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单元概要本单元既是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让学生把这些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本单元由导语、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三课“发现自己”组成。通过本单元教学,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抓住中学生活的机遇,积极迎接挑战;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实现梦想需要努力;知道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理解学习的含义、作用,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了解认识自己的作用和途径,明确接纳、欣赏自己的要求,明确做更好的自己需要落实在行动上。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2.健全人格:①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②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③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④学会学习,有效学习,积极进取。课程内容要求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点: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努力就有改变;体味学习;做更好的自己。难点: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学习是苦乐交织的;接纳与欣赏自己。第一课 中学时代第1课时 中学序曲教学 目标 1.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并保持独立人格;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2.了解升入初中后的变化,知道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的机会,初步规划自己在中学时代的目标;珍视今天的初中生活,从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目标。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新的起点”,引导学生感受新生活,知道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第二目是“成长的礼物”,引导学生从生命成长的角度了解中学生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知道如何超越自我,并为实现中学的目标而努力。重点 难点 重点: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难点:中学时代馈赠的成长的礼物。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开学啦!初一新生雨中报到》。 结合视频,回忆自己入学报到时的情景和感受,理解报到入学意味着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拉开了中学时代的序幕。由此导入新课。 方式二:歌曲导入 请你用最贴近的字词形容你目前体验到的初中生活。概括来讲,同学们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活是全新的,走进了中学时代。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 2.中学时代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3.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会 4.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成长的礼物 5.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中学生活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新的起点 1.展示课本P2—3的图片。 思考:运用你的经验,谈谈中学生活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新角色、新感受、新期待…… 2.思考: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哪些变化 提示:学习时间:长;游戏时间:短。 独立做的事情:多;自由自在的时间:少。 学习科目内容:多;休息时间:少;课堂寝室纪律:严格。导 与 学 过 程 3.完成课本P3“探究与分享”: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点拨:新奇、兴奋、紧张、新鲜、有趣、精彩等。 4.阅读钱学森的事迹材料。 思考:中学生活对钱学森有着怎样的影响 点拨:中学时代见证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他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为他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5.分享周恩来和霍金的例子,感知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点拨: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探究二:成长的礼物 1.课本P5下“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 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提示:(1)我最想挑选的礼物:“新的机会”。 我希望盒子里装的礼物:能够促使我奋发向上、自我超越的礼物。如,班干部的竞选机会、参加学校篮球队…… (2)带来的变化:变化一:我不再睡懒觉,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给同学们开门;下午放学等同学们都走后我锁上教室的门再走。变化二:体育课上不再像以前那样懒散,而是积极参与每一项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课本P6上“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这些遗憾 点拨:在学习生活中的遗憾:贪玩,没有珍惜学习时间。打算:充分利用好时间来学习。 在人际交往中的遗憾:由于内向,没能结交知心朋友。打算:主动与同学交往,结识新朋友。 在课余生活中的遗憾:兴趣爱好较少。打算:发挥特长,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 3.观看视频:校园生活的一天。 思考: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会 点拨:(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4.展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发挥潜能提升自我的有关材料。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思考:少年时的钟南山也是调皮的孩子,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5.知识归纳:中学生活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哪些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1)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2)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6.你打算如何度过你的初中生活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中学序曲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 (示例)本课时以新的起点、新的机会和挑战为主线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激发潜能,做更加优秀的自己。第2课时 少年有梦教学 目标 1.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热爱生活,确立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2.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联系起来。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有梦就有希望”,理解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知道梦想的重要性,明确少年的梦想的特点。第二目是“努力就有改变”,懂得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知道努力需要立志、坚持和方法。重点 难点 重点: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难点:少年的梦想的特点。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歌曲告诉我们,我们的未来不是梦,需要流着汗水默默地工作。我们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呢 ——努力。由此导入新课。 方式二:事例导入 “时代楷模”刘永坦出生于战乱年代,报国图强的种子在年幼的刘永坦的心中生根发芽。正是这根幼芽促使刘永坦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时期的梦想付诸现实,是很幸福的。”由此导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梦想 它有什么意义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3.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有梦就有希望 1.展示课本P8的图片。 思考: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点拨:做一个教师、医生、科学家、诗人等。 思考:据此总结一下什么是梦想 梦想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1)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梦想的作用: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思考:回想一下,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以后想当英雄,帮助好人,战胜坏蛋。” “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 “我长大了要养好多小动物,让它们不再孤独……” 思考:小时候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呢 点拨:天真无邪、美丽可爱。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 3.展示材料:著名航天员叶光富幼年“飞天梦”的有关材料。 思考:结合叶光富的事迹,谈谈小时候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点拨: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思考:结合叶光富的事迹,谈谈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点拨: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4.归纳总结: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点拨:(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探究二:努力就有改变 1.展示课本P11“探究与分享”。 思考:关于“梦想与现实”有以下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点拨:少年的梦想,有时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展示女排圆梦有关材料。 思考一:中国女排世界杯圆梦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努力需要立志。 思考二:如果一遇到挫折女排就放弃了,还会有之后的世界杯圆梦吗 点拨:不会。努力需要坚持,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知识拓展:努力也要有方法。 ①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③积少成多,循序渐进。④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3.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要有方法。 4.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梦想 点拨:(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要有方法。要点 梳理 少年有梦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 学习伴成长教学 目标 1.能够有效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2.了解学习的内涵,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需要的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打开学习之窗”,了解学习的内涵和表现,知道学习需要的态度,理解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二目是“学习点亮生命”,知道学习对于生存、生活、成长的重要意义。重点 难点 重点:学习的表现;学习点亮生命。 难点:学习点亮生命。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视频导入 播放动画片,引导学生通过菲菲学飞的经历,体会学习是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由此导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 设置问题情境:课件展示繁体的“学习”,你认识这两个字吗 图中①~⑦代表着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学习 2.学习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学习需要怎样的态度 4.为什么要终生学习 5.为什么说学习点亮生命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打开学习之窗 1.展示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有关图片。 思考:今天,人们怎么看待学习呢 判断:他们是在学习吗 点拨: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培养实践能力。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和同伴一起聊天: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 归纳:学习的含义: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会如何做人。 2.在同一次春游学习中,同学们的收获各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点拨: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导 与 学 过 程 3.思考: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会有什么危害 你打算怎样改正呢 点拨:(1)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 (2)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4.播放视频:《76岁的金爷爷参加高考》。 思考:76岁的金爷爷参加高考,立志考上中医内科。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思考:为什么要终生学习 点拨: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探究二:学习点亮生命 1.展示不同的人对学习有不同的认识。 思考:从他们的回答中,你明白了什么 点拨: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 2.思考: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点拨: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1)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2)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3)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4)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3.展示李克强总理有关学习的材料。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点拨: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4.知识归纳:学习的重要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学习伴成长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第2课时 享受学习教学 目标 1.学会学习,并能有效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理解学习中有苦也有乐,知道怎样才能享受学习,掌握学习的要求和方式方法。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体味学习”,理解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要学会体验学习带来的美好享受。第二目是“学会学习”,知道学会学习的要求,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重点 难点 重点:学会学习。 难点:体味学习。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考研奶奶仝正国》。“考研奶奶”仝(tóng)正国说:“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2.如何做到学会学习 3.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什么关系 4.我们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说说你在学习中运用哪些具体方法。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体味学习 1.展示“先贤有话说——论学习”。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习中有快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中有辛苦) 讨论:学习是快乐还是辛苦的事情 点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思考:学习中有没有辛苦呢 点拨:集中注意力:苦 耗费精力:苦 作业不会:苦 克服不良情绪:苦 ………… 结论: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 探究二:学会学习 1.展示视频:袁隆平的两个梦。 材料一 展示袁隆平报考西南农学院的有关材料。 思考:袁隆平为什么拒绝了父亲的建议,最终选择报考西南农学院 点拨: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导 与 学 过 程 材料二 展示袁隆平立志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有关材料。 思考:除了兴趣,学会学习还需要什么 点拨:有远大志向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2.战胜困难,努力学习。 材料一 大家好,我叫明明,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了。我感到非常高兴,但也遇到一些烦心事,请大家帮我一起解决吧! 明明的烦恼一:小学时在父母帮助下我的成绩还不错,可是到了初中,觉得小学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好像不管用了,我虽在学习上花了很多时间,甚至熬夜学习,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成绩也大不如前。 思考:你觉得明明烦恼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点拨:学习方法有问题。 思考:怎么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明的烦恼呢 点拨: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材料二 明明的烦恼二:中学的学习内容难度增大,自己看书的时候抓不住重点,预习效果不佳,遇到不会的题总是习惯了自己解决,既不想和同学交流,也不主动请教老师。明明应该怎么办 思考:请你帮明明分析出现这些困扰的原因。 点拨:自己看书的时候抓不住重点;既不想和同学交流,也不主动请教老师。 思考:怎样才能解决明明的烦恼呢 点拨: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也可以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3.知识归纳:如何做到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4.拓展空间——学习方法交流会。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第三课 发现自己第1课时 认识自己教学 目标 1.能够自我反思,保持乐观的态度;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倾听他人意见,进行自我改进;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2.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及途径。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人贵自知”,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目是“多把尺子量自己”,知道通过多种方式认识自己,知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意义,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重点 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2.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人贵自知 1.展示课本P25“运用你的经验”内容。 思考: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 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点拨:有才华、内向、冷静、勇敢、负责任、顺从、独立…… 思考: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点拨:满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 思考: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 提示:诚实、正直、大方、热情、乐于助人。 2.展示中学生红红的故事。 思考:红红对自己的这种认识有什么不利影响吗 她应该怎么办 (1)不利影响: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同时影响与他人的友好交往。 (2)建议: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增强自己的信心;增强自己的实力。 小结:为什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导 与 学 过 程 探究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1.展示课本P28“探究与分享”内容。 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 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 点拨:(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2.展示牛顿对自己的评价: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面前。 ——牛顿 思考:牛顿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促使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点拨: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展示:自我评价的方法 3.展示唐朝李世民对他人评价的认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思考:李世民这番话说明他人评价有什么重要性 点拨: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4.教材P30“探究与分享”内容。 思考:说说你会怎么对待这些评价。 点拨: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展示: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第2课时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 目标 1.能够自我反思,保持乐观的态度;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倾听他人意见,进行自我改进;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2.理解如何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 线索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接纳与欣赏自己”,理解为什么要接纳与欣赏自己,掌握接纳与欣赏自己的要求。第二目是“我要飞得更高”,通过活动“接纳自己和做最好的自己”,分享和讨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有关问题,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的含义。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激发自己的潜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 难点:积极接纳自己是理性和智慧的选择;学会欣赏自己。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海归硕士”孙晨璐遭遇车祸残疾后,由悲观消极到逐渐接受现实又最终逆袭成残运会冠军的材料。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接纳自己,要接纳自己的一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2.我们应怎样接纳自己 3.我们应怎样欣赏自己 4.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接纳与欣赏自己 1.展示课本P32的内容。 思考: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点拨: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思考:你有哪些优点和长处、缺点和不足 请展示出来。 点拨:具体格式这样写: 我喜欢我自己,是因为( )。 我喜欢我自己,是因为( )。 3.展示有关性格、身材、过去与现在的图片。 思考:我们应怎样接纳自己 点拨:(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导 与 学 过 程 4.展示名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有关图片。 思考:我们应如何欣赏自己 点拨: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5.展示课本P33“探究与分享”内容:你赞同下面哪个同学的看法 点拨:赞同“我认真分析了别人的意见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坚持自己的看法。” 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 探究二:我要飞得更高 1.展示某田径运动员扬长避短、发挥特长的材料。 思考:结合事例,说说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点拨: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2.展示比喻改正缺点提升自己的诗歌。 思考:古诗句启示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点拨: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3.展示课本P35“改正缺点的方法”内容。 4.展示人的大脑的能量使用情况。 思考:由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来总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点拨: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思考:“命运为你关闭一扇门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说明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点拨: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6.归纳总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