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家的意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家的意味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一课时:爱的意味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三)、知识目标:
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3、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为什么及如何孝亲敬长
教学难点:
1、家庭关系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分析归纳法、精讲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学生齐读P71页引言部分
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感: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我们逐渐长大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更多的空间,渴望更广阔的世界。当羽翼渐渐丰满之时,我们更应该牢记,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让我们带着爱和希望,和家人共筑美德之家!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课时“家的意味”这个话题。
(二)探究新知
师过渡:爱家要知家。家是什么?
环节一:学生参与P71页运用你的经验:说说“家”是什么
学生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
参考:一个港湾、一片蓝天、一把伞、一个安乐窝等。
师过渡: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等,都和家庭有关,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侧面。那什么是家庭
师生归纳提升:“家”的含义
家庭: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环节二:学生参与P72页相关链接:家庭关系的确立
学生思考交流:
生活中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是由婚姻关系建立的 (例:小两口结婚成了家。)
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是由血缘关系建立的 (例: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是由收养关系建立的 (例:养子女和养父母;继子女和继父母成为一家人。)
师生归纳提升:家庭关系的确立
家庭关系确立的形式: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师过渡: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环节三:学生参与P72页探究与分享:家庭的功能
学生分享: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参考:
1、生育功能:人口繁殖的基本单位
2、经济功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其他功能的物质基础
3、情感交流功能:家庭幸福生活的基础
4、赡养扶助和抚养功能: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5、休息娱乐功能:回家休息、疗养
6、教育功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老师总结:
正是因为家庭具有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以及赡养、扶养和抚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每一个人都来自家庭,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没有家庭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好好地爱家人,呵护亲情,建设温馨家庭,是我们肩负的使命。爱是一种能力, 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爱的能力,学会爱,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
师生归纳提升:“家”的意义:(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
环节四:学生参与P73页阅读感悟:
学生认真阅读故事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为什么富翁说那是房子,我没有家
2、为什么中年男子找到了女儿才认为自己又有家了
师总结提升:家不仅是房子、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心灵的港湾。亲情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家中的亲情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动力,激励我们拼搏。家是爱的源泉,家是我们生命的依托。
师生归纳提升:“家”的意义:(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师过渡: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见。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环节五:学生参与P73页探究与分享:中国的春运
学生思考:
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明纷、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对家的眷恋,盼望与家人团聚的强烈情感
师生归纳提升: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心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环节六:学生参与P74页探究与分享:“家规”“家训”的收集与分享
学生阅读P74页相关链接: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学生阅读了解:家规、家训、家风的含义
学生交流:与“孝”有关的家规、家训。得出什么道理?
参考:
1、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增广贤文》
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3、父不慈则子不孝《颜氏家训》;
学生阅读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得出什么道理?
法律条文:
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去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
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腊养费的权利。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
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师生归纳提升: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师过渡:孝亲敬长不仅是道德领域的要求,国家从法律层面也有现定。“孝亲敬长”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自觉履行的法定义务。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对此应该更加重视,在生活中努力做一个孝亲敬长的人。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环节七:学生参与P75页方法与技能:如何孝亲敬长
学生阅读反思:
1、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是否符合“孝”。
2、在以后的生活中,应如何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师生归纳提升:3、如何孝亲敬长
尽孝在当先。从现在开始,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尊敬、倾听、感恩
(三)、总结新知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1、家的意义
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及如何孝敬父母?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一课时:爱的意味
生命的居所
1、“家”的含义
2、“家”的意义
中国人的“家”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如何孝敬父母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