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课件)《解剖学基础》同步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共1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绪 论(课件)《解剖学基础》同步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共11张PPT)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第一章 绪 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三、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五、学习解剖学基础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广义的解剖学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狭义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本教材主要叙述系统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正常人体器官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描述其形态结构的科学;组织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最早研究人体的是古希腊医生盖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和维萨里成为人体解剖学的代表人物。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00年),我国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人体结构的具体论述。宋代法医学家宋慈(1186~1249年)1247年所著《洗冤集录》已绘制了精美的检骨图像,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年)的《医林改错》一书,绘制了25幅人体脏腑图,这是他亲自解剖尸体的结果,并把解剖和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中国古代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8世纪,人们对解剖学的研究日益深入。19世纪,第一部显微解剖学教材问世,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建立。
19世纪到20世纪,随着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西方解剖学译著不断传入我国,为我国现代解剖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进入21世纪相继建立了组织学、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以及影像应用解剖学等。现阶段,临床解剖学、显微外科解剖学、组织工程学、解剖生物力学、影像解剖学、数字化虚拟人体等领域,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一)人体的组成
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如心、肝、肺、肾等。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各系统和器官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二)人体的分部
按照人体的形态和部位,可将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头又分为颅部和面部;颈又分为颈部和项部;躯干的前面又分为胸、腹、盆部和会阴;躯干的后面又分为背和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分为肩、臂、前臂和手,下肢分为臀、大腿、小腿和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二)方位术语
近头顶者为上,近足底者为下;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以附着点为准,距其近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对空腔脏器,距其腔内近者为内,远者为外。
以体表为准,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三)轴
冠状轴:呈左右方向与身体长轴垂直、与地平面平行的轴,也称额状轴。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与身体长轴垂直、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垂直轴:呈上下方向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四)面
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切面。通过正中线的为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半的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半的切面。
五、学习解剖学基础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一)学习解剖学基础的基本观点
(二)解剖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思考题
1.简述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2.描述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