃花源,它就在前面,我看到了两岸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看到了“怡然自得”的生活图景。以前也许是自己的偏执,自己的孤陋,不愿沿溪行,溯流探源,去寻找语文教学的真谛。钱老的睿智、隽永的文字,让我相信:语文绝美的风景永远是在的。
钱老用自身的经历,见证了教师的价值所在。尤喜钱老的教学片断,喜欢读他对教书点滴的记录,喜欢这位教学大家的初心。下边是我喜欢的文字的摘录,越读便越觉得是那么的温润和启人心智。
关于读书时感受到的“教师之爱”:“······我才真正感受到武老师对一名‘差生’的爱像母爱一样伟大、无私。这种不同于‘常人之爱’的‘教师之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怎样鼓励学生自己‘读’文章。为此,每教一篇文章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怎样去教。”
“我在教学中喜欢用这种迂回的手法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要‘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曲问’。”
“教学效率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成正比,学生一旦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全身心进入了角色,那么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学习潜力有可能以出人意料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完成平时看来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
三主理念的精要论述让人豁然开朗:“‘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归宿于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生动活波的训练过程。”《教师的价值》在于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享受这个过程是关键。
广泛阅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史,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发育史。感动于这些文字,心里兴起的感受,不仅是欣赏,更是仰慕,甚至是读之恨晚的遗憾。阅读完成后,我该安静地“从书中走出”,梳理、总结、反思,带着收获,怀着憧憬走上我的讲台。
期盼着: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