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市级竞赛一等奖)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校园安全】《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市级竞赛一等奖)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玫瑰少年背后的故事
《玫瑰少年》背后的故事是一起校园霸凌事件,这件事情中的少年叶永志,因为喜欢女孩的东西,遭歧视,被霸凌,常常被在厕所里脱裤子检查是否是女生,终于在某一天他被发现在洗手间的血泊中,他在最好的年纪,定格在那个他曾受过无数伤害的地方。真的让人不寒而栗,令人惋惜啊!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教训,而是深刻反思。
1
信息平台——认识校园欺凌
2
寻根究源——树立是非观念
3
群策群力——学会管理情绪
4
脑力风暴——应对校园欺凌
活动目标
信息看台-----认识校园欺凌
活动一:
欣赏《少年的你》片段
思考:1. 主角陈念经历了什么?
行为欺凌心理暴力校园欺凌包括语言暴力小王性格开朗活泼,爱开玩笑,常爱编点顺口溜逗大家开心。是同学们的开学果,但他喜欢给同学取外号和画漫画肖像,和小张同学在一起捉弄别人,有一天,他给班上女生小李画了一幅肖像图,还贴在该生的背上,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璐璐和莉莉是闺蜜,璐璐经常把他的很多秘密讲给莉莉,但有一天因为小事,他们决裂了,不再一起玩,各自又有了新的朋友,莉莉就把璐璐的秘密讲给她的朋友听,最后被 璐璐知道了,就准备告诉老师,莉莉知道自己闯祸了,最后两者达成一致协议,璐璐向莉莉要了350元钱来封口费,这事很快被班长阳阳知道了,阳阳并没有告诉老师,而是和璐璐一起密谋怎样花掉这钱。
火眼金睛,辨辨辨!欺凌or玩笑
你有经历过、目睹过、听说过校园欺凌事件吗?
小组内自查自纠
寻根究源-----树立是非观念
活动二:
案例分析
丁某是个非常要强的男生,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也始终是班上的前几名。但由于自己的个子在班上最矮,因此常被同班同学包某等笑称“小不点儿”,为此他非常生气。终于有一天,他召集了自己几个在外班要好的同学杨某、朱某和耿某,在包某放学回家时将其拦住并进行殴打,并扬言“以后再说,见一次打一次”。
问题1:丁某的做法对吗?你怎样劝说他不做施暴者?
问题2:案例中,丁某的朋友本身与这件事有关吗?
情景思辨
丁某: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丁某的朋友: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参与校园暴力,成为暴力行中的帮凶。
校园暴力的原因:
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1.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会合理控制个人情绪和主动与他人沟通。
2.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参与校园暴力行为,成为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群策群力-----学会管控情绪
活动三:
当被别人冒犯时
情境模拟“你说我议”
当被别人冒犯时,怎样才能既表达自己的生气,又不会导致矛盾升级呢?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弱者让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我们只有学会控制的情绪,给坏脾气说再见,才不会成为校园的欺凌者。
脑力风暴 -----应对校园欺凌
活动四:
角色扮演,深刻体会。(还原电影片段)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还原电影讨论
行为 想法 感受 对欺凌者A的影响 对被欺凌者影响
旁观者B
旁观者C
旁观者D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我们更可能是欺凌事件的旁观者,我们可以做什么?
1.欺凌发生前可以做什么?
2.欺凌发生时做什么?
3.欺凌发生后做什么?
小组讨论时刻
旁观者可以做的事情
欺凌发生前
欺凌发生时
欺凌发生后
提醒
告知
陪伴
事前调解
随机应变(谎称老师来了,保留证据、提醒等)
关心、救护、安慰、告诉老师、配合调查,不要嘲笑,避免二次伤害
脑洞大开
实践创新:我来当导演或编剧,给这个故事一个新的结局。
集体朗诵
平安校园欢乐地,认真学习远暴力;
预防暴力有途径,减少孤单独自行;
不良交往莫涉及,坚决不搞小团体;
突遇暴力勿慌张,保护自己最要紧。
避其锋芒暂妥协,机智应变巧脱身;
情急之中看仔细,留取证据交处理。
不可持强凌他人,己所不欲需谨记,
知法守法齐努力;平安校园任我行。
集体宣誓
我宣誓
从今天起
我要明辨是非,
不听谣传谣。
友爱同学,
团结互助,
杜绝校园欺凌,
从我做起!
宣誓人:......
校园是我们学习的港湾,成长的摇篮。我们不做害人的霸王,也不做沉默的羔羊,用合理的方式勇敢地向欺凌说“不”!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和谐、更美好、更阳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班会背景】
近日,周边学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校园欺凌”再度引发关注和热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专项治理《通知》,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而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伤害是巨大的。七年级孩子是非观还不明确,有时不能准确识别什么是欺凌和玩笑。我们应该对青春期的孩子正确引导,为了增加学生的安全防卫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决定召开这次以“让“少年的你”远离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会。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教给学生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不做校园欺凌者。
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保护自己。
4.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重塑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认识校园欺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明辨是非,正确应对校园欺凌,保护自己。(重点)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明辨是非、自我觉醒,以自身的积极表现重塑正确的价值取向。(难点)
【班会准备】
课前准备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重点做了以下准备:
排练情景剧《当被他人冒犯时》和还原电影《少年的你》情景片段;
查阅资料和对班级学生一个调查,收集相关素材;
提前布置了观看电影《少年的你》),引导同学们在课前先行经历体验,完成情感带入。
【活动过程】
导入
(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主题班会不是对学生道德的灌输,而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明辨是非、自我觉醒,以自身的积极表现重塑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我主要设计以下活动环节:通过歌曲《玫瑰少年》背后的故事引出主题。
活动一:信息看台——认识校园欺凌
看视频,说感受
教育不仅仅是一段话,一节课,一本书,生活处处是教育。2019年热映的影片《少年的你》并非是一份少年情谊,而是校园霸凌话题。电影学生们都看过,对于里面发生的事,关联的人和场景,这些发散开来的思维直接导向校园暴力。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师生交流从分享歌曲影评开始,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面对校园欺凌的模拟情境,为后续认识、感受和应对校园欺凌奠定基础。
谈认识,辨真伪
紧接着,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到底什么才是校园欺凌呢?(出示ppt)行为欺凌、语言暴力、心理暴力,都属于校园欺凌。要抵制校园欺凌,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欺凌的识别能力。日常生活中,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欺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只是同学间的“玩笑嬉闹”。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火眼金睛”辨辨辨:“校园欺凌”or“玩笑嬉闹”?用班上真实案例让同学来辨别,实际上也是学生自我反省。接下来我给出十条校园欺凌现象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自查自纠。说说我们身边你经历过,听说过或者看见过的校园欺凌现象。最后老师总结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学生揭示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欺凌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真实的情境中,增强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从而更清晰地认识校园欺凌。
活动二:寻根究源——树立是非观念
教育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只有拨开欺凌的真相.让学生理性思考,才能树立是非观念,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分析案例
校园欺凌行为固然可恶,但静下心来理性地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施暴者要如此残忍地伤害他人呢?他们内心是否也有无法言说的隐情?首先带领同学们来看一个案例。
丁某是个非常要强的男生,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也始终是班上的前几名。但由于自己的个子在班上最矮,因此常被同班同学包某等笑称“小不点儿”,为此他非常生气。终于有一天,他召集了自己几个在外班要好的同学杨某、朱某和耿某,在包某放学回家时将其拦住井进行殴打,并扬言“以后再说,见一次打一次”。
2.情景思辨
接下来我让学生展开情景思辨:
丁某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吗?你怎样劝说他不做施暴者?
案例中丁某的朋友杨某、朱某和耿某本身和这件事情有没有关系?你有什么建议对丁某的朋友说?
看来,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帮同学出气,成为暴力行为中的帮凶,是这起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然后因势利导,总结校园暴力发生的几点原因。
【设计意图】借助这个案例思辨,从而拨开欺凌的真相.让学生理性思考、辨识判断,从而明晰欺凌行为的缘由、特点,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行为。
活动三:群策群力——学会管理情绪
情境模拟“你说我议”德育不是告知,活动引发思考。坏脾气是成为校园欺凌者的一大“元凶”。当坏脾气来临时,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
首先,我请两位同学现场模拟表演《当被他人冒犯时》然后,展开热议:当我们听到这样的嘲笑时,有没有别的更好的解决办法?
心理辅导,管理情绪
怎样才能既表达自己的生气,又不会导致矛盾升级呢?
出示“生气控制四步法”。弱者让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我们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跟自己的坏脾气说再见,才不会成为校园的欺凌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情景模拟,心理辅导,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欺凌事件背后的情绪,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
活动四:脑力风暴——应对校园欺凌
1.角色扮演,深刻体验
播放学生对电影片段还原的情景剧,学生看后讨论各个角色的行为,想法,感受和影响。同时现场采访当时人的感想。
2.头脑风暴,小组讨论
让学生讨论电影角色中你最想改变是谁,假如我是受害者,假如我是旁观者,说一说如何机智应对?同时总结出当我们被欺凌的时候的解决办法和作为旁观者我们如何在欺凌前,中,后的应对方式。
3,法制专家来支招。(增强五个意识)
4.创新实践:改编电影“少年的你”故事情景片段的结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去感悟,去反省,去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围绕“少年的你”电影片段这条主线,通过去改变情景中不同角色的处事方式,实际上就是检测学生能否用本节课所学来运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感悟转化为行为,内化与心。
总结
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应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1. 集体朗诵快板诗
平安校园欢乐地,认真学习远暴力;
预防暴力有途径,减少孤单独自行;
不良交往莫涉及,坚决不搞小团体;
突遇暴力勿慌张,保护自己最要紧。
避其锋芒暂妥协,机智应变巧脱身;
情急之中看仔细,留取证据交处理。
不可持强凌他人,己所不欲需谨记,
知法守法齐努力;平安校园任我行
2.带领大家集体宣誓,呈现和谐美好的情境。
我宣誓
从今天起
我要明辨是非,
不听谣传谣。
友爱同学,
团结互助,
杜绝校园欺凌,
从我做起!
宣誓人:......
最后,在《青春需要温暖》的旋律声中,我深情总结:校园是同学们学习的港湾,是同学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不做害人的霸王,也不做沉默的羔羊,用合理的方式勇敢地向欺凌说“不”!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和谐、更美好、更阳光!
【总结反思】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将思考融入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明辨是非、自我觉醒,以自身的积极表现重塑正确的价值取向。取材热点话题,关注学生成长;指导应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汇聚多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