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学习目标1.掌握不同发生装置的优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掌握一些常见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3.初步学会使用多功能瓶任务一 了解各种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各种装置的优点及选用1.装置①的优点:装置简单,适合制取少量气体。2.装置②的优点:都能便于添加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药品。3.装置③和④突出的优点:能控制 ,获得平稳气流。4.装置⑤的突出优点:能控制【思考】1.用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是 。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长颈漏斗更换成________。2.小李同学在实验室想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然后再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用于其他实验,你建议他选择各种装置的注意事项1.装置①导管略露出橡胶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2.装置②长颈漏斗下端应 ,以防止3.装置⑤先将固体(大颗粒状或块状)放在多孔塑料板上,然后向长颈漏斗加液体药品至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 液面上升, 液面下降,直至降至塑料板下方,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拓展思考】练习1 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关闭止水夹后固液无法分离,原因不可能是( )A. 装置气密性不好B. 大理石颗粒变小掉到塑料板以下C. 盐酸浓度过大D. 盐酸已消耗完全练习2 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 D. ①③④练习3 如图是实验室制CO2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弹簧夹时,固液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制取一定量CO2后关闭弹簧夹,干燥管内气体压强变大、液面下降,固液脱离接触,反应随即停止,而烧杯内液面上升。若再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干燥管内液面上升,与大理石接触又发生反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2)实验室制CO2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用__________检验CO2任务二 了解万能瓶的使用“万能瓶”是如右图的装置,因为它结构简单、用途广泛。收集气体(1)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进气口为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进气口为 ;【思考】若将装置倒转呢?(2)排水法在瓶中盛满水。气体从 进,水从 被挤出。此外,如图在b端放置一个 ,可利用多功能瓶可以组成量气装置,用于测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检验,洗气,除杂等(1)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CO2,则在瓶内加入适量 ,气体从 端通入装置,现象是 ;(2)若要除去O2中的CO2,则在瓶内加入适量 ,然后将混合气体从 端通入装置;若要干燥CO2、O2等,则在瓶内加入适量浓硫酸,然后将湿润的气体从 端通入装置,即可从 端导出干燥的气体。(3)用于监控气体通入的速率。如给病人输氧气时,可在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从 端通入氧气, 端接入呼吸罩,则可从瓶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所通氧气的速率,同时病人可得到较为湿润的氧气。从瓶中导出气体若瓶中收集了一瓶O2,需要将气体导出进行实验,则可从 端通水,用水将气体排出。作为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热时石灰水直接倒吸入热的试管,而导致试管炸裂,则在中间安装一个防倒吸的安全瓶。请在图中将导管补充完整。练习4 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进入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瓶内盛放浓硫酸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练习5 请仔细观察如图装置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室若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____装置(填装置序号)。 练习6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用该装置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CO2气体: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______、B中_______________时,说明CO2已除尽。 作业与检测1.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2.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CO2的性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CO2气体,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A”或“B”)。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填接口)。检验本实验中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 。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的现象是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某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使用F、G 装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气并收集氢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用端口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