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二、整体设计思路课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全文。第2~5自然段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与开头相呼应。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写的。课文的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照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海浪温柔地冲刷着海滩,静谧而美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3.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 想象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2、谁能简单说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海水、海底、海岛)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西沙群岛的海水,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吧!(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体悟感受(一)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段。思考:(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呈现这些颜色?指名回答。师:“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板书:海水 五光十色)小组讨论交流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十分恰当。” (2)本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生回答。师小结:“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师归纳学法:“要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这就是提问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学习第3自然段(1)利用刚才学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2)师提问:本段有几句话?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多媒体图片)(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板书: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学习第4自然段1、全班同学大声朗读第4自然段。2、(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鱼。3、(出示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各种各样的鱼。4、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对生朗读不到位的地方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本段为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种动物?2、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一段共有3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出鸟多?在文中划出来。生交流。(四)学习第六自然段(1)全体朗读。(2)交流体会。师总结:“这一段不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而且与第一自然段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相呼应 ,更加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6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动着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带着对西沙群岛深深的祝愿,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一段)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现在让我们再次来回顾它的美吧!(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 ),物产丰富。我们从海面上,看到了( )的海水;潜入海底,发现了( ),( ),( ),( );走上海岛,感受到这里是( )。课后小练笔。、从课后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板书设计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总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海水: 五光十色 分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岛: 鸟的天下总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学内容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二、整体设计思路课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全文。第2~5自然段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与开头相呼应。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写的。课文的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比如,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很“威武”,这样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既形象又生动。又如,“像插着好些扇子”“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把海鱼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照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海浪温柔地冲刷着海滩,静谧而美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省、优”等15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 想象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出去旅游吗?你都去过哪里游玩?”学生交流。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美的地方,大家先一起来看这段视频。”(播放西沙群岛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地方的景色让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多媒体视频)生交流。师引出课题:“是的!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美丽的西沙群岛!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里的美好风光!”(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希沃白板的多媒体功能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直观的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指名读词语,生齐读词语。师指正读音。富饶 优美 瑰丽 岩石 海参 大龙虾 划过来 挺威武 鸟粪 祖辈 建设 有深有浅 交错 鼓起 数不清 厚厚的 宝贵2.讲解多音字“参”。并进行练习。(蒙层、课堂活动)3.(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富 优 浅 错 岩 虾 挺 鼓 数 厚 宝 贵 (汉字工具)指名认读。师:“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学生观察生字,交流展示:“优 错 虾 挺 浅”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鼓 数”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岩、宝”上窄下宽。师重点指导“挺”。“挺”左右结构,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廷”,先写“壬” ,再写“廴”。4.师范写,学生练写。【设计意图】:通过希沃白板的生字功能,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笔工具)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交流探究: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4.短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5.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海水、海底、海岛。)(蒙层)6.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岛上是海鸟的天下。树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四)精读课文,体悟感受1.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图片)(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1)学生大声朗读,说说从这一段中了解到什么? (2)(课件出示地图)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3)师总结:“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2.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生读第二段。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指名回答。师:“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板书:海水 五光十色)小组讨论交流回答。教师小结:“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十分恰当。” (2)本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生回答。师小结:“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师归纳学法:“要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这就是提问法。”3.学习第三自然段(1)利用刚才学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2)师提问:本段有几句?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多媒体图片)(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板书: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课堂活动)4.学习第四自然段(1)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并给本段划分层次。(思维导图)教师评议,进行总结: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2)(课件出示)“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小组交流读这句话的感受。教师小结: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到处都可以见到鱼。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5.学习第五自然段(1)生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本段为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种动物?生交流。师小结:“这一段共有3句话,是以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2)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出鸟的多?在文中划出来。生交流。6.学习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六段。读完这一段你有怎样的感受?生交流。师总结:“这一段不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而且与第一自然段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带上感情再读第六自然段。(五)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现在让我们再次来回顾它的美:(思维导图、课堂活动)(课件出示)我们从海面上,看到了( )的( );潜入海底,发现了( ),( ),( ),( );走上海岛,感受到这里是( )板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岛 鸟的天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