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8章 第3节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弹簧测力计、带钩的长方体木块、棉布、水平长木板,钩码,牙刷,两个带盖瓶子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学生拧瓶盖,一个盖子上摸了油,那个能拧开?有油的为什么拧不开?怎么样才能打开?板书课题 亲自体验,谈感受 动手实验激发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完成活动一,体验摩擦力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将手压在桌面上向前滑动,体会桌面对于手的前进有什么作用?将手悬于桌面上方,还能产生摩擦力吗?将手与桌面接触,就一定能产生摩擦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感受,纠正学生的错误板书:一、摩擦力(F摩)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的作用点3.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动手实验并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方向几个方面讨论,并得出定义。学生思考,并讨论小实验:推动毛刷在桌面上 滑动,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毛刷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教育学生,分析事物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交流能力。
提出问题从力的三要素看,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呢?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摩擦力吗?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器材,结合所学知识试着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好,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测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引导由拧瓶盖我们知道:摩擦力大小是不一样的,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出示拖地图片,你更愿意拖哪块地?为什么?用铅笔写字,用橡皮怎样才能擦得很干净?还可能与谁有关?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这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板书结论:1.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引导根据得出的结论思考:怎样才能将有油的瓶盖打开?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板书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举例说明。减小摩擦的方法还有那些?下面大家一起阅读一下教科书第36页的“科学世界”,看看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摩擦?寻找身边的摩擦力,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 完成活动二并思考回答测力的工具应该用弹簧测力计。不能,所以要用二力平衡知识。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使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测出的拉力就等于摩擦力。学生可能猜测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物重;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触面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展示实验数据,表达个人观点,总结讨论思考回答:垫上毛巾用力拧总结: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比得出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思考: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对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猜想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明确研究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培养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找出物理与生活的结合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小结 思考回答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3节 摩擦力 1、作用点:接触面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大小: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方法: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