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节人口容量 备课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节人口容量 备课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人口容量
【学习目标】
1.理解人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熟练掌握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课前预习】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除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外,还有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除了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当地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人类在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中,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部分矿产资源枯竭,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土地沙漠化,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水环境恶化等,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课堂探究】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公布。其中提到,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此政策出台,产生了较大争议,最大的焦点集中在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政策实施的背景( )
①适应国际潮流 ②养老金缺口巨大
③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④劳动年龄人口数下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利于( )
A.塑造“人力资源红利” B.缓解人口老龄化
C.减轻企业负担 D.减少对高端劳动力就业冲击
3.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①减少了劳动者养老补偿 ②损害了部分劳动者利益
③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④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我国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与下列因素有关:我国目前进入老龄社会门槛,老年人口占比高,养老金缺口巨大;随着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显现,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不足日益明显;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推行延迟退休,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已经普遍达到了65岁。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答案为:A。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者在岗位的工作年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现状,塑造人力资源红利;无法缓解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企业需为员工缴纳较大数额的养老金,会加重企业负担;高端产业需要较多技术水平较高、创造力强、精力充沛的青壮年劳动力,延迟退休会对该类劳动力就业造成一定冲击。故答案为:A。(3)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往往与工龄有关,延迟退休相当于延长工龄,相应的养老金也会随之增加,推迟了劳动者领取退休金的时间,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增加了劳动者的养老补偿;经验丰富的劳动者,可以将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延迟退休,会使就业岗位减少,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体力劳动者,工作压力大,收入不稳定,到了退休年龄后,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希望能够按时退休甚至是早些退休,以及早领取养老金,早点享福,延迟退休无疑是让那些重体力劳动者的身体继续惨遭伤害。故答案为:B。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以及我国与印度劳动力人口比例变化,图中数据含预测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曲线代表我国劳动力人口比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显示( )
A.我国人口峰值在2025年前后 B.印度人口峰值在2040年前
C.我国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D.印度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6.2015年后.与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
A.出生率上升 B.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人口比例上升 D.就业压力增大.
【解析】根据图中数值和图像变化分析,甲为我国人口出生率,A错误。乙为我国人口死亡率,B错误。丙为印度的劳动力人口比例,目前低于我国,但印度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老龄化速度慢,2030年左右会超过中国劳动力比例,C错误。丁为我国劳动力人口比例,受低人口出生率影响,老龄化速度快,劳动力比例下降迅速,D正确。故答案为:D。2025年前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相等,人口自然增长由正降为零,人口总量达到峰值,A正确。图中无印度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统计,无法确定印度人口峰值出现的时间,B错误。我国人口总数在1960年前后是负增长,所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减少波动变化。C错误。 不能确定印度人口总数变化状况,D错误。故答案为:A。(3)从甲图像分析,2015年后出生率下降,A错误。 老年人口抚养比迅速上升,养老负担加重,B正确。丁图像显示,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C错误。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就业压力减小,D错误。故答案为:B。
【课后演练】
1.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 )
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年龄结构
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性别结构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  )
A.Ⅰ时期 B.Ⅱ时期 C.Ⅲ时期 D.Ⅳ时期
3.在Ⅰ时期该地区人口的突出特征是(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④国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模式或阶段( )
A.高高低模式 B.快速增长阶段 C.增长下降阶段 D.三低模式
5.影响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③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④生产力水平迅猛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①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老龄化水平较高 B.少子化现象明显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 D.人口年龄中位数较大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8.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
A.过渡型 B.原始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非户籍人口。某地的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按常住户籍人口计算。如表为深圳市人口数据。完成下列小题。
9.深圳市人口增长模式为(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10.深圳市的常住非户籍人口( )
A.明显少于户籍人口 B.主要从事渔业和种植业
C.因经济因素而流入 D.利于缓解深圳人地矛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直接密切相关的是( )
①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几年来,全国二孩生育数量远低于预期。影响我国生育率低的原因有( )
①生活水平提高 ②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是某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 )
A.出生率低 B.死亡率高 C.自然增长率低 D.迁出人口多
17.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高” B.“高—低—高” C.“高—高—低” D.“低—低—低”
答案解析部分
1. C
【解析】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取决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故C正确。
人口总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不能直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 C 3.D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示信息,Ⅰ时期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A不符合;Ⅱ时期出生率高,死亡率急剧下降,故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B不符合;Ⅲ时期死亡率低,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C符合;Ⅳ时期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D不符合。故答案为:C。Ⅰ时期,因为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A错误;这个时期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使得人口平均寿命较低,没有人口老龄化问题,B错误,D正确;人口增长并没有停滞,C错误。故答案为:D。
4. A 5.D 6.C
【解析】④国出生率大约为4%,死亡率为3.5%,计算自然增长率小于1%,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A对,D不对;从自然增长率看,人口低速增长,B不对;④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较原始的低速增长阶段,C不对。故答案为A。③国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当地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从而出生率较高,①不对,排除AC;该地死亡率下降,说明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较高,④对;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看不出当地受教育水平高,②不对;故答案为D。(3)①国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老龄化严重,少子化现象严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小,人口年龄中位数较大;故C选项不是①国的人口年龄特征,答案为C。
7.C 8.D
【解析】人口增长包括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读图可知,图中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所以影响人口数量增长的因素为机械增长,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故选C。读图表可知,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值,说明其出生率较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应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D。
9. D 10.C
【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深圳市的人口出生率约为1%,死亡率约为0.1%,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9%,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A、深圳市的的常住非户籍人口属于迁入人口,人数约为8181100人,远远多于户籍人口,A不符合题意;
B、深圳市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务工人口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和建筑行业,B不符合题意;
C、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C符合题意;
D、大量人口迁入,加剧人地矛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C
11. A 12.C 13.B
【解析】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是三低模式。读图,根据图中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值,可以判断人口增长符合“三低”现代型模式的是①,所以表示发达国家平均人口自然增长水平的是①,A对。其它不符合三低模式,B、C、D错。故答案为:A。根据图中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值,可以判断四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①自然增长率约等于0或略小于0,②约1.4,③约是2,④人口增长率约0.5,但出生率、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③,C对。故答案为:C。(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根据图中数值,可以判断①是“三低”模式,现代型。②是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增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③是传统型,比②出现的早。④是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B对。故答案为:B。
14. D 15.B
【解析】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劳动人口比重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防止未富先老,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动态调整,②④对。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影响不大,①错。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降低,③错。选D。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说法错误;生活富裕程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利于降低出生率,①、③说法正确;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出生率上升,④说法错误。选B。
16. D 17.D
【解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迁移。依据材料可知,安徽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常住口负增长率”说明总人口数量在减少,唯一的可能就是人口外迁。故D正确。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江苏省的出生率为9.6‰,死亡率为7.0‰,自然增长率为2.6‰,因此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