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综合练习--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一、非选择题
1.某地区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以 为主,最高山顶高度在 米到 米之间。
(2)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峡谷漂流项目,选址 (①/②)更合适,改善乡村交通,整合旅游资源。计划在两个度假村丙和丁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③/④)中相对合理的是 。
(3)兴修水利水库a建成前,务必要做好 (甲/乙)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4)当地老百姓用山歌表达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和喜爱——“A河弯弯向 流,脱贫致富跟党走……”。
2.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将字母填入相应的地貌类型的括号里。
山峰( ) 、 山谷( )、 峭壁( ) 、 鞍部( )、 陡坡( )、 缓坡( )
(2)如果你要登上B处,请你在图中画出最佳的登山路线,并说出你选择这条路线的理由。
3.读下侧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图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
⑵图中 a、b、c、d 处,属于山谷的是 处。图示范围内最高峰的海拔高度范约 。
⑶小清河的流向大致呈 。小清河在图示范围内的落差最大不超过 米。
⑷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地形类型是 。
⑸该地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在0℃—15℃,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较少。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判断的理由是:
4.画出下面几种常用图例:国界 ;洲界 ;铁路 ;公路 ;运河 ;沙漠 .
5.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运用于工程土方运算、军事演习、野外定点探测、地质勘探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大阅兵全球瞩目,某镇中学地理学习 小组想利用比例尺、等高距等数据进行运算,下图是某地一张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图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哪点容易形成河流,写出判断的依据?
(2)根据图上信息判断该河流流向?
(3)图中最高点是哪一处?判断依据是什么?
(4)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B. ;E. 。
(5)如果要从B和D两处爬上山顶A,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判断的理由是 。
6.读等高线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海拔最高不超过________米。如果分别从D和H两个地方到达A,你认为哪条路容易?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周庄在李庄的________方向,图中穿过公路处的小河流向是________,若周庄到李庄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他们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3)如果a,b,c三条河流中有一条是假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7.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方向;两庄之间的图上水平距离是1.5厘米,实地水平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3)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坝址地点是________点。
(4)从周庄出发向A地登山,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登顶方案,说明理由并在图上画出路线。
8.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 和 不一样。
9.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3)如果A、C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米。
(4)图中A、B、C、D四点最适宜攀岩运动的是 ,最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是 。
10.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图使用的定向方法是_____;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是_________。
(2)图上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
(3)图上a处与b处比较,地势比较陡峭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在图上量得王庄到学校的距离是1.5厘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375 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11.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座山峰,________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________米以上。
(2)D处是________;F处是________。
(3)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4)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填定向法)。
(5)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________路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我国山西省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完成题目。
(1)请在甲图中画出发源于①地的河流。
(2)甲图中②③两地所示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为 、 。
(3)请指出甲图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4)请在乙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5)甲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
(6)图甲中a、b、c三个乡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哪一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13.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上图,A是________,D是________(填地形部位)。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________,等高距是________米。
(2)据图指出C处河流的大致流向及依据。C处河流与B处河流比较,哪一处河流的流速快?请说明理由。
(3)结合上图,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4.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2)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3)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4)在图中①②两条考察路线中,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 路线,坡度较陡 是路线。(填序号)
(5)甲、乙两处最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处。理由 。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的山体部位名称。
D C E F
(2)某中学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探险活动,现有BC、AC 两条登山线路,你应选那条?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山地 600 650
(2) ② ④
(3)甲
(4)东
【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较高,最高处在600米到650米之间,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以山地为主。
(2)读图可知,图中①处为山脊,②处为山谷,若重点开发峡谷漂流项目,应选址②更合适。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计划在两个度假村丙和丁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③和④中,相对合理的是④,理由是线路④与等高线平行,坡度缓和,地形平坦,易于施工。
(3)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位于a水库内,且海拔较低,乙位于a水库外;因此,兴修水利水库a建成前,务必要做好甲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4)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A河自西向东流。
2.(1) B E D A F C
(2)C。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省力又安全。
【详解】(1)B处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高为山峰。E处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D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A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部位,为鞍部。F处等高线密集为陡坡。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观察等高线地图,C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从C处爬山到B处,既节省体力,也比较安全。
3.⑴指向标定向法;
⑵C;200—210米;
⑶从西北流向东南;40米;
⑷西北高东南低;丘陵;
⑸亚热带季风气候。理由:(①1 月平均气温在 0℃---15℃,说明该地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且集中在夏季,有雨热同期特征,是季风气候,因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均可得分
【分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该图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该图采用的定向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
(2)读图可知,图中 a是山顶、b是山脊、c是山谷、d 是鞍部,属于山谷的是C处,图示范围内最高峰的海拔高度范约200—210米。
(3)读图可知,该图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平移指向标到河流上,可以判断出小清河的流向大致呈从西北流向东南。小清河在图示范围内的落差最大不超过40米。
(4)读图可知,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类型是丘陵。
(5)该地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在0℃—15℃,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较少。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理由:(①1 月平均气温在 0℃---15℃,说明该地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且集中在夏季,有雨热同期特征,是季风气候,因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均可得分。
4.
【详解】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常用图例: 国界 ;洲界 ;首都 ;铁路 ;公路 ;运河 ;沙漠 。
5.(1)D点;D点附近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2)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3)A;依据:A处是山峰,海拔在900米以上,海拔最高。
(4)鞍部;山地(山峰)。
(5)B;理由: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更缓,更容易爬山。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1)阅读地图,河流发源于山谷。A、E两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而且等高线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是山峰;B处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是鞍部;C处的等高线两边低,中间高,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山脊;D处的等高线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
(2)该图为普通地图,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D山谷处河流流向与山谷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3)阅读地图,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100米,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山峰海拔高。A山峰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E山峰的海拔在800--900米之间;所以图中最高点是A。
(4)读图可知,B处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是鞍部;E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而且等高线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是山峰。
(5)从B和D两处爬上山顶A,由于B处到A山顶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更容易爬到山顶。
6.(1)800;H;H点上去的路线(HA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东北;自东南向西北;2。
(3)a;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无法孕育河流。
【详解】(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图中A点的海拔最高不超过800米。H;H点上去的路线(HA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读,周庄在李庄的东北方向。图中穿过公路处的小河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若周庄到李庄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据图中比例尺计算可知,周庄到李庄的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
(3)a;读图可知,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河流大多发育于山谷。
7.(1)山顶 山脊 鞍部 山谷 陡崖
(2)东北 0.75
(3)D
(4)方案:从周庄出发沿A山北面山脊处登山。因为这里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适于爬山。 路线略。
【分析】此题考查等高线判读。
【详解】(1)A处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两边低,中间高,为山脊。C处两边为山脊,中间地势低,为鞍部。D处中间低,两边高,为山谷。E处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根据图中指向标所示,图中正右方为北方。所以周庄位于李庄的东北方向。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50000厘米×1.5=75000厘米=0.75千米。
(3)D位于口袋地形出口处,此处修水库,工程量小,蓄水量大。所以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坝址地点D处。
(4)登山路线需要坡度平缓。周庄经A山北面山脊到A山山顶一线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适于爬山。可在此修建的登山线路。
8. 范围大小 内容详略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不一样。
9. 300 西北 500 D B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因此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200米=300米。
(2)图中没有经纬网,没有指向标,根据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即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据此可知,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
(3)依据给定的比例尺可知,图上的2.5厘米的实地距离为:2.5cm×20000=50000厘米=500米。
(4)攀岩运动适宜在陡崖上进行,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等高线重合的部位,A、B、C、D四点中只有D点出现等高线重合的现象,因此D点最适宜攀岩运动;水库大坝适宜在等高线闭合且内大口小的呈口袋型的小盆地修建最适宜,据此判断最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是B点。
10.(1)指向标定向法;数字式比例尺。
(2)自西南流向东北。
(3) a处,该处的等高线比较密集。
(4)两地实地距离为1.5×500 000=750 000厘米,然后求得图上距离为750 000/375 000=2厘米。
【详解】(1)根据图片的指示可知使用的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1:500000体现的比例尺是数字式比例尺。
(2)地图的识图原则是上北下南,据此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公式是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结合比例尺1:500000进行换算即可。
11.(1)B、600
(2)山脊、鞍部
(3)100米、200
(4)自西南向东北、指向标定向法
(5)①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分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B两座山峰,B山峰更高,其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
(2)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D处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F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3)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小胖和小朱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
(4)读图可知,该图为带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平移指向标到小白河上,画出小白河的东南西北方向,由此可判断出小白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判断依据是指向标定向法。
(5)读图可知,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①路线,理由是等高线稀疏,表示该处坡缓,登山较省力。
12.(1)画正确即可
(2) 山谷 山脊
(3)③处错误。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画正确即可;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地形剖面图的判读,首先先弄清楚该剖面是沿那条线做出来的,这个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宁波的正西方向,地处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有著名的西湖,风景秀丽。
(5)东北一西南。
(6)e这里处于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分析】(1)
请在甲图中画出发源于①地的河流,根据题意,河流发育与山谷。在图中,顺着等高线弯曲最大处,沿山谷画出即可。
(2)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甲图中②③两地所示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为山谷、山脊。
(3)
山谷有利于河流汇集,根据题意,③处错误。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
请在乙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答案略。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地形剖面图的判读,首先先弄清楚该剖面是沿那条线做出来的,这个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5)
甲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东北一西南。
(6)
图甲中a、b、c三个乡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e。理由是这里处于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点睛】
13.(1)鞍部;山脊;比例尺;50。
(2)第一问:自北向南流。据指向标及等高线判断,C处河流所在地区地势北高南地,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因此C河自北向南流。
第二问:B处河流流速快。B处等高线比C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所以B处河流流速快。(或C处等高线比B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所以C处河流流速慢,B处河流流速快。)
(3)地处平原,地势低平;靠近河流,生活用水丰富;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详解】(1)读图可知,A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平缓地带,应为鞍部;D地登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应为山脊;据所学知识,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故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比例尺;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等高距为50米。
(2)第一问:判断河流流向,一看有无指向标,二看地势高低。据图中指向标及等高线数值可知,C处河流所在地区地势北高南地,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因此C处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第二问:B处河流流速快。河流流速快慢,很大因素在于地势起伏的大小,落差越大则流速越快。读图可知,B处等高线比C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落差大,因此B处河流流速快。
(3)读图可知,E地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有利于形成城镇;引水河穿E地而过,生活用水充足;南边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14.(1)东南
(2)自西南向东北流
(3)200
(4) ① ②
(5) 乙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是山谷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指向标方法,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依据图中“N”的指向,可判定图中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故填“东南”。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指向标方法,按照图中“N”的指向,河流方向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故填“自西南向东北流”。
(3)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图中C高度600米,D高度400米;因此,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00-400=200米;故填“200”。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因此,沿着山脊前进的是①号线路,坡度较陡的是②号线路;故①填“①”,②填“②”。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图中甲、乙两处中,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因此,甲、乙两处最可能形成河流的是乙处;故①填“乙”,②填“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是山谷”。
15.(1) D 陡崖 C 山顶 E 鞍部 F 山脊
(2)BC,BC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适合探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D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C为山顶;E为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为鞍部;F处等高线向低的地方凸出,为山脊。
(2)据所学知识可知,BC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更适合于探险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