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13.1物体的内能1.根据分子动理论描述的微观特征,初步了解内能的概念。2.知道用温度变化判断内能的变化。3.通过生活实例和小实验,知道改变内能的途径。4.了解热传递的三种形式。5.了解“热量”的概念,能在生活和相关的物理活动中正确使用其术语。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呢 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观察思考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疾驰的汽车高举的重锤拉开的弓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简称焦用字母 J 表示1·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具有内能的物体?2· 生活中有不具有内能的物体吗?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比较谁的内能大?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即学即练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改正错误说法。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即学即练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一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D即学即练3· 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有水.甲杯中水的质量为200g、温度为30℃,乙杯中水的质量为300g、温度为30℃,丙杯中水的质量为300g、温度为60℃,则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丙甲二、改变内能的方式一杯热水放置5分钟,温度降低,内能如何变化?夏天一盆水被晒得烫手,内能如何变化?你认为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热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传递热传导:物体接触热对流:介质流动热辐射:电磁波冬天通过搓手使手暖和一些,内能如何变化?水蒸气对活塞做功后,有“白气”出现,说明水的内能如何变化?二、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你认为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即学即练1.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D即学即练2· 如图甲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如图乙中水温上升内能增大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增加做功热传递三、热量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叫热量。符号:Q单位:焦耳(J)说法:热量是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或“具有”!注意:热传递过程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即学即练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热量 B.熔点 C.内能 D.温度2.甲物体温度为20℃,乙物体温度为40℃,丙物体温度为10℃,则它们放出的热量( )A.甲最多 B.乙最多 C.丙最多 D.无法确定DD即学即练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C.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增大B课堂小结内能物体的内能热量定义、单位:焦耳内能改变的方式做功热传递定义、单位:焦耳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