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
第 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 四 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 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
2、能接受友谊的改变。
3、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
4、能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
(二)、能力目标:
1、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2、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
(三)、知识目标:
1、知道友谊最重要的一些特质。
2、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的一些误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最重要的一些特质。
教学难点:友谊需要澄清哪些方面的误区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分析归纳法、精讲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变得更丰富、更复杂,我们很想交到知心朋友,但朋友往往让人失望,到底什么才是友谊 对友谊有许多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这些期待合理吗 认真梳理自己的交友现状,澄清对友谊的期待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友谊观,这些是缔结真挚友情的前提和基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深深浅浅化友谊 ”这个话题。引出新知
(二)探究新知
友谊的特质(特有的性质或品质)
师过渡:友谊关系中一定包含一些重要的特质,那么,哪些特质是中学生的友谊中最重要的 对此,我们学生最有发言权。
环节一:学生参与P44页运用你的经验:友谊的重要特质
1.每个学生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三个选项,也可以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已喜欢的颜色。
2.请几个学生分享自己的选择 并简要谈谈这样选择的原因。
3.全班举手的方式统计结果,发现哪些特质赢得较高的支持率。
师生归纳提升:友谊的特质(1)
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 。我们一起寻求友谊关系中共同的特质,从而形成正确的友谊观,缔结真挚友情,促进自己的成长。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感觉。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环节二:学生参与P45页探究与分享:“我”和李鸣的故事
1.学生阅读故事。
2.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3.教师引导学生猜测“李鸣”拒绝帮助朋友的原因,就“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进行讨论。
4.学生讨论:分享和分担是对等的吗
师生归纳提升:友谊的特质(2)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即不管是给予还是接受,都应该是双向的;不管是分享还是分担,也应该是共同的。)
环节三:学生吟诵《木瓜》诗作译文
你将木瓜(水果)投赠我,我拿琼琚(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水果)投赠我,我拿琼瑶(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水果)投赠我,我拿琼玖(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师生归纳提升:"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感悟相互馈赠的价值与美好。
环节四:学生参与P45页探究与分享:友谊与功利
观点1、“君子之交淡如水”;
观点2、“多个朋友多条路”。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观点1说真正的友谊不含功利心,超越外在的条件,只是单纯的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观点2有一定道理。多个朋友可以多一份快乐的分享和烦恼的分担,在困难面前不再孤军奋战。
2.概括出这两种观点的不同在什么:友谊是否带有功利的目的。
师生归纳提升:友谊的特质(3)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外在的条件如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是人们更为向往和追求的。
老师展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个叫俞伯牙的,琴弹得很好。他最喜欢弹《高山》《流水》。常为找不到知音而发愁。有一年,他出使楚国。八月十五晚上,景色十分迷人。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俞伯牙弹完一曲,砍柴人一声缓叹曰:“嵬,乎志在高山;汤,乎志在流水。”
俞伯牙激动的移船相见,当即邀砍柴人畅抒情怀,得知砍柴人名叫钟子期,就当即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以琴相会。转眼到第二年中秋,伯牙兴致勃勃的常州如期赴约,他挥手弹奏,高山流水。曲罢,久久不见子期到来,经多方打探得知,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临终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听俞伯牙的琴声。伯牙万分悲痛,他在子期坟前凄楚地弹起了《高山流水》。曲罢,摔琴发誓:“永不再弹琴。”
两位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加以印证;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师过渡:每个人对友谊都有自己的期待,有些期待是成熟的、合理的,有些期待却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期待会使朋友之间产生冲突甚至失去友谊。假如我们能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及时调整和修正一些不合理期待,就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从而形成正确的友谊观,使友谊更长久、更美好。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如何澄清?
友谊的澄清
环节五:学生参与P46页探究与分享:友谊的改变、竞争和友谊的关系
学生阅读“我”和小美的故事。
讨论交流: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参考:纯真无杂质、互相关心、无攀比和伤害的友谊。
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参考:不能正确看待朋友之间的竞争。
辨析竞争与友谊观点。
参考:“竞争会伤害友”:朋友赢,意味着自己输;“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朋友赢,也不意味着自己输。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学生讨论交流: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友宜的改变 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参考:自己变了,对方变了,环境变了都可能造成友宜的改变。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师生归纳提升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环节六:学生参与P47页探究与分享:小川带给我的烦恼
学生讨论交流:
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参考:坚持原则,该拒绝就拒绝。
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参考:真正的朋友要坚持原则。当朋友误入歧途,我们需要提醒、规劝甚至替朋友踩“刹车”,而不是推波助澜,这样才是对朋友信任和忠诚。
不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参考:不应该。不能违背原则,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师生归纳提升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环节七:认识误区
1、好朋友在一起,一生不变。
2、为了友谊可以牺牲原则。
3、朋友越多越好,交友不需要原则。
(三)、总结新知
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四)、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1、如何理解友谊的特质?
2、友谊需要澄清哪些方面的误区
板书设计:
第 四 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 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
友谊的特质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感觉。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的澄清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自我反省和激励。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