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自主梳理一、地域文化(1)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语言、艺术等。(2)特点①独特性: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②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利用景观感受地域文化①自然景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②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4)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乡村景观休现人地和谐理念,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2)乡村景观体现当地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例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宅高田低" 土楼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地域文化影响城镇建筑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例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2)城镇景观体现地域文化①城镇中的各种建筑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例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在全国各地的矩形院落中独树一帜。②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例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合作探究思考:该图中最适宜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哪片区域?提示:丙典型例题例1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将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旅游 C.河流 D.交通(2)与规划建设的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对应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④ D.④③①【答案】 (1)D(2)B【解析】(1)从图中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其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城市道路等。所以,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建成区距离河流比较远,图中附近有较多的农田,地势平坦,因此不是地形,图中没有大型的旅游资源,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为宜居城市创造优美的环境。D符合题意。(2)滨水居住区:应在布局B。在河湖旁边,所以应该布局在②;仓储物流区: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处,所以应该布局在③;旅游服务区:应该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所以应该布局在靠近国家湿地公园的①。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B例2城市建筑包括居住类(商品房、城中村等)和就业类(商业、办公、工业建筑等)两大类型。下图示意深圳市2015年三个空间层次的轨道交通站点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建筑量相对2009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相比近郊区和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总建筑增量最大,是因为( )A.中心城区站点附近房价高B.中心城区站点附近环境质量好C.就业类建筑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D.居住类建筑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2)近郊区站点居住类建筑增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低 B.城中村多C.配套设施完善 D.商品房供需量大(3)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对总建筑量增幅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中心城区站点、近郊区站点 B.近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C.远郊区站点、近郊区站点 D.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答案】 (1)C(2)D(3)C【解析】(1)读图分析,相比近郊区和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总建筑增量最大,而且以就业类建筑增量为主,说明中心城区就业类建筑如商场、写字楼等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中心城区站点附近房价高不利于使建筑增加,中心城区站点附近环境质量较差。C符合题意。(2)随着城市发展,大量的人口居住在郊区,但是在城区工作,因此近郊区站点附近成为商品房的绝佳区位,商品房供需量大,导致居住类建筑增量最大。D符合题意。(3)对比500m范围和1000m范围总建筑量增幅变化可知,远郊区增幅变化最大,说明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对其影响最大;近郊区站点增幅变化最小,说明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对其影响最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D;(3)C对点训练1.这里有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有婆罗浮屠、吴哥窟等典型宗教建筑。该地理区域属于( C )A. 伊斯兰文化圈 B. 南亚文化圈 C. 东南亚文化圈 D. 东亚文化圈2.下列国家属同一文化圈的是( A )A. 中国和日本 B. 印度和越南 C. 埃及和印度 D. 中国和印度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B )A. 城市规划的需要 B. 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 交通条件的发展 D. 人口的消费需要4.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下图回答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B. 德清比宁波的服务功能更全面C. 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 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5.下图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B )A. ⑥①② B. ⑤③⑥ C. ③②④ D. ①④⑤6.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C )A. 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 B. 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C. 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 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