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平衡(第2课时)大气中二氧化碳 - 氧气的平衡一、学习目标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二、学习过程【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学习1.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中,都需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2.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 和吸收的水转变成贮藏能量的有机 物,并释放出 。3.在自然界中,碳是以 的形式,不断地在 和 中循环着。活动2:大气中碳—氧的平衡1.观察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气平衡中的作用示意图,结合信息库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什么?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哪些?(2)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进入生物体内的?(3)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会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打破?我们应当怎样预防?2.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通过进行 ,使得大气中的 和 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学以致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全球变暖,你能说出全球变暖有哪些危害吗?世界各国2016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也称巴黎协定)的目标之一就是本世纪下半叶要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为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三、学习反馈1.右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图中I可表示光合作用B.图中Ⅱ可表示呼吸作用C.植物、动物、细菌、真菌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D.绿色植物白天只完成图中Ⅰ过程,夜晚只完成图中Ⅱ过程2.下列对绿色植物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3.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 9 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D.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两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1)在图1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过程 (填编号),绿色植物通过过程④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 平衡。(2)图2显示 1963-2019 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 。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2课时)答案1.D 2.B 3.C4.(1)①②③⑤ 光合作用 碳-氧;(2)持续增加 温室效应;(3)植树造林 低碳出行(答案合理即可)。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课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学习目标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二、学习过程【探究新知】生物圈中的大多数生物在呼吸过程中,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地球表面各种物质在腐烂、燃烧等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呢 活动1: 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结合“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示意图”,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甲乙一组,变量是 ;乙丙一组,变量是 。因此,甲、丙是实验组,乙是 组。2.把观察和分析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提示:溴麝香草酚蓝,英文缩写为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水是中性,BTB滴入基本还是淡蓝色。)组别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甲 BTB溶液由蓝色变为 色乙 BTB溶液不变色丙 BTB溶液由蓝色变为 色 瓶中事先吹入有二氧化碳3.该实验验证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吸收 。活动2: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右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制订的“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气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与小组同学合作,解答下列问题。1.在本实验方案中,哪组能收集到氧气?2.怎样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3.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论: 。【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在卧室里,特别是在晚上,不建议摆放很多植物,为什么?2.在水族箱中常常可以看到除了有鱼还有水草、灯光等,这是为什么呢?三、学习反馈1.下图表示一天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其中发生在夜间的是 ( )2.“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下列行为违背低碳理念的是( )A. 短距离出行,步行代替乘车B. 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C. 为了饮食卫生,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D.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3.下列农业生产、生活措施中能体现促进光合作用的有 ( )①合理设置株距 ②大棚增施“气肥” ③水淹及时排涝④大棚夜间增加照明 ⑤中耕疏松土壤 ⑥花盆底部留孔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4.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人类 B. 细菌、真菌 C. 哺乳动物 D. 绿色植物5.右图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作用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图是一天中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图,请据图将下列各线段与其变化原因用线连来。①ab段 A.光照逐渐减弱,气孔逐渐开放,光合作用强度增强。②be段 B.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随之增强③cd段 C.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随之减弱④de段 D.光照超过了一定强度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下降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课时)答案1.D 2.C 3.A 4.D 5.A6.①-B ②-D ③-A 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docx 18.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