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复习回顾:2、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关系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短(2)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短(U=0)(3)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I=0)I/AU/V0(1)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由U =E -Ir 可知,U 是I 的一次函数。1、给你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块电流表、一块电压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如何测量这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AVSR原理:E=U+Ir思考:伏安法2、给你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一个变阻箱、一块电流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如何测量这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E=I1(R1+r)E=I2 (R2+r)ARK原理:E=I(R+r)安阻法3、给你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一个变阻箱、一块电压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如何测量这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VRK原理:E=U +URr伏阻法一、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1、基本原理U:路端电压只要测出几组(至少两组)U、I值就可求出E、r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I:通过电源的电流2、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3、实验基本电路4、实验步骤(1)电压表和电流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按图连接好电路。(2)开关接通之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表有明显示数,记录第一组数据(I1、U1),第二组数据(I2、U2),用同样的方法多测几组I、U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当中。(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把所测量的数据代入E=U+Ir,计算出同理,把其它几组 r2、r3、E2、E3算出来,用公式即为所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①解析法5、实验数据处理优点是理论较简单,缺点则是不够简便、直观IU×××××②图像法电动势E纵坐标可以不从0开始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1)以电压U为纵轴、电流I为横轴建立电源的U—I坐标系,合理选择标度,使图线分布空间大。(2)把测出的多组U、I值,在U-I图中描点画线,使U-I图像的直线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以减小偶然误差。思考:两个电路图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有什么区别?AVSE,rAVSE,r电流表内接法:误差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把电压表和待测电源看作是一个等效电源电流表外接法:误差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把电流表和待测电源看作是一个等效电源1、电流表内接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则有:E测 = U1+ I1r测 (1) E测 = U2+ I2r测 (2)解得: E测= r测=如考虑电压表的内阻,则有:解得:6、系统误差分析 ——电流表内接法可见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E测 r 测 < r真真实值测量值6、系统误差分析 ——图象比较1、电流表内接法:0E测 r 测 < r真E测E真6、系统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法2、电流表外接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量值仍为: E测= r测=考虑电流表的内阻,则有:解得:可见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E测 = E真> r真真实值测量值0E测 = E真r 测 > r真E测6、系统误差分析 ——图象比较2、电流表外接法:6、系统误差分析 ——等效变换1、电流表内接法时,相当于电压表和电源并联,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源和电压表构成回路,故 , E测=U< ;r测= < ;因为RV>> ,故误差非常小,因此采用内接法。2、电流表外接法时,把电流表的内阻等效进电源内阻里,测出的电动势是真实的,但r测=r真+RA ,r测 的误差非常大,故不采用外接法,但如电流表的内阻是已知的,则可采用外接法。7、重要注意事项(1)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位置——阻值最大(2)使用旧电池(内阻较大,路端电压变化明显)(3)实验中将电流不要太大,每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4)画U--I 图,描点连线时,应使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5)画U--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横坐标必须从0开始(这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创新二、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公式{只要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出I、R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从而解出E、r,图像法误差来源 :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测得电动势无偏差,内阻偏大。若已知电流表内阻,可消除测内阻的误差。三、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公式{只要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出U、R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图像法误差来源 :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测得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最大处3.3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