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5.望远镜和显微镜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望远镜壹显微镜贰凸透镜成像规律叁生活中现象肆学习内容导览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应用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 >v> f 照相机f2f 投影仪uu 放大镜知识回顾: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倒立是实像,正立是虚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1.照相机成像原理F2FF2F2f2fff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照相机与眼球成像原理相同,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2.投影仪成像原理物距u: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ffF2FF2F2f2f投影仪成像示意图,成放大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到投影片是物距,屏幕到投影仪距离为像距。要使屏幕像大些,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片放置方法:上下左右颠倒。3.放大镜成像原理当物距 uf2fF2FF2F物体靠近焦点物体靠近透镜物距 u一.望远镜: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利伯希无意间通过两个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意外的发现远处的物体变近了,从而导致了望远镜的发明.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用一架高倍双筒望远镜可以看到平时看不见的星星,甚至可以看见月球上的环形山。4.6 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较远的物体。物镜焦距 f 比较大目镜焦距f 比较小物镜焦距f 比较小目镜焦距f 比较大调节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有什么特点?调换两个凸透镜之间的位置,看较近的物体。 调节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所看到的物体的像又有什么特点?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物镜:物体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物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目镜F目F物F目F物物长目短望远镜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他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伽利略长期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晚年时不幸双目失明。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用两个凸透镜组成望远镜。这种望远镜视野较广,特别适宜于观察行星和月球,通常称开普勒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金属磨成的凹面镜代替凸透镜作为物镜,制成了第一台反射式望远镜,如图所示。由于这种望远镜可以使接收光的口径增大并能较好的消除像差,因此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大多采用这种形式。进入20世纪后,射电天文望远镜问世,它是通过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进行观察的。1990年,哈勃空间望远镜被送入太空,它避免了大气层的干扰,将人们的视觉范围扩展到遥远的宇宙深处。牛顿制造的反射式望远镜二.显微镜: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肉眼看不见的微笑物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它的物近焦距短,目镜焦距长,微小物体经过两次放大后,人的肉眼就可看清。靠近眼睛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a)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一个凸透镜。(c)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d)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弱时用,会聚光线。)(b)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一个凸透镜。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第1次:倒立放大、实像第2次:正立放大、虚像AA1A2物镜目镜F物F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短目长显微镜4.7 自制水滴显微镜1. 如图(a)所示,通过小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的红箭头倒立的像。2. 如图(b)所示,再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观察水滴下方白纸上的箭头,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放大的像。(a)(b)3. 利用自制的水滴显微镜观察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看到的景象会令你惊讶!无机盐和金属硫酸盐混合,放大70倍原来,来自物体的光先通过物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实像通过目镜又一次被放大。这样,通过水滴显微镜观察到的像会比实物大很多倍。头发小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