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备课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备课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结合案例,分析典型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交通运输的概念
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交通运输方式
(1)古代,我国北方把马匹和马车等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南方水运发达,相对降低了运输成本。
(2)现代,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问题思考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最大
提示高速铁路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大。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交通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如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等,西方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等。
(2)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如我国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西方罗马帝国修建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如我国的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如京杭运河沿线的城市。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即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2)经济带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特点 举例
沿海型经济带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河型经济带 以河流干流及直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
沿路型经济带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陇海——兰新经济带
复合型经济带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课堂探究】
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某跨河桥梁路面及河谷剖面图。桥梁路面长30米,甲、乙为谷坡。受冻融作用影响,为了保证桥梁支柱的稳定,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主要受坡向影响,则最符合当地指向标的是( )
A.北← B.北↑ C.北↓ D.北→
2.甲地立柱埋藏较深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甲坡植被覆盖率低 B.甲坡季节性冻土层较厚
C.甲坡地质结构不稳定 D.甲坡坡度较陡
3.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
A.减轻洪水侵蚀 B.反射太阳光 C.防止坡面塌方 D.隔热保温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黑龙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分布。冻土表层为冻土活动层,一般白天融化,夜晚冰冻,反复冻融导致地表不稳定,因此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说明甲被冻融现象更明显,更不稳定,也说明甲坡为阳坡,朝南,乙地为阴坡,朝北,故答案为:A。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有冻士分布,冻土表层为冻土活动层,一般白天融化,夜晚冰冻,反复冻融导致地表不稳定,甲地为阳坡,气日较差比乙地大,冻融作用强烈,地表更加不稳定,所以,为了保证桥梁立柱的稳定性,甲地立柱的埋藏深度比乙地深。故答案为:B。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起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减少立柱底部温差的作用,防止冻土层因气温变化无常而反复冻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故答案为:D。
近年来,温州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2019年温州第一条市域铁路S1线正式建成运营,此线途经鹿城、瓯海、龙湾、洞头四大市辖区,设计时速可达140km/h,极大便利了市民生活。下图为温州市域铁路S1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市域铁路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完善城市道路网 ②缓解沿线客货运输压力 ③改善环境质量
④促进功能分区合理布局 ⑤缩短途经地的时空距离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5.S1线主体采用高架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噪音扰民 B.保障运行速度 C.保护生态环境 D.减少耕地占用
【解析】①市域铁路是城市道路的一种形式,市域铁路的修建能丰富市场交通方式,完善城市道路网,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故①正确;
②市域铁路是大都市市域范围内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缓解沿线旅客运输压力,不能缓解沿线货物运输压力,故②错误;
③市域铁路采用电力驱动,市域铁路运营可以减少对内燃式公共汽车运输的依赖,从而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故③正确;
④市域铁路运营提高了城市各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促进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故④正确;
⑤题意表明,温州市域铁路设计时速可达140千米/小时,且不会有拥堵现象,因此可以缩短途经地的时间距离,但不能缩短途径地的空间距离,故⑤错误。
故B①③④正确,ACD错误。B符合题意。
温州市地面交通纵横交错,市域铁路属封闭式道路,如果市域铁路建在地面,就会分割地面交通线,造成不同形式的交通线之间相互干扰,影响交通效率,因此S1线主体采用高架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运行速度;S1线主体采用高架不能避免噪音扰民;S1线主体采用高架与保护生态环境无关C;温州市域铁路主要经过城市地区,沿途可能占用的耕地很少,因此S1线主体采用高架的主要目的不是减少耕地占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B
【课后演练】
1.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地铁运营里程达705千米。上海地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①缓解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②加强市区与郊区的联系
③减轻上海市的水体污染 ④促进轨道沿线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公路运输 D. 水路运输
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柴油货车氪氧化物排放占57.3%,颗粒物排放占77.8%,而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仗为公路的17和1/13。生态环境部提出“公转铁”“公转水”的环保新政,2019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的矿石、钢铁、焦炭等大宗货物全部改由铁路运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与铁路和水运相比,矿石、钢铁、焦炭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选择公路的优势是( )
A.运力集中 B.中转费用低 C.能耗较低 D.连续性好
4.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实施“公转铁”、“公转水”可以( )
A.缓解公路运输拥堵 B.造成海洋运力紧张
C.増加铁路环保压力 D.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5.新金温铁路是指由原金温铁路扩能改造而成的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后的金温铁路起于金华,经丽水至温州,线路桥梁隧道的比重大大增加,正线里程188.812公里,比原金温铁路缩短60多公里。读金温路线图,回答小题
6.影响新金温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河流分布 C.经济发展 D.完善交通
7.新金温铁路比原有铁路缩短了60公里,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实力的提高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照顾沿途经济发展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示地区有世界著名的( )
A.科罗拉多大峡谷 B.五大湖
C.东非大裂谷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9.图中M铁路工程量较小,其原因是M铁路( )
A.穿越起伏和缓的高原 B.在高山峡谷中沿河流延伸
C.穿越地势低平的平原 D.在沙漠戈壁中沿绿洲延伸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北极航道越来越受到重视。东北航道的维利基茨基海峡位于俄罗斯北部,通航时间一般从8月初到10月中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通航时段,轮船在维利基茨基海峡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最可能是( )
A.风向的变化 B.洋流的不稳定
C.海冰的影响 D.盐度的变化
11.与西北航道相比,目前我国大多数穿极国际贸易海运以东北航道为主,其原因是该航道沿线( )
①地缘政治因素干扰小 ②自然条件影响小
③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④获得沿岸油气补给较容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西(安)成(都)高铁线路的最低点和最高点间高差约1000来,是国内少有需要爬坡的高铁线路。西成高铁秦岭段总长135千米,经过多个地质灾害多发区、风景名胜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该段桥隧比高达94%,被戏称为"架在秦岭上的过山车"。"黄全眼"是西成线的主力车型,列车具有独特的制动功能(可以快起快停)。下图示意西成高铁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黄金眼"列车采用独特制动功能的主要原因是运行地区( )
A.珍稀动物多 B.坡道较多较陡 C.地质灾害频发 D.景点众多
13."黄金眼"列车车型能够使用于西成高铁线路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旅客市场 B.频繁的人口流动
C.多样的地形条件 D.精湛的高铁技术
根据星图数据,2019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4101.0亿元,同比增长30.5%。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5.35亿快件,同比增长28.6%,再创历史新高。天猫“双十一”包裹量12.92亿件,同比增长29.2%。在菜鸟支持下,今年天猫物流再上台阶,8小时第1亿个包裹发出,较去年提前59分钟。(摘自鸢烨《天猫双11增速超25%,物流数字化效果显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午夜下单,早晨收件”的物流体验主要得益于( )
①包裹重量轻、体积小 ②网购支付快 ③快速配送 ④发货网点集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截至11日下午8时,消费者收到包裹最多的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拉萨 C.大同 D.海口
16.仓储与配送是电子商务末端的服务,影响仓储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货源、市场 B.货源、劳动力 C.地租、交通 D.市场、利技
答案解析部分
1. D
【解析】地铁建设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减轻大气污染,与水体污染没有关系,③错误,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2. C
【解析】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可知,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 B 4.A
【解析】结合运输方式特点可知,公路运输比铁路运力分散,且能耗高; 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可从门口到门口运输,不需中转;公路运输受路况、气象等条件制约,连续性不如铁路。据此分析选B。公路的汽车运量小,运力分散、无序,易造成交通拥堵;海运运力大,我国海运很少出现过 运力紧张的局面;“ 公转铁”、“ 公转水” 可以缓解运输线路环保压力;“ 公转铁”、“ 公转水” 对当地能源结构产生的影响较小,据此分析选A。
5. C 6.B
【解析】(1)金丽温铁路复线的修建,主要原因是原有的铁路运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经济因素是影响金丽温铁路复线建设的首要因素。故答案为:C。(2)新的铁路比原有铁路距离缩短了60多公里,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桥梁隧道的比重大大增加了。故答案为:B。
7. B 8.C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是美国本土中东部地区,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地区,A错误;
美国东北部有五大湖,B正确;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C错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亚洲,D错误。
图中M铁路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低平,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影响,工程建设难度小,工程量小,成本低。C正确。
故答案为B C
9. C 10.C
【解析】由材料可知,通航时间为8月初到10中旬,为北半球气温高的季节,部分海冰融化可通航,可推测出轮船在维利基茨基海峡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最可能是海冰的影响,C正确。风向、洋流、盐度对通航影响较小,故ABD错误。
从图中看,东北航道主要经过俄罗斯与北欧北部,地缘政治因素干扰小,①正确。两个航道均在高纬度的北极地区,自然条件影响大,②错。基础设施相对完善,③正确。沿线油气资源丰富,易获得沿岸油气补给,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C。
11.B 12.D
【解析】由材料中“架在秦岭上的过山车”可知,“黄金眼”列车采用独特制动功能主要是为了在陡坡上实现“快起快停”。这种制动适合坡道较多较陡的路段,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西成高铁一半线路穿行于地势起伏较大的秦岭之中,而且地质构造复杂,为保障高铁安全行驶和启停,需依精湛的高铁技术作支撑,“黄金眼”高铁车型能够使用于西成高铁线路,主要得益于我国多年来精湛的高铁技术,D正确。故答案为:D。
13.B 14.A 15.C
【解析】消费者能享受到“午夜下单,早晨收件” 的物流体验主要是因为多网点就近发货,发货网点集中不能实现快速物流体验,④错。排除CD。交通便捷和包裹 分拣配送技术日益改进可以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午夜下单,早晨收件”的物流体验,③对。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午夜下单,早晨收件”的物流体验与包裹的重量、大小无关,①错。A错,B对。故答案为:B。发达地区商品需求量大,且货物配送网点多,交通便捷,消费者收到包裹的时间相对较短。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大同在黄土高原地区,海口位于海南岛上,三者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交通条件都不及北京。截至11日下午8时,消费者收到包裹最多的城市可能是北京,故答案为:A。仓储区占地面积大,受地租水平影响大,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一般布局在地租较低的地方;货物的调运与发送对交通条件依赖性大,故影响仓储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租和交通。故答案为: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