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 机械运动1.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使用刻度尺前应认清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与被测物紧贴,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终端所对刻度线,并与尺面________。(4)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__。(5)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返回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2.【2022·柳州】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最适合用于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的是( )B【方法技巧】要测量运动员的立定跳远成绩,一般在2~3 m之间,分度值达到1 cm就比较适当,量程为5 m的卷尺就可以,故B正确。返回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估测不准确,不值得推广应用B.人们经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很多,如尺、臂长、步长C.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标准量作为衡量,否则无法比较D.某人在测量中记录的数据为50,这一定是体重测量解析:估测尽管不够精确,但在实际当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为有时不需要那么精确地测量,只是作为比较即可.臂长、步长是我们不要求精确测量时的常用长度单位.任何测量都必须有个用来比较的标准量.记录的数据必须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否则无法了解测量的是什么.C4.【2022·连云港】如图,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l1<l2<l3 B.l1<l2=l3C.l1=l2=l3D.l1=l2<l3A【方法技巧】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用身边的签字笔作为“尺子”进行大致测量),会发现线段a最短,线段c最长,即它们长度的大小关系为l1<l2<l3。返回5、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5.50cm8.30cm~8.32cm金属片的长度约为2.80cm~2.82cmD返回6.【2022·常德】图中的物块长度为________cm。2.90【方法技巧】物块末端对应刻度值为4.90 cm,物块长度为4.90 cm-2.00 cm=2.90 cm。7.时间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__。(2)时间的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秒返回s8.【2023·淄博模拟】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日晷 B.沙漏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D【方法技巧】“日晷”“沙漏”只能粗略计时;电子手表是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工具,不精确;导航卫星的“心脏”是星载原子钟,采用铷原子钟或铯原子钟,能精确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测时,D符合题意。返回返回9.【2023·通辽期中】图中停表所示的时间是______s。135【方法技巧】在停表的小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 min,指针在“2”和“3”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 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 s,指针在15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5 s,即停表的读数为2 min 15 s=135 s。10、 如下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解析:停表分针指在5与6之间,且超过中线,长针读数应为37s,如果分针未超过5与6之间的中线,长针读数应为7s.长度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372.5011.减小误差的方法:(1)提高测量工具的精确度;(2)多次测量求________,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测量值相同;(3)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错误能够避免。返回平均值1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D【方法技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A错误;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B错误;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错误,误差不能避免,C错误;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D正确。返回1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灭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解析: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实验者、测量工具等因素引起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所以A、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的,是一个不准确的值,若再往下一位估读,得出的数字是无意义的,所以B说法错误.C14.【2022·枣庄】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57 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17.571 mm【方法技巧】将4次正确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就是记录结果:因为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从右面数第二位就是分度值所在的数位,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返回15.某种病毒的直径为120 nm。下列关于该长度的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120 nm=120×109 m=1.2×1011 mB.120 nm=120 nm×10-9=1.2×10-7 mC.120 nm=120×10-9 m=1.2×10-7 mD.120 nm=120×106 m=1.2×108 mC【方法技巧】单位换算的方法:数字不变,乘进率,单位变换。返回16.【2022·威海改编】如图所示,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测更接近实际的是( )A.1.5 mB.2.5 mC.4.5 mD.5.5 mB返回【方法技巧】成年人的身高在170 cm左右。由图知,返回舱的高度略大于成年人的身高且小于两个成年人的身高,所以在2.5 m左右。17.【2022·湘潭】如图所示,被测纽扣的直径是______ cm。1.13【方法技巧】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纽扣左侧与3.00 cm对齐,右侧在4.1 cm与4.2 cm之间偏向4.1 cm一侧,估读为4.13 cm,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4.13 cm-3.00 cm=1.13 cm。返回18.有一段铁路线如图甲所示,此图按实际尺寸缩小为原来的 。用细线沿图上铁路线截取长度相同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度如图乙中AB所示,请用文具盒中刻度尺(或三角板)量出图上这段曲线的距离为________mm,则该铁路线的实际长度为________km。36.01 080 【方法技巧】实际长度l=36.0 mm×3×107=1 080 km。返回19.【2023·恩施期中】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5.15二【方法技巧】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由题图可知,线圈的总长度l=15.15 cm-10.00 cm=5.15 cm;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过程中,所取圈数越多,测量的误差越小。返回20.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1.85【方法技巧】题图中4枚硬币的直径之和为7.40 cm,每枚硬币的直径d= =1.85 cm。返回21.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A【方法技巧】长度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返回22.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A.1 mm,36.60 cm,0.07 cmB.1 cm,36.6 cm,0.07 cmC.1 cm,36.0 cm,0.67 cmD.1 mm,36.6 cm,0.07 cmD返回【方法技巧】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36.6 cm是准确值,0.07 cm是估计值,分度值是0.1 cm=1 mm。23.【教材P14实验改编】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欲采取以下做法:①利用停表直接测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②利用停表测出1 min内脉搏跳动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③利用停表测出脉搏跳动10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则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D【方法技巧】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太短,直接测量误差太大,题中做法②③采用累积法,测多算少,可以减小误差。返回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单位或数字:(1)某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_。(2)成年人一拳宽度约为1__________。(3)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_____________m。(4)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______________cm。(5)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为8 848.86__________。(6)病毒的直径大约是100________。cm返回dm3(接近即可)18(接近即可) mnm2.完成单位换算:(1)105μm=________m=________km。(2)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3 km=_________m。(3)8 μm=________mm。(4)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在1 μm左右。若某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为0.05 μm,即50 nm,则50 nm=______________m。0.1返回10-46.4×1068×10-35×10-83.[太原期中]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铁块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D返回4.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分度值是1 cm、量程为5 m的皮卷尺B.分度值是1 mm的1.5 m钢卷尺C.分度值是1 mm的米尺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 cm、量程为3 m的硬杆长尺D返回5.[中考·山西]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A.20 cmB.50 cmC.120 cmD.150 cmB返回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cm,分度值为______cm,测得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0~10返回0.19.70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1 km=5.1 km×1 000 m=5 100 mB.5.1 km=5.1 km×1 000=5 100 mC.5.1 km=5.1×1 000=5 100 mD.5.1 km=5.1×1 000 m=5 100 mD返回8.[成都简阳月考]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测量长度的刻度尺分度值越小越好B.用拉长后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会使结果偏小C.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无法进行测量D.正确测量某物体长度为0.252 m,其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B返回9.【点易错·测量长度,记录数据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A.5.2 cm,5.18 cm B.3.2 cm,3.18 cmC.3.20 cm,3.18 cm D.3.2 cm,3.2 cmB【点拨】由图可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木块左端与2 cm刻度线对齐,木块右端在5 cm与6 cm刻度线之间,偏向5 cm刻度线,读作5.2 cm,甲刻度尺测量出的木块长度是L1=5.2 cm-2.0 cm=3.2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1 mm,木块左端与2.0 cm刻度线对齐,木块右端在5.1 cm与5.2 cm刻度线之间,偏向5.2 cm刻度线,读作5.18 cm,乙刻度尺测量出的木块长度是L2=5.18 cm-2.00 cm=3.18 cm。返回10. [中考·福建]如图所示的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D返回11.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A.1 mm,36.60 cm,0.07 cmB.1 cm,36.6 cm,0.07 cmC.1 cm,36.0 cm,0.67 cmD.1 mm,36.6 cm,0.07 cmD【点拨】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36.6 cm是准确值,0.07 cm是估计值,分度值是0.1 cm=1 mm。返回1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再乘以车轮的周长B.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C.要测量曲线MN的长度,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棉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D返回13.[科学思维]如图,用一条薄厚均匀的纸带绕铅笔n圈,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__(填写表达式)。【点拨】铅笔外径与圆环内径间的距离为l= ,铅笔外径与圆环内径间有n层纸带,所以纸带的厚度为d=返回14.[科学思维]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整理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1)所用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卷尺(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返回用皮卷尺测出沿直线运动10步的长度,再除以10即得步距(合理即可)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 误差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A.小时 B.秒 C.毫秒 D.年B返回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单位或数字:(1)30 min=________h。(2)2 min 30 s=________s。(3)7 200 s=________h。(4)一节物理课的时间:0.7________。(5)一场足球赛的时间约90________。(6)唱一遍中国国歌的时间约46________。0.5返回1502hmins3.[晋城高平期中]下列工具中,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A.螺旋测微器 B.沙漏 C.钟表 D.日晷A返回4.如图所示,该电子停表可以精确到______s,该电子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s。【变式】小明利用停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4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停表读数为______s;由此可以推算出小明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________次。0.01返回670.1935.875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错误B.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就会消除误差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D返回6.[山西实验中学期中]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小红利用该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数据分别为1.80 cm、1.81 cm、1.81 cm、1.80 cm,则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0.1返回1.817.以下单位中不是时间单位的是( )A.秒B.分C.天D.米D返回8.“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数据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完整地播放一遍中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7 minB.一节课的时间为40 sC.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 min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3 sD返回9.下列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B.为了准确,可以使用停表测量任何时间C.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越好D.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平均数即可得出测量结果A返回10.如图甲所示的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s;如图乙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________,显示的时刻为10 h______min________s;如要测量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应该用________(填“甲”或“乙”)。367.5返回1 s930乙11.(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图,不正确的图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此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m。甲偏大0.10.034 0(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若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26.00 cm、26.02 cm、26.42 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cm。此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除了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外,请你再写出一种实现此目的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42 cm返回26.00减小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或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等)12.小梦学习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记录分别是5.25 cm、5.26 cm、5.26 cm、5.24 cm,但测量记录随意易混乱,请你为他们组设计合理的表格整理好记录数据,在表格中体现并计算出物体的测量结果。解:如表所示。同学 甲 乙 丙 丁长度/ cm 5.25 5.26 5.26 5.24测量结果/ cm 5.25 返回13.[科学探究]如图所示是在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测量次数 铁块质量/g 细绳长度/cm 30个周期/s 周期/s1 10 50 42.0 1.42 10 80 54.0 1.83 20 50 42.0 1.44 20 80 54.0 1.8… (1)若直接测出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__。(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的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____法。大控制变量测量次数 铁块质量/g 细绳长度/cm 30个周期/s 周期/s1 10 50 42.0 1.42 10 80 54.0 1.83 20 50 42.0 1.44 20 80 54.0 1.8… (3)通过比较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第2次和第________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摆的周期长短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铁块质量一定时,细绳的长度越长周期越长测量次数 铁块质量/g 细绳长度/cm 30个周期/s 周期/s1 10 50 42.0 1.42 10 80 54.0 1.83 20 50 42.0 1.44 20 80 54.0 1.8… 4(4)通过实验分析,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摆的周期长短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与__________有关。测量次数 铁块质量/g 细绳长度/cm 30个周期/s 周期/s1 10 50 42.0 1.42 10 80 54.0 1.83 20 50 42.0 1.44 20 80 54.0 1.8… 细绳长度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