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谈班级管理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育案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谈班级管理 素材

资源简介

教育案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谈班级管理
几点感语与大家分享,并自勉之。
一、学会盯学生的长板
所谓长板就是指优点、闪光点或者长处,其核心就是“赏识”。我发现做班主任的老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盯学生的短板,盯短板,越盯越短,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找不到一点闪光点,就像李维新老师说的那样----这是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最忌讳的、也是最不成功的做法。应该学会盯学生的长板,长板越长,就会有信心,学习也就越来越有劲,遵规守纪也会变得更自觉。前段时间管理一名学生时,我就深深体会到盯学生长板的作用。 本班一名同学,比较顽劣,经常给小组扣分,其他小组成员怨声载道,组长经常也向我诉苦,说这样长此下去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对此我也挺着急上火,经常训她、吼她,总觉得她不争气。但因为一件事,我却发现了她的长板,开学第一周大课间,负责好人好事记录的同学请假,我看她没事就让她试着写一写吧!实际上是比着别人抄写,看到她特别认真地,并且用尺子比着一个字一个字写, 瞬间变得特别感动!在我们心里也许没什么,但在孩子心里却是老师对她的满满信任!晚点时,我通过这件事好好表扬了她。这之后,她变化很大,首先比较遵守纪律了,不给本组违纪扣分了。这也应了李维新老师那两句话:盯短板,越盯越短,盯长板,越盯越长,盯住孩子的长板,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却能成为你描述的样子。不要鸡蛋里挑骨头,而要沙子里挑钻石。今后我向李老师学习,争取把学生的短板越盯越长!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是逐步养成的,李老师说,一个学生的好习惯需要耐心才行,要先从做一件事儿开始试用,做完一件肯定一件,随后就一件件加,才能使学生觉得习惯成自觉,李老师讲的这一条很受用,平时我也对学生的习惯采取这样的方法。清早进教室,首先要求学生们整理自己的桌子是否齐整,齐整的标准是看看是否与地面瓷砖间线为准、自己桌子底下是否有纸屑、教室里的书架摆放是否干净整洁等等,良好的习惯养成后逐渐成了规律,学生也就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三、使小组合作真正落地
小组合作教学已经渗透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李老师介绍的版本是4人一组(分1号、2号、3号、4号),我个人认为小组合作因年级不同分法也应该不同,不应该干篇一律,只要效果好,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班级管理就行。初一4人一组确实起到覆盖全面,照顾大多数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学困生),效果也很好,1号帮扶4号还行,但是到了初二1号帮扶4号就有点难了(全班分12组,12名组长,第12名组长帮扶本组4号效果也不是很好,造成的结果好的也不好,差的就更差了,那就发挥不出建立小组的初衷),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改变了一下小组的数量和模式,全班分六个小组,大约每组7人,我们班47人,先选出前6名,再把41人分成六个小组每组7人,并给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这样每组按成绩排出1-7号(1号为组长)全班分成六列,每列7-8人,把前六名作为导师团成员分派到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第一名为导师团(A)第二名为组长(1号)以此类推,这样做的目的纵着是一个小组(1、2、3组挨着,4、5、6组挨着)横着(每组同质的挨着,实力相当,有共同语言,便与讨论问题)这样就较好地保证了尖子生的质量会越来越好(月考前50名,7.1就8个,前100名13个)每组导师团和组长带领本组与其他组竞争(如果导师团成员把本组组长带到年级前50名会加分并给与奖励,因为他们之间相互学习较容易一些),前面这12名同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更换(只给一次机会),尽管与李维新老师说的分组版本每组4人有所不同,但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保证了优秀生的数量),这样分小组也解决了“千年头痛”的作业问题,老师们检查作业时(无论是背诵题 还是书面作业,)一般情况下只检查导师团成员六个人,然后让导师团再检查组长,最后由组长和导师团成员一块检查本小组
其他成员(当然我会不定时抽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会惩罚组长和导师团成员)有时也可以让他们之间进行PK一下。
四、给特殊孩子出头机会
我对李维新老师讲的这一条印象特别深,每个孩子都有未打开的那一面,只是我们没给他机会罢了,就像开关开灯一样,打开开关,它(他)就闪闪发光,即照亮了别人,也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老师要是善于打开未曾打开的那一面,和直接把他打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班有一同学,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于和人交往,独来独往,开始我认为这孩子特别怪,与众不同,经过观察和了解,实则不然,针对这种情况,我试着让他参与一些班级方面的事情,多做一些班级琐碎事,例如倒垃圾、替老师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课堂多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逐步地让他多接触同学和事,给他出头的机会,改变孩子的性格。打开他成长的开关,点亮一盏明亮的灯,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孩子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品味学习李维新老师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技巧,我会逐步地有选择性地渗透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之中,一点一点地去落实李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追寻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