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请你回答qǐngnǐhuídá【问题一】材料中的“搞‘坚船利炮’”指的是什么?【问题二】根据材料回答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失败的原因?我们甲午战败(1895),非由于器械之不精也,资源之不广也,或人才之不足也。我们之败,是败在颟顸落伍、贪污无能的政治制度——我们的“祖制”,也就是属于前一形态的老制度。搞“坚船利炮”搞了数十年,至此朝野上下始如大梦初醒。原来没有个赶上时代的政治制度,则纵有超等的坚船利炮,旧瓶装新酒,也无济于事。——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洋务运动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学技术学制度第6课戊戌变法课标: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生于1871年8月14日1875年1月,载湉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皇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载湉开始亲政,但处处受慈禧太后的牵制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自马关败后,国事日感,中国发愤,只有此数年暇,及时变法,犹可支持。——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读出有识之士面对《马关条约》签订怎样的心理状态呢?康有为近自合约定议……而朕办理此事,兼权审处,万不获己之苦衷,能未有深悉者。——《清实录》光绪帝载湉康有为壮怀激烈,一夜之间写就一万八千言。文笔雄健,声气慷慨,一时传诵整个京师,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三百多人连署。公车上书背景:内容:意义: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笔记】P28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阅读教材,说说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人士进行了哪些活动?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创办学堂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1. 题5图为维新运动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 )A.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 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C. 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D. 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C【小试牛刀】上海天津《国闻报》《时务报》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严复《国闻报》思考:上述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变法图强2.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申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据此可知,严复意在( )A. 鼓吹托古改制 B. 倡导科学救国C. 宣传变法图强 D. 支持“中体西用”C【小试牛刀】慈禧太后德军进入青岛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之危机迫在眉睫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光绪帝康有为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时间:1898年6月地点:北京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戊戌变法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域 变法内容 影响政治经济教育军事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利于增强军事实力利于资产阶级参政京师大学堂门额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制作表格,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各项变法内容的积极作用。材料一: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陈變龙《梦蕉亭杂记》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 哗,谣谤起。 ——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旧读书人旧官僚八旗兵变法内容由于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出面阻挡历史车轮的,是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思考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史称“戊戌政变”。政变发生后,新法大部被废止,政变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百日维新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因此,中国民族的觉醒由1300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宣告于世是一点都不奇怪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民族觉醒的宣告者今夫所谓爱国之士,苟其事有利于国者,则虽败己身,裂己之名,尤当为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外一种)救亡图存的爱国者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朦胧认识胶州湾事件救亡图存切肤之痛时代的底色救亡图存从戊戌变法体会近代知识分子担当活动:“戊戌六君子”用鲜血凝聚了“变法图强践行者”。那么他们还呈现哪些当担?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②袁世凯的出卖③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根本原因: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 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材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 )A.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守旧派势力强大C.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D. 内外势力的绞杀B【小试牛刀】4.晚清时期,曾在中国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这样评价戊戌变法:“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 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C. 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 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B【小试牛刀】5.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求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的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小试牛刀】意义: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笔记);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材料:国内的政治气氛自公车上书之后已有很大的转变,公开谈论国事,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已经不再是违规违纪的事,高阶层的官员、关心时局的知识分子开始以维新为时髦……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变法虽败,影响犹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影响。6.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这时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维新变法( )A.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B.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B【小试牛刀】课堂小结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序幕发展三、结果公车上书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该我上场啦!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二、过程高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