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自主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②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③原料:原料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大。(2)经济因素①交通: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②市场: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保持产品的新鲜状态,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③能源:充足的能源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④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 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3)环境因素项目 工业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环境 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重的地区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 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污染严重的企业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4)社会因素①政策:通过提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税收、适当的补贴、配套的基础设施等措施,使企业转向综合成本更低的地区布局②文化、个人偏好等:如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回乡投资建厂二、工业区位主导因素区位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 厂 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有色冶金,如炼铝厂 接近能源供应地, 如水电站、火电厂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皮革加工、制伞、制鞋 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 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科技进步的影响①科学技术进步使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技术发展使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②船舶的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由此,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而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2)市场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和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因此,—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等,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阚的地方(3)信息通达性的影响: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出现了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4)工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改变产品形态,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使区位选择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家具生产的产品由整体家具变革为组装家具,极大地降低了产品运输成本,使得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材料供应地。(5)冷藏技术发展的影响: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如奶产品加工厂等。合作探究如图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哪里?提示:从图中看以看出,在布局上二者都靠近铁路线,大部分在大城市附近推测距离市场较近,但不完全靠近城市,也并不是都靠原料产地。典型例题例1.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后快速回暖,但被行业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涨幅落后于传统燃油车。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2020年7月15日,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2020年7月至12月将在国内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下图为某机构针对农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用车需求及产品价格定位两方面的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新能源汽车农村渗透率较低的原因有( )①新能源汽车价格高于农村居民的价格期望②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③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了解度低④新能源汽车对道路等级要求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农村推广最大的难题是( )A.政府补贴资金额低 B.农村居民经济实力弱C.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D.农村交通状况差(3)政府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意义是( )A.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B.减轻农村交通拥堵C.提高居民出行频次 D.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答案】 (1)A(2)C(3)A【解析】(1)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度低,本身能负担的价格低,价格期望值内的新能源汽车种类少;目前,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有限,还不符合长距离出行的需求,不符合农村居民的出行期望,导致新能源汽车在农村的渗透率低,①②③正确,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对道路等级要求高,④不符合,故答案为:A。(2)新能源汽车需要配套的充电设施,由于前期渗透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受限是最大的难题,故答案为:C,自然排除ABD。(3)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广,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扩大消费市场;同时可以减轻燃油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故答案为:A。汽车增加并不能减轻交通拥堵,且农村也不存在这个问题,故B错,更不是为了提高居民出行频次,也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故CD错。例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国产大豆自给率仅为20%左右,东北、华北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取消进口大豆配额限制的政策,可以低关税自由进口大豆。受此影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发生较大变化。下图为目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及扩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受取消进口大豆配额限制政策的影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 )A.自沿海地区由北向南扩散 B.自东北、华北向沿海地区扩散C.自沿海地区向中部扩散 D.自中部、西部向沿海地区扩散(2)影响大豆压榨企业在我国沿海地区密集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金技术 B.技术、市场C.交通、原料 D.劳动力、土地资源(3)与东部大豆压榨企业相比,扩散至中部的大豆压榨企业( )A.原料运输费用更低 B.集聚效应更好C.平均压榨能力更强 D.市场潜力更大【答案】 (1)B(2)C(3)D【解析】(1)大豆为失重原料,大豆压榨企业向市场运送豆粕等产品的费用比原料运输费用更小;为降低运输费用。企业倾向于在原料丰富的地区布局。进口大豆配额限制政策取消之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以国产大豆为原料,多布局在东北、华北等大豆主产区。国产大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1996年以后,大豆压榨企业主要利用进口大豆作为原料,倾向于在沿海布局。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目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主要布局在沿海港口城市,利用便利的海运进口大豆,以进口大豆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影响因素为原料和交通,故答案为:C。(3)布局在东部沿海的大豆压榨企业数量大,密集分布,集聚效应更好,原料运输费用更低。中部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远离原料聚集区,受原料限制,平均压榨能力相对较小。图中显示,中部地区对大豆的市场需求较大,但是大豆压榨企业数量少,说明市场潜力更大。故答案为:D。对点训练1.下列工业企业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 )A. 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 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C. 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 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2.北京中关村与美国“硅谷”相比,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B )A. 研发费用投入不足 B. 紧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C. 军事订货 D. 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3.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下列工业部门与丙类区位要求相符的是(D )A. 钢铁工业 B. 造纸工业 C. 石化工业 D. 电子装配工业4.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应尽量靠近市场的一组是( A )A. 家具制造 石油加工 啤酒制造 B. 甜菜制糖 水产品加工 精密仪器制造C. 食品加工 电解铝工业 电子工业 D. 啤酒制造 水果罐头厂 时装业5.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的是( C )A. 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B. 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C. 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D. 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6.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具有的特点是(D )A. 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 不断向市中心迁移C.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和低级工业区 D.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