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总结知识点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总结知识点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物理量符号:m
3、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 1 t =1 000 kg、1 kg=1 000 g、1 g=1 000 mg
1t=1×103kg=1×106g=1×109mg
4、常见物体的质量:一个苹果质量约为150g、一个成年人质量约为40~90kg、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g、一枚一元硬币质量约为10g等。
5、对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构造
称量(能测的最大质量) 砝码盒内砝码的总质量 + 游码最大的读数。
感量(最小分度值)就是游码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2)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游码弄湿、弄脏;
(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3、调节方法(使用前)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拨: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4、测量方法(使用时)
(1)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添加砝码(从大到小),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向右调节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质量的砝码)(左物右码)
注意:称量过程中,若添加最小砝码后,天平依然不能平衡,此时应调节游码,禁止调节平衡螺母。
(2)读: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游码以左侧所对刻度线为准)
(3)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砝码要装入盒内(由小到大),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5、测量固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
(2)被测物体放左盘, 砝码放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记录数据。
6、测量液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
(2)测量空烧杯质量m0;
(3)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测量总质量m总;
(4)被测液体质量m=m总 m0。
第2节 密度
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m与V成正比。
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一般不同。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可以区别不同的物质。如:比值:铁块——8 g/cm3;铝块——2.7 g/cm3。
一、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物理量符号:ρ
3、公式:ρ=m/
4、物理意义: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5、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g·cm-3 )
(3)单位换算:1 g/cm3 =103 kg/m3
6、对 = / 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但是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体积无关,所以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
(3)不同种物质,
①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m= ρV),可理解为: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②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 / ),可理解为: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7、密度表规律总结:
(1)一般:ρ固>ρ液>ρ气;
(2)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
不同种物质,密度也可能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3 ”的形式,如ρ水=1.0×103 kg/m3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3”,如 ρ空气=1.29 kg/m3。
(5)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都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得,气体的密度是在0℃、标准大气压下测得。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但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实验室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是用量筒或量杯。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量程):常用 50 mL ,100 mL,200 mL;
分度值: 1 mL,2 mL,5 mL。
3、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使读数偏大,仰视使读数偏小。(俯大仰小)
4、使用原则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液体(盐水)、固体(石块、木块)
测质量、测体积、求密度。
1、测量液体的密度
先测总质量,之后倒出部分液体测体积,再测剩余质量。
(1)天平水平放置,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3)将烧杯中的液体部分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余 ;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5)根据密度公式 = / 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记录表格:
2、测量固体的密度
①测量对象:形状规则的固体
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天平、刻度尺
测量方案:测质量、算体积、求密度。
②测量对象:形状不规则的固体
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天平、量筒
排水法测体积(石块浸没)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0;
(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总;
(4)根据公式 ρ=m/V,计算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记录表格:
三、密度测量的扩展
方法1:针压法(物体浮在水面)
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为V2。
V木=V2 - V1
方法2:助沉法(物体浮在水面)
用细线把木块与一铁块连在一起沉入水底,使用量筒,运用排水法测体积。
V木=V2 - V1
方法3:溢水法(物体放不进量筒)
质量用天平,体积用溢水杯。
V物=V水
方法4:等体积法(有天平无量筒)
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1)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2)天平测出一定量水和烧杯质量为m1;(3)天平测出与水等体积的液体和烧杯质量为m2。
测出石块的密度?
(1)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天平测出烧杯加满水的质量m1;(3)石块加入满水的烧杯,水溢出后烧杯总质量m2。
方法5:等质量法(有量筒有天平但砝码磨损或无砝码)
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1)在天平两端放相同的烧杯,一个盛水,另一个盛待测液体,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V1;(3)用量筒量出待测液体的体积V2。
测出石块的密度?
(1)在天平两端放相同的烧杯,一个盛水,另一个盛石块,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V1;(3)用量筒量出石头的体积V2(排水法)。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
温度对物体密度的影响
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如弄瘪的乒乓球可以放到热水中复原)
2、风的形成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密度 ,密度变小;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3、水的反常膨胀
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反而是“热缩冷胀”。我们称之为:水的反常膨胀。(从液态到固态)
在0—4℃之间——热缩冷胀;在4℃以上——热胀冷缩;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液态)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么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所以我们说物质的密度是个定值是有条件的。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1. 先求出物质的密度。
2. 查密度表确定。(此方法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真伪)
3. 若不同物质的密度相等的情况下用其它方法来鉴别物质。如: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可燃性等等。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应用:
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
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草屑密度小,随风飘走;麦粒密度大,落回地面。)
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干瘪的种子密度小;饱满的种子密度大。)
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能减小机身重量,提高性能。在
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用密度小的泡沫做舞台道具,质量更小,便于移动和使用。
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
三、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 ρ=m/V 可以求得:物体的密度,
应用:鉴别物质种类、物质纯度、是否实心。
(2)根据 m=ρV 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
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3)根据 V=m/ρ可以求得:物体的体积,
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四、密度的变化
气体密度的变化比固、液体更明显:
(1)当气体降温或被压缩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2)当气体受热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杯里有一些水,完全凝固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大1/9。
杯里有一些冰,完全熔化成水后,体积比原来减小1/10。
五、密度的应用
1、等体积法(一个瓶子至多盛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至多盛多少千克煤油?)
2、等质量法(1m3的冰完全熔化成水,体积多大?)
3、等密度法(一块碑石的体积为5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碑石样品,它的质量为280g,体积为100mL,求这块碑石的总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