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自主梳理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功能区①形成: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②类型: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功能区。③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例如,居住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只是商店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较低而已。(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中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2.城镇主要功能区(1)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居住区 占地面积 大,分布广 泛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高级居住区:城市 的外缘,与高坡、文 化区联系低级居住区:内城、 工业区附近,与低 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 占地面积 小,呈点状 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密度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 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城区外缘移 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地带,远离城镇中心中央商务区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特点是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二、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①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便捷程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地理位置 交通便捷程度 地租 功能区城镇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最好 最贵 商业区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 次之 较贵 外围商业区远离市中心地区 差 较低 工业区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离城镇中心越远,土地租金越低。图示付租能力 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快,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慢,距离城镇 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 距离递减最慢,距离城镇 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区位 城镇中心 靠近城镇中心处 远离城镇中心处功能区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区位选择原因 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2)改策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构,将市一级政府部门搬迁至近郊通州,并带动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及部分人口向通州疏解,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3)文化因素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功能分区的现状,如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②城镇内某此地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外,以提高其知名度。如美国的好莱坞。③种族或宗教信仰可以形成聚居区,如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区。(4)环境因素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时期 城镇发展的初期 城镇发展的中期城镇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 关系 混杂分布,无明确的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 在城镇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集中 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 市场、交通等优势的吸引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3.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合作探究城市地租立体分布示意思考:四处地租从高到底的排序是怎样的?请讨论分析提示:从高到底排序为a,b,c,d典型例题例1整建制拼合模式是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的常见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原县的管辖范围 B.提高原县的服务范围C.增强大城市竞争能力 D.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2)对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可能导致( )A.就业压力增大 B.区域间协调差C.环境污染加剧 D.道路交通拥堵(3)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可能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C.田园模式 D.多核心模式【答案】 (1)C(2)B(3)D【解析】(1)根据材料“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可见原县的管辖范围并未扩大,故A错误;原县的行政范围未变,城市等级未变,所以原县的服务范围也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据图可知,撤县设区后,主城区的范围扩大,使大城市竞争能力增强,故C正确;撤县设区并未提升大城市的等级,所以也不会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故D错误。故本题选C。(2)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压力减小,故A错误;原来的县,经济发展一般较市辖区有差别,所以撤县设区后,区域间水平有高低之分,区域间的协调较差,故B正确;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利于原县辖区的经济发展,并会促进对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投入,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是有利的,故CD错误。故本题选B。(3)随着撤县设区的实行,主城区以原市区和原县辖区为中心继续发展,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多核心模式,故本题选D。例2航空产业是指与航空器研发、制造、维修、运营等活动直接相关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关联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下图为国际航空城产业发展圈层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从空港区中心向外围,航空产业( )A.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B.集聚性特征越来越突出C.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D.环保要求越来越高(2)航空产业圈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高 B.人口数量多C.自然条件优越 D.政策大力扶持【答案】 (1)C(2)A【解析】(1)从图可以看出,从空港区中心向外围,航空产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包括文化、旅游、金融、高新技术等。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航空产业圈的形成,主要以机场为核心,根据交通通达度的高低进行布局不同的产业,A正确。人口数量、自然条件、政策对产业圈层的影响不大,BCD错误。故答案为:A。对点训练1.交通最便捷的功能区是(C )A. 工业区 B. 住宅区 C. 中心商业区 D. 文化区2.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 2010年,c处最可能是(C )A. 文化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3.茂名、芜湖、娄底——它们的名字甚至没有在旅行指南《孤独星球》上被提到过,但却被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所发现。目前沃尔玛正在向中国小型市场进军。在一些城市,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于市区的边缘地带,其选址的主要依据是( C )①货源丰富 ②地价较低 ③环境优美 ④交通便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B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5.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B.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C. 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D. 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6.读“我国南方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例中的数码分别代表(A )A.①—居住用地、②—工业用地、③—仓储用地B.①—工业用地、②—居住用地、③—仓储用地C.①—居住用地、②—仓储用地、③—工业用地D.①—工业用地、②—仓储用地、③—居住用地(2)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合开发为高级住宅区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