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四中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检测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金华四中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检测卷

资源简介

金华四中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检测卷
2014.11
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A、英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苏德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战役
3、在百度网页上输入“俄历1917年10月、列宁和斯莫尔尼宫”这些关键词,能够搜到的 历史事件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苏联的建立
4、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摘自《剑桥中国史》 据此回答6-7题
6、“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红军长征
7、“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胜利的标志( )
A、红军主力在陕北吴起会师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C、湘江战役 D、遵义会议的召开
8、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9、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所做探索的相同之处是(   )
A、都采用暴力手段 B、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改良运动
C、都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D、都想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10、以下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
①陈独秀——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李大钊——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蒋介石——北伐总司令 ④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被网友视为继去年“你幸福吗?”之后的又一“神提问”:“2014年,你缺什么?”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回答最多的是:“百姓缺钱、缺房”“国家缺民主”“社会缺道义”。 据此回答11—12题
11、这些百姓心声其实反映了( )
①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我国温饱问题还未解决
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缺”正表现出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为实现百姓“幸福之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 )
A、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3、 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自治区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55年来,自治区开创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的新局面。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调动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性 ②体现了西藏自治区的高度自治
③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④保障了藏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读右图1漫画《并驾齐驱》,它的寓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 )
A、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5、2013年暑假,央视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带动全国兴起一股“汉字热”。汉字文化节目的举办(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有利于学习世界各国文化 ④有利于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嫦娥三号”探月迈出新征程,“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登上世界之巅,高速铁路建设走向世界……这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对加快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这说明 ( )
A、科技创新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我国已经跨人发达国家 行列
C、独立自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点 D、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7、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施了一系列务实节俭的措施,包括进一步简化会场布置,代表人住和离开驻地时不搞迎送仪式,代表团集体吃自助餐,不准相互宴请等。这些措施有利于 ( )
①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②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保障人大代表严守国家秘密 ④引导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他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李克强总理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③改革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改革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9、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相应的价值要求,其中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的价值准则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好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获得了某种补偿。1912年—1919年初的中国知识界的价值重建运动,可以视为象征。后来又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材料一中的“这场革命”和“新纪元”分别指什么?这场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4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价值重建运动”的阵营核心是什么,这一阵营形成于哪一个学府?(2分)
(3)材料一中的“新纪元”和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有何联系?(2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精神源泉是什么?联系实际,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3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暮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由站起来——富起来——逐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这90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30年”,民主革命阶段是第一个“30年”,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可视为第二个“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为第三个“30年”。我们党在这三个时期主要干了三件大事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第一个“30年“里,中共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你认为哪次最重要?并说明理由。(3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在第一个“30年“里,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
(4)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由“富起来”到“逐步强起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什么?(2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让两地人都尝到了“甜头”——盛产优质瓜果的阿克苏人水果销路旺了、价格好了;八千里外的浙江人,想吃西域瓜果更容易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材料三: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也有各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但是真正将中国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在理论上统一起来并形成全新的近代的民族意识的,却是孙中山所倡导的大中华思想。孙中山在1912年《对外宣言》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称谓。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从全局视野审视新疆发展战略,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有什么重大政治意义?(4分)
(2)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疆发展得更好更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新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称谓源自于他的什么主张?(2分)
(4)材料三中的“中华”一词是何时何趋势下出现的?(2分)
24、(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五水共治”的春风吹遍了浙江大地。各地政府大力作为,制定政策,落实措施。
材料二:实施“五水共治”,科学技术起着重大的作用。如,防洪工程中“机器换人”,提升了防洪设施的运行能力;采用大型绞吸式清淤船,清理水葫芦等水面垃圾的效率是人工的7倍;使用KS50生物修复剂治理河道,使水质变清,为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
材料三: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活动,建设“清丽金华”,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我市治水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同学们探查了市区的主要河道,发现原来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见了,河水变清了,河道两旁整洁优美。但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他们也看到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于是马上打电话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
(1)材料一中浙江省政府大力推出“五水共治”的大政方针符合从什么出发提出的哪一重大战略任务?(2分)
(2)联系材料二,指出我国实施哪一战略,并概括科学技术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3分)
(3)联系材料三,运用“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同学们的行为。(4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安全生产法、保险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材料一反映全国人大具有什么主要职权?这些法律的修改,表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做到了依法治国哪一方面的基本要求?(2分)
(2)材料二中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说明我国宪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4分)
(3)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有什么关系?(2分)
(4)结合材料三从政治角度说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的重要性?(2分)
金华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检测答案
2014.1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D B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B D C D D D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0分)
(11分)21、(1)这场革命指辛亥革命(1分),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
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2)“新青年”编辑部(1分),北京大学(1分)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4)爱国主义(1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自觉维护国家尊严、维护国家安全、当国家的安全、尊严、利益受到损害时,勇担重任,与国家过渡难关。(2分)
(10分)22、(1)国民党“一大”召开(1分)创立了黄埔军校,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2分)
(2)中共“一大”的召开;理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或:中共二大的召开;理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或遵义会议;理由: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2分)
(4)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10分)23、 (1)民族团结、互助、和谐(2分)。新疆更好更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2分)
(2)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3)五族共和(2分)
(4)魏晋南北朝时期(1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1分)
(9分)2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分)。
(2)科教兴国战略(1分)。提升了防洪能力;提高了治污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分)
(3)同学们打电话将发现的问题向环保部门反映体现了他们依法行使了建议权和监督权。(2分)同学们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活动体现了他们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也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2分)
(10分)25、(1)立法权(1分) 有法可依(1分)
(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3分)
社会主义制度(1分)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2分)
(4)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分)
金华四中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检测答题卷
2014.11
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0分)
21、(11分)
(1)(4分)
(2)(2分)
(3)(2分)
(4)(3分)
22、(10分)
(1)(3分)
(2)(3分)
(3)(2分)
(4)(2分)
23、(10分)
(1)(4分)
(2)(2分)
(3)(2分)
(4)(2分)
24、(9分)
(1)(2分)。
(2)(3分)
(3)(4分)
25、(10分)
(1)(2分)
(2)(4分)
(3)(2分)
(4)(2分)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