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框 法治社会课型 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设法治国家是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和规划,也需要公民和社会的参与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三框“法治社会”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和具体任务,与前两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体系。2.学习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和本书第七、八课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法治知识,法治社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对此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为学习本节课做了一定的准备,但同时理论知识不足。3.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分析生活实例《遛狗不拴绳?——违法!》,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及具体表现,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学法、信法、守法、用法。 (2)通过探究《新规出台》后所遇到的问题,明白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和规划,同时养成依法办事的自觉,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3)通过观看法治社会宣传片,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信心与动力。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法治社会一定能如期实现。4.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法治社会的含义及表现;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教学难点: 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5.学习评价设计【学习目标一】 议学情境:畅所欲言,共谈法治社会 评价任务:通过探讨“理想中的法治社会”,并分析生活实例《遛狗不拴绳?——违法!》,准确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四个具体表现。 【学习目标二】 议学情境:凝心聚力,共建法治社会 评价任务:结合《新规出台》的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评析材料中市民的观点及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措施。 【学习目标三】 议学情境:同沐阳光,共享法治社会 评价任务:通过观看法治社会宣传片,畅谈养狗新规的积极影响,明确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6.学习活动设计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环节一: 导入新课学生学习活动:观看视频,感知违法行为的危害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观看视频,感知违法行为的危害学生学习活动:观看视频,感知违法行为的危害环节二: 新课教学总议题:共建法治社会,让生活更美好 分议题一:畅所欲言,共议法治社会(是什么?) 【议题情景一】: 1、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法治社会,谈谈你理想中的法治社会是怎样的? 2、“法之必行,民心所向,万事依法律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正在全社会春风化雨,沁人心田”这体现法治社会的什么表现?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1】 法治社会的内涵: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是前提)、社会治理依法开展(是保证)、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是目标)。 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 (1)法治意识:(信法) (2)法律实施:(守法) (3)实施效果:(用法) 分议题二:凝心聚力,共建法治社会(怎样做) 【议题情景二】:《新规实施》——记者调查情况 2022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标志着遛狗拴绳正式入法。这一法规落实得如何 通过走访,发现: 喜: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市民遛狗都拴绳 忧:一些小区和道路上,还有个别狗没有拴绳,甚至个人市民表示不知道这一新规。 惑:1、对于新规该如何具体实施,不少市民也对此表示疑惑,如犬牌该在哪里办理 2、有哪些途径解决狗伤人类似案件的纠纷? 这一系列问题尚有待官方释疑。 【议学思考】:分组讨论探究:如何让依法文明养狗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2】 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1、深入普法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意识) 2、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有氛围) 3、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依托)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机制) 分议题三: 同沫阳光,共享法治社会(为什么) 【议题情景三】观看法治社会宣传片——《法治,愈多遇见、愈多美好》视频,感受 请你谈谈《养狗新规》的的积极影响。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3】: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为什么?) 1、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秩序) 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学生活动1】:合作探究,回答: 法治社会内涵: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社会具体表现: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学生活动2】:分组讨论探究 1.个人市民表示不知道这一新规→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法律意识。 2.没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政府尽快出台相应法规 3.若没具体规定,谁来规范 ?→ ①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②社会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养狗公约等) 4.有哪些途径解决狗伤人类似案件的纠纷?→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学生活动1】思考、回答养狗新规的积极影响: (1)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通过观看视频,认同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针对问题找出相应对策,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难点。 同时培养学生学法、信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环节三: 课堂练习某地为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行了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化解社会矛盾,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解工作合力。 结合材料分析该地这一系列举措对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学生思考,作答,展示当堂检测:“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这一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环节四: 课堂小结及作业营造文明养狗氛围,人人有责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文明养狗,有利于促进邻里和睦,构建和谐社会。请你为文明养狗,营造良好氛围创作宣传标语。7.板书设计一、法治社会的意义(为什么?) 二、法治社会的内涵及具体表现(是什么?) 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怎么样?)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践行法治社会】作业:请你为文明养狗,营造良好氛围创作宣传标语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1、本节课在以课本内容为主体,参照了新课程标准。 2、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的讲授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有意义、有针对性、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