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自主梳理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又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当人类问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2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环境问题①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③环境污染:太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合作探究思考:最新研究表明,自2005年以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有逐渐缩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氟利昂在世界上用于冷却目的,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室内冷藏、冰箱、电器的冷却等方面。当上述产品被废弃时,氟利昂也随之大量释放。氟利昂比空气重,释放后会慢慢接近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现在氟里昂被禁止使用了,但由于在科研领域其替代品一直没有被发现,因此当今一种对臭氧层危害相对较小名为“替代氟利昂”的气体正被广泛使用。我们应当避免氟利昂的违法遗弃,通过严格执行氟利昂的回收最小限度的防治臭氧层的破坏。典型例题例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国家开始严格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下图为浙江台州市围海造陆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椒江口南岸滩涂面积较北岸更宽广,主要原因是( )A.海水较浅,河流泥沙沉积速度较快 B.人类活动在此处围海造陆历史更长C.气温较高,海水上升淹没此处陆地 D.海水顶托及地球公转导致河流偏向(2)国家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主要是因为围海造陆会造成( )A.海域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破坏B.温室效应增强,海水蒸发加强,矿物质含量升高C.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量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D.海洋面积缩小,海水水位升高,淹没了沿海岛屿【答案】 (1)A(2)A【解析】(1)A.受海水沉积作用影响,南岸海水较浅,河流泥沙沉积速度比北岸较快,A符合题意;B.人类活动在此处围海造陆时间没有判断信息,不能确定历史时间的长短,B不符合题意;C.气温较高,海水上升会淹没南北两岸,不会仅仅淹没一岸,C不符合题意;D.海水顶托及地球公转不会导致河流偏向,D不符合题意。 (2)围海造陆会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港内纳潮量减少,海水的自净能力也随之减弱,导致水质日益恶化;毁掉大批红树林,改变了海岸带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而围海造陆不会使温室效应增强,海水蒸发加强,矿物质含量升高、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量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海洋面积缩小,海水水位升高,淹没了沿海岛屿。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A;(2)A例2.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两次山体滑坡,在同一地点阻塞金沙江,滑坡后上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堰塞湖。为方便及时抢险救灾,有两位记者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技术获得白格堰塞湖的VR(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图(图b)。第二次形成的堰塞体在13日开始溃坝,溃坝初期洪峰流量达31000米/秒,形成的洪峰给下游河段带来很大的破坏力。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引起西南地区滑坡堵江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河流下切 C.河流袭夺 D.暴雨频发(2)关于金沙江在白格村第二次形成堰塞湖并溃坝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堰塞湖地物影像数据,要用到GPS和GIS技术B.堰塞湖在溃坝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C.溃坝后形成的洪峰流量,在向下游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大D.这次溃坝带来的洪峰危害到川江和三峡大坝【答案】 (1)A(2)B【解析】(1)我国西南地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石断裂发育明显,易于出现滑坡,A正确;河流下切和河流袭夺对滑坡的影响有限,B、C错误;暴雨频发只是一个诱因,根本原因,D错误。(2)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堰塞湖地物影像数据,要用到RS技术,A错误。堰塞湖在溃坝的过程中,水流量较大,对河流泥沙有较强侵蚀和搬运作用,B正确。 溃坝后形成的洪峰流量,由于缺少补充水源,在向下游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小,C错误。溃坝的位置距离川江和三峡大坝较远,带来的洪峰危害较小,D错误。对点训练1.“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C )A. 水土流失 B. 酸雨 C. 全球气候变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2.为应对臭氧层遭破坏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A. 减少氟利昂的排放 B. 减少甲烷的排放 C.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D.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3.城市和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D )A.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B. 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C. 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 D.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D )A. 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 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 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 黄土高原区严重水土流失5.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环境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B )A.过度放牧 B.大水漫灌 C.大量施肥 D.围湖造田(2)该环境问题可导致当地(C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 C.土壤肥力下降 D.地下水位下降6.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这将会导致(B)A.大气中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B.两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2)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B )A.消耗的资源少B.排放的污染物多C.防治技术先进D.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充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