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革命烈士诗抄》阅读指导【主要内容】《革命烈士诗抄》收录的是自建党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们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蔡和森、李大钊、何叔衡、罗学瓒、王若飞这些早期的中国共产主义战士的遗作,和全国解放前夕被美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成批屠杀的青年烈士的诗句。在每位革命烈士的遗诗后面,附有烈士的事略,并选载了一些烈士的战友、同志或亲属所写的回忆和有关这些遗作的诗话。对于诗中涉及的某些史实和比较难解的文字,编者也作了一些注释。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革命烈士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力图上进的远大抱负,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愿为革命事业粉身碎骨的壮志雄心。 学习这种诗与人的“革命回忆录”,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建立革命人生观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大有益处的。【分类】《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诗按诗体分,包括古体诗和现代诗,以古体诗居多。按内容分(1)狱中诗。描写了革命者在狱中所受到的酷刑,表现了革命者忠贞坚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如刘绍南的《答敌人审问》等(2)绝笔诗。表达了诗人勇于为革命牺牲,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如周文雍的《绝笔诗》等(3)就义诗。临刑前夕或直接在刑场上写成的,为了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如杨超的《就义诗》、帅开甲的《两行》、夏明翰的《就义诗》、刘绍南的《壮烈歌》(4)写实诗。用写实的笔法描写了清政府或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的社会现实,此类诗充满鼓动性,激起群众与封建剥削阶级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如欧阳梅生的《试笔诗》、夏明翰的《金鱼》《童谣》、彭湃的《劳动节歌》。【现实意义】(1)思想价值。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诗作大气磅礴、境界高尚,而且脍炙人口,对人的精神有极大的震撼、提升作用。(2)文学艺术价值。从艺术水准上来说,“烈士诗歌的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萧三语),他们的艺术技巧水平是不平衡的。(3)历史文献价值。【阅读方法】(一)跳读与精读相结合近年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收录的作品数量都有两三百首之多。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个量偏大。我们可采用跳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在浏览、跳读的基础上选出文质兼美的三十余首作重点阅读。遴选时还可兼顾不同文体。以下篇目可供参考:古体诗:李大钊的《口占一绝》,杨超的《就义诗》,夏明翰的《就义诗》,恽代英的《狱中诗》,吉鸿昌的《就义诗》,何叔衡的《诗一首》,杨道生的《狱中》,李少石的《南京书所见》,高波的《狱中诗》,余文涵的《铁窗明月有感》。现代诗:柔石的《战!》,殷夫的《别了,哥哥》,陈辉的《为祖国而歌》,陈然的《我的“自白”书》,叶挺的《囚歌》,关向应的《征途》,赵博生的《革命精神歌》,蓝蒂裕的《示儿》。(二)颂其诗,知其人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阅读、欣赏《革命烈士诗抄》尤其需要“知人论世”。学者张清华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伟大的诗歌必不是纯文本意义上的诗,而是“人格意义上的,生命人格实践意义上的诗歌”。我们理解了烈士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情怀,再读他们的这些遗作,就会格外容易受到感动。请看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仅从艺术角度来考量,这首诗或许只能算“打油诗”,除却押韵顺口,并无别的优长,然而,当我们了解了夏明翰的人生轨迹,知道他终身为革命事业奋斗奔走,年仅二十八岁就不幸被敌人逮捕、杀害,而在临终之际他仍不悔其志,从容写下这首《就义诗》,那么,我们就会感到这些艺术美感欠缺的表达,透射出无限的光辉。《革命烈士诗抄》中的每位诗人,编者都撰写了简略的事略,有助于读者“知人论世”。让我们通过阅读《革命烈士诗抄》,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学习烈士的牺牲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